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四 (13)
卷之四 (13)
1. 腹痛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蜜水調下,量虛實加減服。
沒藥散(河間)治一切心腹疼痛不可忍者。
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三錢),木鱉子(四錢,支殼),穿山甲(五錢,糠灰火煨脆)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或一錢,酒大半盞,煎三、五沸服。
木香檳榔丸(河間)治食鬱氣滯作痛。
木香(三錢),檳榔(三錢),青皮(五錢,去白),陳皮(五錢,去白),麥糵面(炒,七錢),枳實(麩炒黃色,六錢),白朮(五錢),厚朴(薑製,四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食遠。
枳實導滯丸(東垣)治食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腹痛滿悶不安,以利為度。(方見內傷門。)
瓜蒂散(活人)治食傷太陰,填塞悶亂不快,甚則心胃大痛,兀兀欲吐者。(方見中風門。)
桂枝加芍藥湯(活人)治腹滿時痛,脈弱。
桂枝,甘草(各二錢),白芍藥(四錢)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小建中湯(活人)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者。
桂枝,甘草(炙,各三分),白芍藥(六分),阿膠(炒,一合)
上加姜二片,棗二枚,水煎服。
真武湯(活人)
治腹痛下痢,四肢沉重。(方見傷寒門。)
霹靂散(河間)治腹痛脈微欲絕。
附子(一枚,泡,取出以糠灰焙之,去皮臍)
上以一味取五錢重,入真臘茶一錢,同研細為末,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煎七分,去渣,入蜜一匙,稍冷服。
酒煮當歸丸(東垣)治小腹寒痛,及婦人白帶疝㿗大寒等證。
茴香(五錢),黑附子(炮),良薑(各七錢),當歸(一兩)
上四味細切,以上好無灰酒一升半,煮至酒乾盡,焙乾入後藥:
炙甘草,苦楝(生用),丁香(各五錢),木香,升麻(各一錢),柴胡(二錢),炒黃鹽,全蠍(各三錢),玄胡索(四錢)
上與前四味同研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醋湯下。忌油膩、冷物及酒、濕面。
黃連湯(河間)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內痛甚,時欲嘔吐。此藥升降陰陽。
黃連(酒炒),甘草(炙),乾薑,桂枝(各五錢),人參(二錢),半夏(半合,泡七次,去皮臍)
上細切,入大棗二枚,量水煎服。
芍藥甘草湯(河間)治四時腹痛。
白芍藥(酒炒),甘草(炙)
上各等分,每服五錢,細切,入生薑三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醫壘元戎》云:腹痛脈弦傷氣,用本藥;脈洪傷金,加黃芩;脈緩傷水,加桂枝;脈澀傷血,加當歸;脈遲傷寒,加乾薑。
加減小柴胡湯(河間)治寒熱脈弦腹痛
本方去黃芩,加白芍藥。
四物苦楝湯(河間)治臍下虛冷腹痛。
白話文:
腹痛
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蜂蜜水調和後服用,可根據個人體質虛實情況增減藥量。
沒藥散(出自河間學派)治療各種心腹劇痛,痛到難以忍受的狀況。
- 沒藥(另外研磨),乳香(另外研磨,各三錢),木鱉子(四錢,去殼),穿山甲(五錢,用糠灰煨烤至酥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或一錢,用大半杯酒煎煮三到五次後服用。
木香檳榔丸(出自河間學派)治療因食物積滯、氣機不暢引起的腹痛。
- 木香(三錢),檳榔(三錢),青皮(五錢,去除內層白色部分),陳皮(五錢,去除內層白色部分),炒過的麥芽麵粉(七錢),麩皮炒黃的枳實(六錢),白朮(五錢),薑製的厚朴(四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熱湯浸泡過的蒸餅揉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在飯後服用。
枳實導滯丸(出自東垣學派)治療因食用難以消化的濕熱食物,導致腹痛、脹滿、煩悶不安,以排便通暢為目標。(此方在內傷門中可找到。)
瓜蒂散(出自《活人書》)治療因飲食損傷脾胃,導致胸悶、煩亂不適,嚴重時會出現心胃劇痛,想吐的狀況。(此方在中風門中可找到。)
桂枝加芍藥湯(出自《活人書》)治療腹脹、時有疼痛,且脈象虛弱的狀況。
- 桂枝,甘草(各二錢),白芍藥(四錢) 將以上藥材加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小建中湯(出自《活人書》)治療因傷寒導致陽脈澀滯、陰脈弦急,以及腹部絞痛的狀況。
- 桂枝,炙甘草(各三分),白芍藥(六分),炒過的阿膠(一合) 將以上藥材加薑二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真武湯(出自《活人書》) 治療腹痛、腹瀉,四肢沉重的狀況。(此方在傷寒門中可找到。)
霹靂散(出自河間學派)治療腹痛、脈象微弱、接近衰竭的狀況。
- 附子(一枚,用冷水浸泡後取出,再用糠灰焙烤,去除外皮和臍部) 將以上附子取五錢重,加入一錢真臘茶,一起研磨成細末,分成兩次服用,每次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加入一匙蜂蜜,稍涼後服用。
酒煮當歸丸(出自東垣學派)治療小腹寒痛,以及婦女白帶、疝氣、寒氣等症狀。
- 茴香(五錢),炮製過的黑附子,良薑(各七錢),當歸(一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用一升半上好的無灰酒煮至酒液乾盡,再焙乾,加入以下藥材: 炙甘草,苦楝(生用),丁香(各五錢),木香,升麻(各一錢),柴胡(二錢),炒黃鹽,全蠍(各三錢),玄胡索(四錢) 將以上藥材和之前的四味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的麵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在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忌吃油膩、寒涼食物以及飲酒、濕麵。
黃連湯(出自河間學派)治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內劇痛,時常想嘔吐的狀況。此藥能調和體內陰陽之氣。
- 酒炒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各五錢),人參(二錢),泡製七次去皮臍的半夏(半合)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紅棗二枚,適量水煎煮後服用。
芍藥甘草湯(出自河間學派)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痛。
- 酒炒白芍藥,炙甘草 將以上藥材等份,每次服用五錢,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溫服。《醫壘元戎》中提到:腹痛、脈弦為傷氣,使用本方;脈洪為傷金,加黃芩;脈緩為傷水,加桂枝;脈澀為傷血,加當歸;脈遲為傷寒,加乾薑。
加減小柴胡湯(出自河間學派)治療寒熱、脈弦、腹痛的狀況。 本方去除黃芩,加入白芍藥。
四物苦楝湯(出自河間學派)治療臍下虛冷引起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