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8)

1. 疝氣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前溫服。亦治前控睪小腸痛。

木香散(東垣)治心疝,小腹痛,悶絕不已。

木香,陳皮(各五分),良薑,訶子皮,赤芍藥,枳實(炒,各二分半),草豆蔻,川芎,黑醜(各二分)

上細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香殼散(局方)治小腸氣,臍腹㽲痛,筋急,陰股中痛,悶暈不省人事。

舶上茴香(鹽炒),枳殼(麩炒,各一兩),沒藥(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不拘時,並進二、三服效。

沉香桂附丸(寶鑑)治中氣虛弱甚,脾胃虛寒,臟腑積冷,心腹疼痛,手足厥逆冷,便利無度,七疝引痛,喜熱物熨蕩證。

沉香,附子(炮),川烏(炮),乾薑(炮),良薑(炮),官桂,吳茱萸(湯泡去苦),茴香(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加味五苓散(元戎)治疝氣卒痛,小便秘澀。

本方加川楝子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茴香楝實丸(寶鑑)治陰疝痛不可忍及小腸氣痛。

川楝子(炒),茴香(炒),山茱萸,吳茱萸,青皮,陳皮,芫花(醋煮,比前方宜減半),馬藺花,食茱萸(各等分),較之前方,多吳茱萸、青皮、山茱萸。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天台烏藥散(寶鑑)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

烏藥,木香,茴香(炒),青皮,良薑(炙,各五錢),檳榔(二枚),川楝子(十枚),巴豆(七十枚)

上先以巴豆微打破,用川楝子麩炒黑,去麩及巴豆不用,其餘藥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甚者姜酒調下。

葵子湯(濟生)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舌乾燥,膀胱作痛。

赤茯苓,豬苓,冬葵子,枳實,瞿麥,木通,黃芩,車前子,滑石(各五分),甘草(二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服。

丁香楝實丸,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皆任脈所主陰經病也。乃腎肝受邪,故治同法。

當歸,附子(炮),茴香(炒),川楝子(各一兩)

上細切,用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為度,焙乾為細末,每末子一兩入:

丁香,木香(各五分),玄胡索(五錢),全蠍(十三個,炒)

上為末,與前藥同拌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溫酒送下。

一捏金散(外集)治七疝及奔豚氣痛不可忍者,神效。(方見腹痛門。)

(丹溪活套)云;凡治七疝,多用熱藥而獲效者,即《內經》從治之法耳,須用寒涼藥監製之,不可純用大熱之劑,如烏頭、附子之類,令人久服,多服必變劇不可治矣,但宜以二陳湯加枳實、橘核、梔子、山楂等藥煎,入生薑汁熱辣飲之。如有瘀血作痛者,本方加玄胡索、桃仁泥。

白話文:

疝氣

將藥材切細,做成一劑。用一碗水煎至剩六分,飯前溫服。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因睪丸牽引引起的小腸疼痛。

木香散(出自東垣) 治療心疝,小腹疼痛,悶絕不止。 藥材:木香、陳皮(各五分),良薑、訶子皮、赤芍藥、枳實(炒,各二分半),草豆蔻、川芎、黑醜(各二分) 將藥材切細,用一碗水煎至剩七分,去渣溫服。

香殼散(出自局方) 治療小腸氣,肚臍及腹部脹痛,筋脈拘急,陰部及大腿內側疼痛,悶暈不省人事。 藥材:舶上茴香(鹽炒)、枳殼(麩炒,各一兩),沒藥(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不拘時間。連續服用二、三服可見效。

沉香桂附丸(出自寶鑑) 治療中氣虛弱嚴重,脾胃虛寒,臟腑積冷,心腹疼痛,手腳冰冷,大便次數過多,以及七種疝氣引起的疼痛,喜歡用熱敷的症狀。 藥材:沉香、附子(炮製過)、川烏(炮製過)、乾薑(炮製過)、良薑(炮製過)、官桂、吳茱萸(用熱水泡過去除苦味)、茴香(炒過,各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加味五苓散(出自元戎) 治療疝氣突然發作疼痛,小便不順暢。 在原方中加入川楝子一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調服。

茴香楝實丸(出自寶鑑) 治療陰疝痛到無法忍受以及小腸氣痛。 藥材:川楝子(炒)、茴香(炒)、山茱萸、吳茱萸、青皮、陳皮、芫花(用醋煮過,用量比前方宜減半)、馬藺花、食茱萸(各等分)。此方比前方多了吳茱萸、青皮、山茱萸。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天台烏藥散(出自寶鑑) 治療小腸疝氣,牽引肚臍及腹部疼痛。 藥材:烏藥、木香、茴香(炒)、青皮、良薑(烤過,各五錢),檳榔(二枚),川楝子(十枚),巴豆(七十枚) 先將巴豆稍微打破,用川楝子與麩皮一起炒至黑色,去除麩皮及巴豆不用。將其他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嚴重者用薑酒調服。

葵子湯(出自濟生) 治療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舌乾燥,膀胱疼痛。 藥材:赤茯苓、豬苓、冬葵子、枳實、瞿麥、木通、黃芩、車前子、滑石(各五分),甘草(二分半) 將藥材切細,做成一劑。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丁香楝實丸 治療男子七種疝氣,痛到無法忍受,以及婦女腹中腫塊及白帶過多,這些都屬於任脈主管的陰經病,是腎和肝臟受到邪氣侵襲所致,所以治療方法相同。 藥材:當歸、附子(炮製過)、茴香(炒)、川楝子(各一兩) 將藥材切細,用好酒三升一起煮,煮到酒都沒了為止,然後烘乾磨成細末。每份藥末一兩加入: 丁香、木香(各五分),玄胡索(五錢),全蠍(十三個,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與之前的藥末混合均勻,用酒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可加至一百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一捏金散(出自外集) 治療七種疝氣及奔豚氣痛到無法忍受,效果神奇。(此方在腹痛門中有記載。)

(丹溪活套)提到:凡是治療七種疝氣,多用熱性藥材而見效的,是符合《內經》逆治法的原理。但必須用寒涼藥材來制衡,不可純用大熱藥,如烏頭、附子之類,長期或大量服用必定會使病情惡化而無法治療。應使用二陳湯加枳實、橘核、梔子、山楂等藥材煎煮,加入生薑汁熱辣服用。如有瘀血疼痛,本方可加玄胡索、桃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