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7)

1. 腰痛

白朮(四分),人參(去蘆),升麻,苦參(酒炒),葛根,蒼朮(各五分),防風(去蘆),知母(去毛,酒洗),澤瀉,黃芩,豬苓(去皮),當歸(各六分),甘草(炙),生黃芩(酒洗),茵蔯(酒炒),羌活(各八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蒼朮復煎散(東垣)治寒濕相合,腦後痛,惡寒,項筋脊骨強,肩背膝眼痛,腰痛,膝臏痛無力,行步沉重。

紅花(一分),黃柏(三分),柴胡(去蘆),藁本,澤瀉,白朮,升麻(各五分),羌活(一錢),蒼朮(四兩)

上細切,先以蒼朮一味,用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去渣入前藥,復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稍熱服,取微汗為效,忌酒及濕面。

一粒金丹(河間)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咬之,狀不可忍者。

草烏頭(炮製),五靈脂(各四兩),木鱉子(一兩,去殼),白膠香(二兩),乳香(二錢五分),當歸(五錢),京墨(二錢五分),沒藥(五錢),麝香(二分半),地龍(去泥土淨,一兩)

上為細末,再研千餘下,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多至三丸,溫酒下。服藥後微汗,神驗。

加味四物湯(元戎)治瘀血腰痛。

本方加桃仁泥、酒紅花二味,煎服。

安腎丸(三因)治腎虛腰痛。

破故紙(炒),胡蘆芭(炒),茴香(炒),川苦楝(炒),續斷(炒,各三兩),桃仁(炒),杏仁(炒),山藥,茯苓(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如神散(三因)治挫閃腰痛,甚者不過三服平安。

川歸,肉桂,玄胡索(各等分,杵碎,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或細切,酒煎亦可。

獨活寄生湯(三因)治因腎虛,坐臥冷濕,當風所得。

獨活(一錢),桑寄生,杜仲(炒),細辛,牛膝,秦艽,茯苓,白芍藥,桂心,川芎,防風,甘草(炙),人參,熟地黃,當歸(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

五積散(局方)治寒濕及清痰流注經絡,腰膝背脅疼痛。

白芷,川芎,桔梗,芍藥,陳皮,厚朴(薑製,炒),茯苓(去皮),甘草,麻黃,乾薑(炮),官桂,川歸,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蒼朮(米泔浸五、七日),枳殼(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丹溪活套)云:凡因房勞辛苦而腰痛者,四物湯加知母、黃柏、五味子、杜仲之類,吞補腎丸或大補陰丸。因風寒濕流注經絡而作痛者,二陳湯加麻黃、蒼朮、川芎、白芷、防風、羌活、獨活之類。因挫閃跌撲,致死血流於本經而作痛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蘇木之類。

白話文:

腰痛

第一方

將白朮(四分)、人參(去除蘆頭)、升麻、苦參(用酒炒過)、葛根、蒼朮(各五分)、防風(去除蘆頭)、知母(去除毛鬚,用酒洗過)、澤瀉、黃芩、豬苓(去除外皮)、當歸(各六分)、甘草(炙烤過)、生黃芩(用酒洗過)、茵陳(用酒炒過)、羌活(各八分)這些藥材切細,配成一劑。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溫服。

蒼朮復煎散(出自東垣)

這個方子治療寒濕結合引起的頭後疼痛、怕冷、頸部及脊椎僵硬、肩背膝關節疼痛、腰痛、膝蓋骨疼痛無力、走路沉重等症狀。

藥材包括:紅花(一分)、黃柏(三分)、柴胡(去除蘆頭)、藁本、澤瀉、白朮、升麻(各五分)、羌活(一錢)、蒼朮(四兩)。

先將蒼朮單獨用三大碗水煎煮至剩兩碗,去除藥渣後,加入其他藥材,再次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趁空腹稍微熱的時候服用,服用後微微出汗為有效。服用期間忌酒和濕麵。

一粒金丹(出自河間)

這個方子治療腰部和膝蓋像遊走一樣的疼痛,像被老虎咬一樣,痛到無法忍受。

藥材包括:草烏頭(炮製過)、五靈脂(各四兩)、木鱉子(一兩,去除外殼)、白膠香(二兩)、乳香(二錢五分)、當歸(五錢)、京墨(二錢五分)、沒藥(五錢)、麝香(二分半)、地龍(去除泥土,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研磨數千下,用糯米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一丸或兩丸,最多三丸,用溫酒送服。服用後微微出汗,效果很好。

加味四物湯(出自元戎)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瘀血引起的腰痛。

在原本的四物湯基礎上,加入桃仁泥和用酒浸泡過的紅花這兩味藥材,煎煮後服用。

安腎丸(出自三因)

這個方子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

藥材包括:破故紙(炒過)、胡蘆巴(炒過)、茴香(炒過)、川楝子(炒過)、續斷(炒過,各三兩)、桃仁(炒過)、杏仁(炒過)、山藥、茯苓(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水送服。

如神散(出自三因)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扭傷閃到腰引起的腰痛,嚴重的人服用不超過三次就能痊癒。

藥材包括:當歸、肉桂、玄胡索(各等分,搗碎後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和後服用。也可以將藥材切細後,用酒煎煮服用。

獨活寄生湯(出自三因)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腎虛,又坐臥在寒冷潮濕的地方,或被風吹到而引起的腰痛。

藥材包括:獨活(一錢)、桑寄生、杜仲(炒過)、細辛、牛膝、秦艽、茯苓、白芍藥、桂心、川芎、防風、甘草(炙烤過)、人參、熟地黃、當歸(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配成一劑。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空腹溫服。

五積散(出自局方)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寒濕和痰濕流注經絡而引起的腰部、膝蓋、背部、脅肋等部位的疼痛。

藥材包括:白芷、川芎、桔梗、芍藥、陳皮、厚朴(用薑汁炮製後炒過)、茯苓(去皮)、甘草、麻黃、乾薑(炮製過)、官桂、當歸、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外皮和臍)、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五到七天)、枳殼(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配成一劑。加入三片生薑,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

丹溪活套(出自朱丹溪)的觀點:

  • 凡是因為性生活過度或勞累引起的腰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知母、黃柏、五味子、杜仲等藥材,並服用補腎丸或大補陰丸。
  • 凡是因為風寒濕邪流注經絡引起的疼痛,可以用二陳湯,加上麻黃、蒼朮、川芎、白芷、防風、羌活、獨活等藥材。
  • 凡是因為扭傷跌倒,導致瘀血停留在經絡引起的疼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桃仁、紅花、蘇木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