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四 (24)
卷之四 (24)
1. 諸氣
今加乳香,沒藥(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不飲酒人白湯下,病在上食後,病在下食前服。
木香流氣飲,治諸氣痞塞不通,胸膈膨脹,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口苦咽乾,大小便不利。
藿香葉,木香(不見火),厚朴(薑製),青皮(去白),香附(去毛,童便浸),麥門冬(去心),白芷(各七分半),甘草(五分),陳皮(去白,一錢),大腹皮(酒洗淨),乾木瓜,人參(去蘆),蓬莪朮(煨),丁香皮(不見火),半夏(湯泡,各二分),赤茯苓(去皮),石菖蒲(各三分),草果仁(五分),紫蘇葉,檳榔,白朮,肉桂,木通(各六分),沉香(七分半)
上細切,分作二服,每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服。
(丹溪活套)云:蒼天之氣貴乎清淨,若浩然充塞乎宇宙之間,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者,此一元之正氣也。彼為云、為霧、為風雹、為雷霆鼓舞於天地之間者,皆山澤濕熱鬱蒸之氣也。在人者亦猶是焉,其清純之元氣,與血並行,循環無端,未嘗有盈虧也。彼衝出橫行於臟腑之間,而為痛、為痞滿、為積聚等證者,亦猶天地間云雷之鼓舞,因濕熱鬱蒸而發者也。濕熱鬱蒸之久在天地,則為霖雨雹雪等物;在人身者,為積聚、為痃癖、為痰氣痞滿之類。
治之之法,在胸臆之間而為痞滿刺痛伏梁等證者,二陳湯加枳實、黃連、桔梗、栝蔞仁、木香之類。在下焦而為奔豚七疝等證者,本方加桃仁、山楂、梔子、枳核、茴香、川楝、荔核之類。在兩脅攻築作痛者,本方加青皮、柴胡、芍藥、草龍膽之類。在中焦而為痞滿脹急者,本方加木香、厚朴、檳榔、枳殼,或用平胃散以平其敦阜之氣。
惟婦人胎前產後一切氣疾作楚者,俱用四物湯為主治,加疏通行氣之藥。此治氣之大法也,學者宜細詳之。
白話文:
現在加入乳香和沒藥(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和服用。不喝酒的人,可用白開水送服。病在上方(指胸部以上)的,在飯後服用;病在下方(指腹部以下)的,在飯前服用。
木香流氣飲,可以治療各種氣滯堵塞不通,導致胸膈脹滿,面部虛腫,四肢腫脹,口苦咽乾,大小便不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藿香葉、木香(不經過火烤)、厚朴(用生薑炮製過)、青皮(去掉內層白膜)、香附(去除毛,用童子尿浸泡過)、麥門冬(去掉內心)、白芷(各七分半)、甘草(五分)、陳皮(去掉內層白膜,一錢)、大腹皮(用酒洗淨)、乾木瓜、人參(去掉蘆頭)、蓬莪朮(用火煨過)、丁香皮(不經過火烤)、半夏(用熱水泡過,各二分)、赤茯苓(去皮)、石菖蒲(各三分)、草果仁(五分)、紫蘇葉、檳榔、白朮、肉桂、木通(各六分)、沉香(七分半)。
將以上藥材切成細片,分成兩份,每次服用時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服用。
(丹溪活套)說:天空中的氣,貴在清淨,如果像浩瀚的氣體充滿宇宙之間,作為生生不息的運轉力量,這就是元氣。那些在天地間形成的雲、霧、風雹、雷霆等,都是山澤濕熱之氣鬱結蒸騰而成的。在人體也是如此,人體清純的元氣,與血液一起運行,循環不斷,不會有虧損。那些在臟腑之間橫衝直撞,形成疼痛、痞滿、積聚等症狀的,就像天地間雲雷的鼓動,都是因為濕熱之氣鬱結蒸騰而發生的。濕熱之氣長期在天地間積聚,就會變成雨水冰雹等;在人體內積聚,就會形成積聚、痃癖、痰氣痞滿等疾病。
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如果病在胸腔,出現痞滿、刺痛、伏梁等症狀,可以用二陳湯再加入枳實、黃連、桔梗、栝樓仁、木香等藥材。如果病在下焦,出現奔豚、七疝等症狀,可以在本方基礎上加入桃仁、山楂、梔子、枳核、茴香、川楝子、荔枝核等藥材。如果病在兩脅,出現脹痛,可以在本方基礎上加入青皮、柴胡、芍藥、草龍膽等藥材。如果病在中焦,出現痞滿脹急,可以在本方基礎上加入木香、厚朴、檳榔、枳殼,或使用平胃散來調理中焦之氣。
特別是婦女在懷孕和產後,如果出現各種氣病引起的痛苦,都應以四物湯為主,再加入疏通氣機的藥物。這是治療氣病的大綱,學習醫術的人應該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