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3)

1. 諸氣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條)

清膈丸,治因濕熱氣滯。

黃芩,黃連(各五錢,炒),香附(一兩五錢),蒼朮(二兩)

上為細末,新取紅熟栝蔞,去皮搗爛,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正氣天香湯(河間)治婦人一切諸氣作痛,或上湊心胸,或攻築脅肋,腹中結塊,發渴刺痛,月水因之而不調,或眩暈嘔吐,往來寒熱,無問胎前產後,一切氣候普皆治之。

烏藥(一錢五分),香附(六錢),陳皮,紫蘇,乾薑(各六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木香檳榔丸(子和)此藥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抑陽,散郁破結,活血通經。治男子婦人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昏眩,並一切酒毒食積,及米穀不化,或下痢膿血,大便秘塞,風壅積熱,口苦煩渴,涕唾稠黏,膨脹氣滿等證。

木香,檳榔,青皮(去穰),陳皮(去白),黃柏,莪朮(煨),枳殼(麩炒),黃連(去毛),大黃(酒拌,濕紙包煨),黑醜(取頭末),香附(各一兩,童便浸),當歸(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水下,以利為度。

蘇合香丸(局方)大能順氣化痰,並治傳屍骨蒸勞瘵,卒暴心痛,小兒驚搐,大人中風卒死等證。

沉香,麝香(另研),訶子(煨去核),木香,丁香,蓽茇,安息香(另研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煮為膏),白朮,白檀香(各一兩),薰陸香(另研),蘇合油(加入安息膏內),龍腦(另研,各一兩),硃砂(另研飛,用為衣),烏犀角屑(各五錢),香附子(另末,一兩)

上為細末,研極勻,入安息膏及煉蜜和勻,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化下四丸,白湯亦可。

蘇子降氣湯(局方)治氣不升降,痰涎壅塞,氣滿氣痛等證。

川歸(去頭,酒浸),甘草(炙),前胡(去蘆),厚朴(薑製,各五分),肉桂(去粗皮),陳皮(去白,各七分半),半夏(泡),紫蘇子(另研,各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不拘時服。

異香散(局方)治胃氣不和,飲食不化,腹脅膨脹,一切冷氣結聚作痛等證。(方見脅痛門。)

沉香降氣湯(局方)治陰陽壅滯,氣不升降,胸膈痞悶,噫醋吞酸。

沉香(四錢),砂仁(五錢),甘草(炙,一兩二錢),香附(童便浸一宿,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下。

復元通氣散(局方)治跌撲損傷,或負重挫閃,致氣滯於血分作痛,並一切氣不宣通,瘀血凝滯,周身走痛等證。

舶上茴香(炒),穿山甲(煻火煨),木香(各一兩半),玄胡索(碎炒),白醜(取頭末),甘草(炙),陳皮(去白各一兩),當歸(一兩五錢)

白話文:

清膈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因濕熱導致氣滯的。 用黃芩、黃連(各25克,炒過)、香附(75克)、蒼朮(100克),將它們研磨成細末。再取新鮮紅熟的栝蔞,去掉皮搗爛,和藥末一起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到50丸,用白開水送服。

正氣天香湯: 這個藥方(出自河間)是治療婦女各種氣滯引起的疼痛,像是氣往上衝到心胸,或是攻擊脅肋部位,肚子裡有硬塊,口渴且刺痛,月經因此而不調,或者出現頭暈想吐、忽冷忽熱等症狀。不論是懷孕前還是產後,各種氣候變化引起的這些情況都可以治療。 用烏藥(7.5克)、香附(30克)、陳皮、紫蘇、乾薑(各3.25克)。將它們切細,分成一份,加入約300毫升的水煎煮,煮到剩約150毫升,去渣稍微加熱後服用。

木香檳榔丸: 這個藥方(出自子和)可以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潤燥、促進新陳代謝,滋陰降陽、疏散鬱結、活血通經。能夠治療男女因氣機不順造成的嘔吐酸水、痰多不順、頭暈眼花,以及各種酒毒、食物積滯、消化不良,或腹瀉膿血、便秘、風邪壅塞、積熱、口苦煩渴、口水黏稠、腹脹等症狀。 用木香、檳榔、青皮(去瓤)、陳皮(去白)、黃柏、莪朮(煨過)、枳殼(麩炒)、黃連(去毛)、大黃(用酒拌過,用濕紙包好煨過)、牽牛子(取頭末)、香附(各50克,用童子尿浸泡)、當歸(75克)。將它們研磨成細末,加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50到70丸,用溫水送服,以排便順暢為度。

蘇合香丸: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能很好地順氣化痰,還可以治療傳屍骨蒸勞瘵、突然發生的心痛、小兒驚風抽搐、大人中風昏迷等症狀。 用沉香、麝香(另研)、訶子(煨過,去核)、木香、丁香、蓽茇、安息香(另研為末,用一升無灰酒煮成膏狀)、白朮、白檀香(各50克)、薰陸香(另研)、蘇合油(加入安息膏中)、龍腦(另研,各50克)、硃砂(另研,飛過,用來包藥丸)、烏犀角屑(各25克)、香附子(另研末,50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加入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4丸,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

蘇子降氣湯: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是治療氣機不順、痰多壅塞、胸悶氣痛等症狀。 用當歸(去頭,用酒浸泡)、甘草(炙過)、前胡(去蘆)、厚朴(用薑製過,各2.5克)、肉桂(去粗皮)、陳皮(去白,各3.75克)、半夏(泡過)、紫蘇子(另研,各5克)。將藥材切細,分成一份,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約300毫升的水煎煮到剩約150毫升,去渣後不拘時間服用。

異香散: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是治療胃氣不和、消化不良、腹部和脅肋脹滿、各種冷氣聚集造成的疼痛等症狀。(藥方內容記載在脅痛門。)

沉香降氣湯: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是治療陰陽氣機壅塞、氣不升降、胸悶不適、打嗝吞酸等症狀。 用沉香(20克)、砂仁(25克)、甘草(炙過,60克)、香附(用童子尿浸泡一晚,200克)。將它們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10克,加入少許鹽,用白開水調服。

復元通氣散: 這個藥方(出自局方)是治療跌打損傷、搬重物閃到腰等導致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以及各種氣機不暢、瘀血凝滯、全身遊走性疼痛等症狀。 用舶上茴香(炒過)、穿山甲(用火煨過)、木香(各75克)、玄胡索(打碎炒過)、牽牛子(取頭末)、甘草(炙過)、陳皮(去白,各50克)、當歸(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