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五 (3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34)

1. 癲狂癇證

《內經》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僕(眴搖其目而暴僕也)。是蓋陽氣逆亂,故令人卒然暴僕而不知人,氣復則蘇,此則癇之類也。又曰: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妄言。又曰: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罵詈不避親疏。

是蓋得之於陽氣太盛,胃與大腸實熱燥火鬱結於中而為之耳,此則癲狂之候也。曰癲曰狂,分而言之,亦有異乎?《難經》謂重陰者癲,重陽者狂。素問注云:多喜為癲,多怒為狂。然則喜屬於心而怒屬於肝,乃二臟相火有餘之證,《難經》陰陽之說,恐非理也。大抵狂為痰火實盛,癲為心血不足,多為求望高遠不得志者有之。

癇病獨主乎痰,因火動之所作也。治法,癇宜乎吐,狂宜乎下,癲則宜乎安神養血,兼降痰火。雖然此三證者,若神脫而目瞪如愚癡者,縱有千金我酬,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脈法

脈大堅疾者癲狂,脈虛弦為驚,為風癲。脈沉數為痰熱。脈大滑者自已。沉小急疾者死。虛而弦急者死。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入臟則死,入腑則愈。丹溪曰:癲狂,脈虛易治,實者難治。

方法

丹溪曰:癇證大率屬痰與火,不必分五等。大法:行痰為主藥,用黃連、南星、栝蔞、半夏。尋火尋痰分多少,治無不愈者。有熱者,用涼藥以清心。有痰者,必用吐,吐後用東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癲狂原病式所論甚精,蓋以世以重陰為癲,重陽為狂,誤也,大概皆是熱耳。

盧氏曰:重陰重陽之分,難經之言也。河間謂素問注云,多喜為癲,多怒為狂,五志所發皆為熱也,心熱甚則多喜,火旺制金不得平木,則肝實而多怒也。又發熱於中,則多幹陽明,經謂陽明之厥則癲疾,又謂服膏粱芳草石藥,則熱氣慓悍,發為癲狂。此原病式本素問之論,以明癲狂俱是熱病,而重陰之說非也。

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宜開痰鎮心神。亦有中邪者,以治邪法治之。

神不守舍,狂言妄作,經年不愈,如心經蓄熱,當清心除熱,如痰迷心竅,當去痰寧心,宜大吐大下愈。

一方,治癇證,用大蝙蝠一個,以硃砂三錢填入腹內,以新瓦盛火炙,令皮焦酥為度,候冷為細末,每一個分作四服,氣弱及年幼者作五服,空心白湯調下。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條)

龍腦安神丸(寶鑑)治男女五般癲癇,無問遠近,發作無時。

茯神(三兩),人參,地骨皮,甘草,麥門冬,桑白皮(各二兩),馬牙硝(二錢),龍腦,麝香(各三分),牛黃(五錢),硃砂(二錢五分),烏犀角(一兩),金箔(三十五片)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如風癇病,冬月溫水化下,夏月涼水化下,不拘時。二、三歲者,日進一服。大人每服一丸,小兒一丸,分作二丸服。虛勞發熱咳嗽,新汲水化下。

白話文:

癲狂癇證

《內經》說:陽氣阻塞不通,就會導致頭部腫脹、頭重腳輕,腳不能行走,發作時會突然倒地(眼睛搖晃,然後突然倒下)。這是因為陽氣逆亂,所以會讓人突然倒地昏迷不省人事,等氣順了就甦醒,這就是類似癲癇的病症。又說:陽明經氣阻塞不通,會導致癲狂,想要跑跳呼喊,腹部脹滿無法躺臥,臉色發紅發熱,胡言亂語,產生幻覺。嚴重時會脫掉衣服奔跑,爬高唱歌,翻牆上屋,罵人也不避諱親疏。

這大概是由於陽氣太盛,胃和大腸的實熱燥火鬱結在體內造成的,這就是癲狂的徵兆。說癲說狂,分開來說,也有不同嗎?《難經》說:陰氣過盛的是癲,陽氣過盛的是狂。《素問》的註解說:過度喜悅是癲,過度憤怒是狂。這樣說來,喜悅屬於心,憤怒屬於肝,是心肝二臟相火有餘的病症,《難經》關於陰陽的說法,恐怕不合理。大體來說,狂是痰火實在太旺盛,癲是心血不足,多發生在那些期望過高卻無法實現的人身上。

癲癇病主要是因為痰,是受到火氣擾動而發作的。治療方法,癲癇應該用催吐的方法,狂症應該用瀉下的方法,癲病則應該用安神養血,同時降痰火的方法。雖然這三種病症,如果神志已經脫離,眼神呆滯像傻子一樣,即使有再多錢我也不會去治療了。

脈象

脈象洪大、堅硬且跳動急促是癲狂,脈象虛弱、脈弦是驚嚇導致的風癲。脈象沉而數是痰熱。脈象洪大而滑,病自己會好。脈象沉、細、急促是死脈。脈象虛弱而且弦急也是死脈。寸口的脈象沉而洪大且滑,沉表示實,滑表示氣,實氣相互搏擊,侵入到臟就死,侵入到腑就好。朱丹溪說:癲狂,脈象虛弱容易治療,脈象實則難治療。

方法

朱丹溪說:癲癇病大體上屬於痰和火,不必區分五種。主要治療方法:以化痰為主,用黃連、南星、瓜蔞、半夏等藥。根據火和痰的多少,治療沒有治不好的。有熱的,用涼藥來清心。有痰的,必須用催吐的方法,催吐後用東垣的安神丸和平肝的藥物如青黛、柴胡、川芎等。

《癲狂原病式》的論述非常精闢,認為世人以陰氣過盛為癲,陽氣過盛為狂是錯誤的,大概都是因為熱。

盧氏說:《難經》說重陰重陽的說法。《河間》認為《素問》的註解說,過度喜悅是癲,過度憤怒是狂,五種情緒的變化都屬於熱。心中熱盛會喜悅,火旺盛會制約金,導致肝實而多怒。又說發熱在體內,會侵犯陽明經,經書說陽明經氣阻塞不通會導致癲疾,又說服用肥甘厚味的食物、香草和礦石藥物,會讓熱氣暴烈,發為癲狂。這都是《原病式》根據《素問》的論述,來說明癲狂都是熱病,重陰的說法是錯誤的。

大體上多是因為痰結在心胸之間,應該開痰鎮定心神。也有中邪的,用治療邪氣的方法治療。

如果神不守舍,胡言亂語,經年不癒,像是心經有熱,應該清心除熱,如果痰迷心竅,應該去痰寧心,應該用大吐大下的方法治療。

一個藥方,治療癲癇病,用大蝙蝠一隻,把三錢朱砂填入腹中,用新瓦片盛著火烘烤,烤到皮焦酥的程度,冷卻後研成細末,每劑分成四服,體質虛弱和年幼的,分成五服,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以上是丹溪的五條方法)

龍腦安神丸(寶鑑)治療男女各種癲癇,不論遠近,隨時發作都可使用。

茯神(三兩),人參,地骨皮,甘草,麥門冬,桑白皮(各二兩),馬牙硝(二錢),龍腦,麝香(各三分),牛黃(五錢),朱砂(二錢五分),烏犀角(一兩),金箔(三十五片)

以上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藥丸,大小像彈珠,用金箔包裹。如果是風癇,冬天用溫水送服,夏天用涼水送服,不拘時間。兩三歲的,一天服用一丸。成人每次服用一丸,小兒一丸分成兩丸服用。如果是虛勞發熱咳嗽,用新汲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