《醫學正傳》~ 卷之一 (20)
卷之一 (20)
1. 醫學或問(凡五十一條)
或問:黃柏、地黃之類,俱忌鐵器蒸搗,何歟?曰:夫地黃、黃柏之類,皆腎經藥也。錢仲陽謂腎有補而無瀉。又曰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蓋腎乃陰中之少陰,為涵養真元之水臟,其所以忌鐵器者,防其伐木瀉肝,恐子能令母虛也。竟無他說。
或問:本草所載竹茹、竹葉及烹竹瀝,皆云用淡竹。夫竹類頗多,未審何竹名為淡竹耶?曰:東坡蘇公之方有云:淡竹者,對苦竹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我丹溪先生常用早筀,俗名雷竹,此淡中之淡者也。此竹又名甜竹,以其筍之味甜也。別有一種水竹,其筍味純淡。
故以上二竹皆可入藥用,緣二筍俱無焮辣之味,故知其無毒故也。如無二竹,晚筀竹亦可代用,余竹皆不可用也。
或問:嶺表煙瘴之地,其俗平居無病之人,朝夕常噬檳榔,云可闢除山嵐瘴氣之疾。吾儒有仕於彼地者,亦隨其俗而噬之,果有益乎?否乎?曰:按本草檳榔味辛氣溫,為純陽之物,善驅逐滯氣,散邪氣,泄胸中至高之氣,除痰癖下行,以治後重脫疘之證。如果有以上諸疾,用之以佐木香、芩、術等藥,無不應驗。
若無病沖和之胃氣,而無故朝夕常噬,吾恐反泄真氣,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是也。嗚呼!因習之弊,死而無悔者焉。羅謙甫曰:無病服藥,如壁里添柱。誠哉是言也。嘗聞用藥如用兵,朝廷不得已而行之,以禦寇耳;若無寇可平而無故發兵,不惟空廢糧餉,抑且害及於無辜之良民也,戒之戒之!
或問:婦人產後諸疾,古方多用四物湯加減調治。我丹溪先生獨謂芍藥酸寒,能伐發生之氣,禁而不用,何歟?曰:新產之婦,血氣俱虛之甚,如天地不交之否,有降無升,但存秋冬肅殺之令,而春夏生髮之氣未復,故產後諸證,多不利乎寒涼之藥,大宜溫熱之劑,以助其資始資生之化源也。
蓋先哲制四物湯方,以川芎、當歸之溫,佐以芍藥地黃之寒,是以寒溫適中,為婦人諸疾之妙劑也。若或用於產後,必取白芍藥以酒重複制炒,去其酸寒之毒,但存生血活血之能,胡為其不可也。後人傳寫既久,脫去制炒註文,丹溪慮夫俗醫鹵莽,不制而用之,特舉其為害之由以戒之耳。若能依法制炒為用,何害之有哉,學者其可不知此乎。
白話文:
有人問:黃柏、地黃這類藥材,都忌諱用鐵器蒸煮或搗碎,為什麼呢?答:黃柏、地黃這類藥材,都屬於腎經的藥。錢仲陽說過腎有補益的作用而沒有瀉下的作用。又說虛弱的就補它的母親,強盛的就瀉它的兒子。腎是陰中之少陰,是涵養真元的水臟,它之所以忌諱鐵器,是為了防止鐵器剋伐木,進而瀉肝,因為恐怕兒子(肝)會使母親(腎)虛弱。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原因。
有人問:本草記載的竹茹、竹葉以及煮竹瀝,都說要用淡竹。竹子的種類很多,不知道哪種竹子叫做淡竹呢?答:蘇東坡的方子裡說:淡竹,是相對苦竹而言,除了苦竹之外,都算是淡竹。我的丹溪先生常用早筀,俗稱雷竹,這是淡竹中最淡的一種。這種竹子又叫甜竹,因為它的筍味道甜。另外還有一種水竹,它的筍味道很清淡。
所以以上這兩種竹子都可以入藥,因為它們的筍都沒有辛辣的味道,可以判斷它們沒有毒性。如果沒有這兩種竹子,晚筀竹也可以代替,其他的竹子都不可以用。
有人問:嶺南煙瘴之地,當地人平時沒病也早晚吃檳榔,說是可以驅除山嵐瘴氣的疾病。我們這些在那裡做官的讀書人,也跟著他們吃,真的有益處嗎?答:根據本草記載,檳榔味道辛辣,性質溫熱,屬於純陽之物,擅長驅逐滯氣、散發邪氣、宣洩胸中之氣,還可以去除痰積並使之向下排出,用來治療裡急後重、脫肛等症狀。如果有以上這些疾病,配合木香、黃芩、白朮等藥使用,沒有不靈驗的。
但如果沒有這些疾病,胃氣平和,卻無緣無故地早晚吃檳榔,我擔心反而會耗損真氣,不只沒有益處反而有害。唉!因襲陋習,到死都不悔改的人啊!羅謙甫說:沒病吃藥,就像在牆壁裡加柱子,沒有必要。這話說得太對了。我常常聽說用藥如同用兵,朝廷不得已才會用兵,用來抵禦敵人;如果沒有敵人可以平定,卻無緣無故地發兵,不僅白白浪費糧餉,還會傷害到無辜的百姓,要警惕啊,要警惕!
有人問:婦人生產後出現各種疾病,古代的方子大多用四物湯加減來調理。我的丹溪先生卻獨自認為芍藥酸寒,會剋伐新生的氣,禁止使用,為什麼呢?答:剛生產完的婦女,氣血虛弱到了極點,就像天地陰陽不交的否卦一樣,只有下降而沒有上升,只剩下秋冬肅殺的景象,而春夏生發之氣還沒有恢復。所以產後的各種疾病,大多不利於使用寒涼的藥物,應該多用溫熱的藥劑,來幫助她們恢復和滋養生化之源。
前賢製作四物湯這個方子,用川芎、當歸的溫性,搭配芍藥、地黃的寒性,使藥性寒溫適中,成為治療婦女各種疾病的妙方。如果用在產後,一定要選用白芍藥用酒重複炒過,去除它的酸寒毒性,只保留它生血活血的功效,這樣為什麼不可以呢?後人傳抄的時間久了,遺漏了炮製的方法和說明,丹溪先生擔心那些庸醫魯莽,不炮製就直接使用,所以特別指出它的害處來告誡他們。如果能按照方法炮製後使用,又有什麼害處呢?學醫的人一定要知道這些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