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0)

1. 脅痛

左脅痛,以柴胡為君,加佐使藥川芎、青皮、龍膽草之類。

兩脅走痛,或用控涎丹(因清痰流注作痛者可用,蓋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方見痰門)。

治咳嗽脅痛者,二陳湯加南星、青皮、香附、青黛、薑汁。一云,四物湯加青皮等藥,以疏肝氣。

氣弱之人,脅下痛,脈細緊或弦,多從勞役怒氣得之,八物湯加木香、青皮,或加桂心,水煎服之。

去滯氣用青皮,蓋青皮乃肝膽二經藥,人多怒,脅下有鬱積,固宜以解二經之實者。若二經氣血不足,先當補血氣,少加青皮可也(此承上條意思言也)。

肥白人氣虛,發寒熱而脅下痛,用參、耆補氣,柴胡、黃芩退熱,木香、青皮調氣。瘦黑人寒熱脅痛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之類行之。

發寒熱脅痛,似覺有積塊,必是飲食太飽勞力所致,必用龍薈丸治之。

解痛治標藥,外用琥珀膏貼之。又方,用芥菜子,水研敷。又方,以吳茱萸醋研,水調敷。又方,以韭菜葉搗細,炒熱貼而以熨斗盛火熨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五條)

推氣散(局方)治右脅痛甚,脹滿不食。

片薑黃,枳殼(麩炒),桂心(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下,水煎亦可。

枳芎散(東垣)治右脅疼痛不可忍。

枳實(麩炒),川芎(各五錢),甘草(炙,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或酒調下。

異香散(東垣)治腹脅膨脹,痞悶噎塞,腹脅㽲痛。

蓬莪朮(煨),益智仁,甘草,京三稜(各一錢),青皮,陳皮(各五分),石蓮肉(三分),厚朴(薑製,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白鹽少許,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分氣紫蘇飲(河間)治腹脅疼痛,氣促喘急。

五味子,桔梗(去蘆),紫蘇葉,桑白皮(蜜炙黃色),草果仁,陳皮(去白),大腹皮(酒洗淨),茯苓,甘草(炙,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白鹽少許,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溫服。

芎葛湯(河間)治脅下疼痛不可忍者。

桂枝,川芎,細辛,乾葛,防風(去蘆,各八分),芍藥,枳殼,麻黃,人參,甘草(炙,各四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丹溪活套)云:凡脅痛者,多是肝木有餘也,宜用小柴胡加青皮、川芎、芍藥、龍膽草,甚者煎成正藥,入青黛、麝香。痰流注者,本方倍半夏,加橘紅、南星、蒼白朮、茯苓、川芎之類。瘀血作痛者,小柴胡合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或乳香、沒藥煎服。痛甚而元氣壯實者,桃仁承氣湯下之而愈。

性急多怒之人,時常腹脅作痛者,小紫胡加川芎、芍藥、青皮之類煎服。甚者以煎藥送下當歸龍薈丸,其效甚速。

白話文:

左邊肋骨疼痛,主要用柴胡作為主藥,再搭配川芎、青皮、龍膽草等藥材。

兩邊肋骨都會跑動著疼痛,可以用控涎丹(如果是因為痰液流動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因為痰液在肋骨下,必須用白芥子才能到達,藥方在痰門篇)。

治療咳嗽引起的肋骨疼痛,可以使用二陳湯,再加入南星、青皮、香附、青黛、薑汁。另一種說法是,用四物湯加入青皮等藥材,來疏通肝氣。

身體虛弱的人,肋骨下方疼痛,脈象細而緊或弦,多半是因為勞累或生氣引起的,可以用八物湯,加入木香、青皮,或加入桂心,用水煎服。

要消除滯積的氣,可以用青皮,因為青皮是肝膽二經的藥,人如果常常生氣,肋骨下容易有鬱積,所以適合用來疏通肝膽二經的實證。如果肝膽二經氣血不足,應該先補養氣血,再稍微加一點青皮就可以了(這句話是承接上面那條的意思)。

肥胖的人氣虛,發冷發熱而且肋骨下方疼痛,可以用人參、黃耆補氣,用柴胡、黃芩退熱,用木香、青皮調氣。瘦黑的人發冷發熱、肋骨疼痛又容易生氣,通常是因為有瘀血,可以用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等藥材來活血化瘀。

發冷發熱、肋骨疼痛,感覺好像有腫塊,通常是因為吃太飽或勞累引起的,必須用龍薈丸來治療。

緩解疼痛的治標藥,外用琥珀膏貼在患處。另外,也可以用水磨芥菜子敷在患處。再或者,用吳茱萸加醋研磨,用水調勻敷在患處。還可以用韭菜葉搗碎,炒熱後貼在患處,再用熨斗加熱熨燙。

(以上是朱丹溪的十五種方法)

推氣散(出自局方),治療右邊肋骨疼痛嚴重、腹脹不食。

藥材:片薑黃、枳殼(麩炒)、桂心(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調服,也可以用水煎服。

枳芎散(出自李東垣),治療右邊肋骨疼痛難忍。

藥材:枳實(麩炒)、川芎(各五錢)、甘草(炙,一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或酒調服。

異香散(出自李東垣),治療腹部和肋骨脹滿、胸悶、食道堵塞、腹部和肋骨絞痛。

藥材:蓬莪朮(煨)、益智仁、甘草、京三稜(各一錢)、青皮、陳皮(各五分)、石蓮肉(三分)、厚朴(薑製,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為一服,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少量白鹽,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後溫服。

分氣紫蘇飲(出自劉完素),治療腹部和肋骨疼痛、呼吸急促。

藥材:五味子、桔梗(去蘆)、紫蘇葉、桑白皮(蜜炙呈黃色)、草果仁、陳皮(去白)、大腹皮(酒洗淨)、茯苓、甘草(炙,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為一服,加入生薑三片、少量白鹽,用水一大碗煎至七分,去渣後空腹溫服。

芎葛湯(出自劉完素),治療肋骨下疼痛難忍。

藥材:桂枝、川芎、細辛、葛根、防風(去蘆,各八分)、芍藥、枳殼、麻黃、人參、甘草(炙,各四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為一服,加入生薑三片,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溫服。

(朱丹溪的靈活應用)說:凡是肋骨疼痛,多半是肝木過旺,適合用小柴胡湯,再加入青皮、川芎、芍藥、龍膽草,嚴重的話,煎成藥湯後加入青黛、麝香。如果是痰液流動引起的疼痛,在原方基礎上,半夏加倍,再加入橘紅、南星、蒼朮、白朮、茯苓、川芎等藥材。如果是瘀血引起的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再加入桃仁、紅花或乳香、沒藥煎服。疼痛嚴重而且體質強壯的,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來瀉下,就會好轉。

性情急躁、容易生氣的人,經常腹部和肋骨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入川芎、芍藥、青皮等藥材煎服。嚴重的話,用煎好的藥湯送服當歸龍薈丸,效果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