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3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9)

1. 諸蟲

《內經》曰:腸胃為市,無物不受,無物不包。又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若夫飲食不能謹節,則朝損暮傷,自傷成積,積久成熱,濕熱相生,而諸般奇形之蟲,各從五行之氣而化生矣,若腐草為螢之類是也。外臺秘要所謂九蟲者,皆能食人腑臟。

一曰伏蟲,長四寸許;二曰蛔蟲,長尺許;三曰白蟲,長四、五尺余;四曰肉蟲,狀若爛杏;五曰肺蟲,其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又名膈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狀如菜蟲,形至細微。其伏蟲,又為諸蟲之主也。蛔蟲,生髮多則貫心,即殺人。

白蟲,母子相生,其形轉大而長,亦能殺人。肉蟲,食人,令人煩滿。肺蟲,令人咳嗽。胃蟲,令人嘔吐咳逆喜噦。弱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廣腸,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處,以生諸癰疽癬瘻、瘑疥齲蝕。若蟲之類,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或偏有,或偏無,皆能為害者也。

凡此諸蟲,依附腸胃之間,若元氣尚實,未為大害;稍有虛損,遂能侵蝕,隨其蟲動而變生諸病也。若夫膈噎、勞瘵、癩風、蠱脹、狐惑、傷寒等證,無不生蟲,又如鼷鼠、應聲蟲之類,未易悉舉,醫者宜於各類推而治之可也。

脈法

脈沉實者生,虛大者死。

尺脈沉而滑者,為寸白蟲。

䘌蝕陰肛,脈虛小者生,緊急者死。

《外臺》云:蟲脈當沉弱而弦,今反洪大,即知蛔蟲甚也。

方法

丹溪曰:濕熱之生蟲,臟腑虛則侵蝕。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以上二月字,恐並當作日字,蓋蟲無半月一轉頭之理也)。先以蜜或砂糖或炒吃引蟲頭向上,然後用殺蟲藥。

腹內熱,腸胃虛,蟲行求食。上唇有瘡曰惑,蟲食其臟;下唇有瘡曰狐蟲食其肛。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條)

治䘌桃仁湯(活人)治狐惑唇口生瘡,上唇蟲食其臟,下蜃蟲食其肛。

桃仁,槐子,艾(各五錢),大棗(十五枚)

上用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半,分二服。

雄黃銳散(活人)治前證

雄黃,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錢),桃仁(一錢)

上為末,搗新艾汁和,捏如小指頭大,納穀道中,治蟲食其肛也。

化蟲丸(寶鑑)治諸蟲。

鶴蝨(去土),檳榔,苦楝根(東引不出土者),胡粉(炒,各一兩),明白礬(枯,二錢半)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歲兒服五丸,量人大小加減丸數,溫漿水入生麻油三、四點打勻送下,清米飲亦可,不拘時候。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大者自下。

集效丸(寶鑑)

木香,鶴蝨(炒),檳榔,訶子(麩裹煨,去核),蕪荑(炒),附子(炮,去皮臍),乾薑(各七錢半),大黃(一兩半),烏梅(十四個,去核)

白話文:

諸蟲

《黃帝內經》說:腸胃就像市場,什麼東西都能接受,什麼東西都能容納。又說:飲食過量,腸胃就會受損。如果飲食不能節制,早上損傷,晚上又傷,這樣累積下來,就會產生熱,濕熱結合,各種奇形怪狀的蟲子,就會依照五行的氣而產生,就像腐爛的草變成螢火蟲一樣。外臺秘要所說的九種蟲,都能吃人的內臟。

第一種叫做伏蟲,大約四寸長;第二種叫做蛔蟲,大約一尺長;第三種叫做白蟲,長四、五尺多;第四種叫做肉蟲,形狀像爛杏;第五種叫做肺蟲,形狀像蠶;第六種叫做胃蟲,形狀像蛤蟆;第七種叫做弱蟲,又名膈蟲,形狀像瓜瓣;第八種叫做赤蟲,形狀像生肉;第九種叫做蟯蟲,形狀像菜蟲,形體非常細小。其中伏蟲是所有蟲子的首領。蛔蟲如果大量繁殖,會穿透心臟,導致死亡。

白蟲,母子相生,身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長,也能夠致人於死地。肉蟲,吃人體,使人煩躁飽脹。肺蟲,會使人咳嗽。胃蟲,會使人嘔吐、咳嗽、打嗝。弱蟲,會使人多口水。赤蟲,會使人腸鳴。蟯蟲,寄生在直腸,過多會導致痔瘡,嚴重會變成癩病,它會因為人的瘡口,而導致各種癰疽、癬癆、疥瘡、蛀牙等疾病。蟲的種類很多,它們無所不為,人也不一定都會有這些蟲,有也不一定很多,有些人偏多,有些人偏少,這些蟲子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這些蟲子,依附在腸胃之間,如果人體元氣充足,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如果稍微虛弱,就會被它們侵蝕,隨著蟲的活動而產生各種疾病。像噎膈、勞瘵、癩風、蠱脹、狐惑、傷寒等病,沒有不生蟲的,又像鼷鼠、應聲蟲等,無法一一列舉,醫生應該根據各種情況加以推斷來治療。

脈法

脈象沉實的表示病人生存,脈象虛大表示病人死亡。

尺脈沉而滑的,是寸白蟲造成的。

肛門被蟲啃食,脈象虛小表示可以活,脈象緊急的表示死亡。

《外臺秘要》說:蟲脈應該是沉弱而弦,現在反而洪大,就知道蛔蟲很多。

方法

朱丹溪說:濕熱產生蟲,臟腑虛弱就會被侵蝕。上半月蟲頭朝上,容易治療;下半月蟲頭朝下,難以治療(這裡的「月」字,恐怕都應該是「日」字,蟲沒有半個月轉一次頭的道理)。先用蜂蜜或砂糖或炒過的食物引導蟲頭朝上,然後用殺蟲藥。

腹內有熱,腸胃虛弱,蟲子會出來覓食。上唇生瘡叫做惑,是蟲子在吃內臟;下唇生瘡叫做狐,是蟲子在吃肛門。

(以上是丹溪的方法,共兩條)

治狐惑桃仁湯(活人方)治療狐惑病,嘴唇生瘡,上唇是蟲子在吃內臟,下唇是蟲子在吃肛門。

桃仁、槐子、艾葉(各五錢),大棗(十五枚)

用水兩碗半煎至一碗半,分兩次服用。

雄黃銳散(活人方)治療上述症狀

雄黃、青葙子、苦參、黃連(各二錢),桃仁(一錢)

把藥研成粉末,用搗碎的新鮮艾葉汁調和,捏成小指頭大小,塞入肛門,治療蟲子啃食肛門。

化蟲丸(寶鑑方)治療各種蟲病。

鶴虱(去除泥土)、檳榔、苦楝根(向東引,長在地下的部分)、胡粉(炒,各一兩),明白礬(枯,二錢半)

把藥研成細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一歲的小孩吃五丸,根據不同的人和年紀大小增減丸數,用溫熱的米湯加入三、四滴生麻油,攪勻後送服,或者用清米湯也可以,不拘時間。小的蟲子都會化成水,大的蟲子會從大便排出。

集效丸(寶鑑方)

木香、鶴虱(炒)、檳榔、訶子(麩皮包裹煨熟,去核)、蕪荑(炒)、附子(炮製,去皮臍)、乾薑(各七錢半),大黃(一兩半),烏梅(十四個,去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