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哮喘

《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又曰: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河間曰:火氣甚為夏熱,衰為冬寒,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盛而息粗。又寒水為陰,主乎遲緩,熱火為陽,主乎急數,是以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

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以息者,謂之喘。雖然未有不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而致之者歟。外有陰虛發喘,氣從臍下起,直衝清道而上者。又有氣虛發喘,而短氣不能以接續者。是故知喘之為證,有實有虛,治法天淵懸隔者也。若夫損不足而益有餘者,醫殺之耳,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脈法

喘急,脈滑而浮者生,澀而數者死。

脈宜浮遲,不宜急數。

脈數有熱,喘咳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

上氣面浮腫肩息,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上氣躁而喘者為肺脹,欲作風水,發汗則愈。一云:咳而上氣肺脹,其脈沉,心下有水氣也。(《要略》《千金》、《外臺》沉作浮。)

寸口伏,胸中有逆氣。尺寸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方法

丹溪曰:喘急者,氣為火所鬱而稠痰在肺胃也。有痰者,有火炎者,有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逆者,有氣虛而致氣短而喘者。

哮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謹之。

治哮必使薄滋味,不可純用寒涼藥,必兼散表。

戴氏曰:痰者,凡喘便有痰聲。火炎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則喘。大概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墜下其痰,喘則暫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虛,治以燥熱之藥,以火濟火也。昔葉都督患此證,諸醫作胃虛治之不愈,後以導水丸利五、六次而安。

氣短喘急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又有胃虛喘者,抬肩拮肚,喘而不休者是也。

痰者,降痰化氣為主。火炎者,降心火,清肺金。

陰虛痰喘者,補陰降火,四物湯枳殼半夏。一云:陰虛氣喘,四物湯加陳皮甘草些少以降氣補陰。白芍藥須以酒浸,日乾,忌火。

氣虛發喘,以參、耆補之而愈。

凡人喘未發時,以扶正氣為主;已發,以攻邪為主。

喘急甚者,不可用苦寒藥,火盛故也,宜溫劫之。劫藥用椒目五、七錢,研為極細末,生薑湯調服。喘止之後,因痰治痰,因火治火。

千緡湯,治痰喘不得臥,人扶而坐數日,一服而安。(方見痰門。)

一方,用導痰湯合千緡湯服。

一方,用萊菔子二兩蒸熟,皂角五錢燒存性,栝蔞仁、海粉、南星(用白礬一錢半,研細入水,浸一宿,曝乾,各一兩,為末,煉蜜為丸,噙化。一方無南星、栝蔞、海粉。)

一方,治喘而嗽,用南星、栝蔞、半夏、香附橘紅萊菔子、青黛、皂角為末,神麯糊丸,薑湯送下。(一方有杏仁。)

喘用阿膠,須分虛實。若久病發喘,必是肺虛,故用阿膠、人參五味子之類補之。若新病肺實而發喘者,宜桑白皮葶藶子麻黃、杏仁之類瀉之。(東垣曰:久嗽鬱熱在肺,不用人參;新病未成鬱熱者,用人參。未知孰是。)

氣實人,因服黃耆過多而喘者,宜服三拗湯以瀉氣。

三拗湯,治肺感風寒,喘急不已。(方見咳嗽門。)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四條)

葶藶大棗瀉肺湯(河間),治肺壅脹,胸膈滿悶,上氣喘急,身體面目浮腫等證。

葶藶子(不拘多少,炒黃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上以水三盞,大棗十枚,煎至二盞,去棗,入葶藶一丸,再煎至一盞,溫服之。

葶藶散(濟生),治過食煎煿,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得臥,及肺癰,咽燥不渴,濁唾腥臭。

甜葶藶子(炒),桔梗(去蘆),栝蔞子,升麻薏苡仁,桑白皮(蜜炙),葛根(各八分),甘草(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瀉白散,治大人小兒,風寒傷肺,喘急咳嗽。

桑白皮(一錢),地骨皮(一錢),生甘草(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姜,水煎服。

一方,加防風荊芥各七分半。又方,加麻黃、杏仁各五分,其效尤捷。

(祖傳方)

治遠年喘急。

桑木內蠹蟲糞(炒,一升),萊菔子(炒,半升),杏仁(不去皮尖,炒,半升),甘草(生,二兩)

共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淡薑湯送下。

又方,治哮喘,用苧麻根和砂糖爛煮,時時嚼嚥下,永絕病根,神效。

又方,用貓兒頭骨燒灰,酒調二、三錢,一服便止。

又方,用郭公苺刺根煎服,即止而不發。

(醫案)

東陽一羽士,年五十餘,素有喘病,九月間得發熱惡寒證,喘甚,脈洪盛而似實。一醫作傷寒治,而用小柴胡湯加枳殼、陳皮等藥,六日後欲行大承氣。一醫曰:不可,當作傷食治,宜用枳實導滯丸。爭不決,召予視之。二醫皆曰:脈實氣盛,當瀉。予為診後,曉之曰:此火盛之脈,非真實也。

觀其氣短不足以息,當作虛治。乃用補中益氣湯麥門冬、五味子,入附子三分,煎服。二帖脈收斂,四帖而病輕減,六帖病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