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胃脘痛

又方,治心痛,輕者以麻黃、桂枝之類散之,或以韭汁開提之,重者加石𨢑。

又方,痛甚者脈必伏,宜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人參、白朮,蓋諸痛不可補氣故也。

又方,治氣實者,用牡蠣粉一、二錢,溫酒調下。

又方,治濕痰作痛,用白螺螄殼,去泥沙,火煅為細末,每服方寸匕,溫酒調下,立止。

又方,以物輕按而痛定者,屬虛,以二陳湯加炒乾薑末和之而愈。

又方,山梔大者七枚或九枚,炒焦黃,用水一盞,煎七分,入生薑自然汁二、三匙,令辣熱,飲之立止。

又方,山梔子劫止之後復發者,前藥必不效,用玄明粉一錢匕,白湯送下立止。

又方,治平日喜好熱物、致死血流於胃口而作痛者,以桃仁承氣湯下之安。

又方,治死血作痛證,用玄胡索一兩半,桂心、紅花、滑石、紅曲各五錢,桃仁三十個,蒸餅丸服效。

又方,治蟲痛者,必面上有白斑,唇紅能食,時作時止,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煎服。

又方,治痰積胃脘作痛,白螺殼丸。

白螺螄殼(火煅),滑石(炒),山梔子,香附(童便浸),南星(煨裂各一兩),枳殼(麩炒黃色),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五錢),莪朮(一兩)

上為末,春加川芎,夏加黃連,秋冬加吳茱萸,用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黃連六一湯,治多食煎炒或燒餅米胖等物,致熱鬱胃口而痛者,甚效。(方見嘔吐門。)

連附六一湯,治胃脘痛甚,諸藥不效者,寒因熱用方也。

黃連(六錢),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十一條)

草豆蔻丸(東垣)治客寒犯胃作痛,或因濕熱鬱結作痛,亦可劫而止之,又治氣弱心痛亦妙。

草豆蔻(一兩,裹煨),橘紅,吳茱萸(湯泡焙乾),人參,白殭蠶,黃耆,益智仁(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青皮(各六錢),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各一兩),桃仁(去皮尖,七十個),麥糵面(一兩半,炒),神麯(炒微黃),柴胡(脅不痛減半),薑黃(各四錢)

上為細末,桃仁另研如泥,入諸藥中和勻再研,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食遠。

麻黃豆蔻丸(東垣)治客寒犯胃,心頭大痛不可忍。

木香,青皮,紅花,厚朴(薑製,各二錢),蘇木(三分),蓽澄茄(四分),升麻,半夏(湯泡七次),麥糵面,砂仁,黃耆,白朮,陳皮(去白),柴胡,炙甘草,吳茱萸,當歸身(各五分),益智仁(六分),神麯(炒,一錢),麻黃(不去節,二錢)

白話文:

胃脘痛的治療方法

**方法一:**治療心痛,輕微的可以用麻黃、桂枝等藥物來疏散,或者用韭菜汁來開通氣機;嚴重的可以加入石膏。

**方法二:**如果疼痛劇烈,脈象沉伏,應該用溫熱藥物如附子等,不宜使用人參、白朮,因為各種疼痛都不宜補氣。

**方法三:**治療因氣實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牡蠣粉一到二錢,用溫酒調服。

**方法四:**治療因濕痰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白螺螄殼,去除泥沙,用火燒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小勺,用溫酒調服,可以立刻止痛。

**方法五:**如果輕輕按壓疼痛就減輕,這是屬於虛證,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炒乾薑末來調和治療。

**方法六:**用大山梔子七枚或九枚,炒至焦黃,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加入兩三勺生薑自然汁,趁熱喝下,可以立刻止痛。

**方法七:**如果使用山梔子止痛後又復發,之前的方法就不會有效,可以用玄明粉一小勺,用白開水送服,可以立刻止痛。

**方法八:**治療平時喜歡吃熱性食物,導致瘀血停留在胃口而引起的疼痛,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來攻下,就可以痊癒。

**方法九:**治療死血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玄胡索一兩半,桂心、紅花、滑石、紅曲各五錢,桃仁三十個,做成蒸餅丸服用,可以有效。

**方法十:**治療蟲痛,臉上一定會有白斑,嘴唇發紅,能吃東西,時痛時止,可以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煎服。

**方法十一:**治療痰積胃脘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白螺殼丸。

  • 白螺螄殼(火煅)、滑石(炒)、山梔子香附(用童便浸泡)、南星(煨至裂開,各一兩)、枳殼(用麩皮炒至黃色)、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五錢)、莪朮(一兩)
  •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春天加川芎,夏天加黃連,秋冬加吳茱萸,用生薑汁浸泡,用蒸餅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黃連六一湯:**治療因吃了過多煎炒或燒餅米胖等食物,導致熱鬱積在胃口而引起的疼痛,非常有效。(藥方在嘔吐門有說明)

**連附六一湯:**治療胃脘疼痛劇烈,用其他藥物都無效的,這是寒證用熱藥的方法。

  • 黃連(六錢)、附子(炮製,去除皮臍,一錢)
  • 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除藥渣,稍微加熱服用。

(以上是丹溪先生的二十一種方法)

**草豆蔻丸(東垣先生):**治療因外來寒邪侵犯胃部引起的疼痛,或者因濕熱鬱結引起的疼痛,也可以用來快速止痛,又可以治療氣虛引起的心痛。

  • 草豆蔻(一兩,用東西包起來煨)、橘紅吳茱萸(用湯泡後烘乾)、人參白殭蠶黃耆益智仁(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青皮(各六錢)、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各一兩)、桃仁(去皮尖,七十個)、麥芽麵(一兩半,炒)、神麯(炒至微黃)、柴胡(脅痛不痛者減半)、薑黃(各四錢)
  •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桃仁另外研成泥狀,加入其他藥粉中攪拌均勻再研磨,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飯後服用。

**麻黃豆蔻丸(東垣先生):**治療因外來寒邪侵犯胃部,導致心口劇痛難忍。

  • 木香青皮紅花厚朴(用薑汁製過,各二錢)、蘇木(三分)、蓽澄茄(四分)、升麻半夏(用湯泡七次)、麥芽麵砂仁黃耆白朮陳皮(去除白色部分)、柴胡炙甘草吳茱萸當歸身(各五分)、益智仁(六分)、神麯(炒,一錢)、麻黃(不去節,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