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五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4)

1. 血證

用車前草葉,金陵草葉(俗名墨斗草)

上二味,搗取自然汁一盞,空腹飲之,立止。

又發灰丸

用小兒胎髮,如無,以壯年無病人頭髮,剪下者為上,自落者次之,燒灰細研,別用新取側柏葉搗汁,調糯米粉,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或煎四物湯送下尤妙,空心服之。

又方,治大便下血。

用䈽竹葉燒灰存性,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醫案)

一男子年四十餘,素飲酒無度,得大便下血證,一日入廁二、三次,每次便血一升許,予以四物湯加條芩、防風、荊芥、白芷、槐花等藥,連日與服,不效,後用橡斗燒灰二錢七分,調入前藥汁內服之,又與灸脊中對臍一穴,血遂止而平安,其病自此不發。

白話文:

止血方法一

取車前草的葉子和金陵草(俗稱墨斗草)的葉子,將這兩種藥草搗爛,取其自然汁液一杯,空腹喝下,就能立刻止血。

止血方法二(名為發灰丸)

使用嬰兒的胎髮,如果沒有,就用健康成年人剪下來的頭髮,以剛剪下的為佳,自然脫落的次之。將頭髮燒成灰,仔細研磨成粉末。另外,取新鮮的側柏葉搗爛取汁,用這汁調和糯米粉,做成糊狀,搓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五十顆,用開水送服,或者用煎好的四物湯送服效果更好,空腹服用。

止血方法三,治療大便出血。

將䈽竹葉燒成灰,保留藥性,用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七、八十顆,空腹用米湯送服。

(醫案)

有一位男子,四十多歲,平時飲酒過量,得了大便出血的毛病,一天上廁所兩三次,每次大便都出血約一升。我給他開了四物湯,並加入黃芩、防風、荊芥、白芷、槐花等藥,連續服用幾天,都沒有效果。後來改用橡斗燒成的灰二錢七分,調入之前的藥汁內服用,同時在脊椎中點對著肚臍的位置進行艾灸,血就止住了,身體也平安了,這個病從此沒有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