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三 (12)
卷之三 (12)
1. 噎膈
(祖傳方)
潤腸膏,治膈噎,大便燥結,飲食良久復出,及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其功甚捷。
新取葳靈仙(四兩,搗汁,四、五月開花者),生薑(四兩,搗汁),真麻油(二兩),白砂蜜(四兩,煎沸,掠出上沫)
上四味,同入銀石器內攪勻,慢火煎,候如餳,時時以箸挑食之。一料未愈,再服一料決效。
大力奪命丸,治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證。
杵頭糠,牛轉草(各半斤),糯米(一斤)
上為細末,取黃母牛口中涎沫為丸,如龍眼大,入鍋中,慢火煮熟食之,加沙糖二、三兩入內丸尤佳。
一方,治噎膈久不納穀者。
隔年炊飯干(不拘多少)
上一味,以急流順水煎煮糜爛,取濃汁時時與之。待能食後,以調脾進食、生血順氣之藥調治而安。
(醫案)
蘇溪金賢九里,年五十三,夏秋間得噎證,胃脘痛,食不下,或食下良久復出,大便燥結,人黑瘦殊甚,求予治。診其脈,右手關前弦滑而洪,關後略沉小,左三部俱沉弦,尺帶芤。予曰:此中氣不足,木來侮土,上焦濕熱鬱結成痰,下焦血少,故大便燥結。陰火上衝吸門,故食不下。
用四物以生血,用四君子以補氣,用二陳以祛痰,三合成劑,加姜炒黃連、炒枳實、栝蔞仁,少加砂仁。又間服潤腸丸,或服丹溪墜痰丸。半年,服前藥百餘帖,病全安。
梅林駱氏婦,予妻嬸也,年四十九,身材略瘦小,勤於女工,得膈噎證半年矣,飲食絕不進,而大便結燥不行者十數日,小腹隱隱然疼痛,求予治。診之,六脈皆沉伏。予以生桃仁七個令細嚼,杵生韭汁一盞送下。片時許,病者云:胸中略見寬舒。以四物湯六錢,加栝蔞仁一錢,桃仁泥半錢,酒蒸大黃一錢,酒紅花一分,煎成正藥一盞,取新溫羊乳汁一盞,合而服之。半日後,下宿糞若干。
明日腹中痛漸止,漸可進稀粥而少安。後以四物湯出入加減,合羊乳汁,服五、六十帖而安。
白話文:
[潤腸膏]
這個藥膏可以治療食道阻塞、大便乾結、食物吃下去很久又吐出來,以及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等症狀,效果非常快速。
藥材是:新鮮的威靈仙(四兩,搗爛取汁,最好是四、五月開花的)、生薑(四兩,搗爛取汁)、純正麻油(二兩)、白砂糖蜜(四兩,煮沸後撈掉浮沫)。
將這四種材料放入銀或石製容器中攪拌均勻,用小火慢慢熬煮,等到濃稠像麥芽糖時,用筷子挑一點吃。如果吃一份藥沒有好,再吃一份一定有效。
[大力奪命丸]
這個藥丸可以治療食道阻塞、無法進食,以及胃反流等症狀。
藥材是:杵頭糠(就是搗米的碎屑)半斤,牛轉草(一種草藥)半斤,糯米一斤。
將這三種藥材磨成細末,用黃母牛口中的唾液揉成丸子,像龍眼一樣大,放入鍋中用小火煮熟食用,加入二、三兩的砂糖味道會更好。
[一方]
這個藥方,治療食道阻塞很久、無法進食的人。
藥材是:隔年的乾飯(多少都可以)。
將乾飯用湍急的水流煮爛,取濃稠的湯汁,隨時給病人喝。等到病人能吃東西後,再用調養脾胃、幫助消化、補血、順氣的藥物來調理。
[醫案]
蘇溪的金賢九里,五十三歲,在夏天和秋天得了食道阻塞的病,胃部疼痛,無法進食,有時吃下東西過很久又吐出來,大便乾燥,人變得又黑又瘦,於是來找我看病。我診斷他的脈象,右手關脈之前弦滑而有力,關脈之後略微沉小,左手的脈象三個部位都沉而弦,尺脈帶有空虛的感覺。我說:「這是中氣不足,肝木之氣反過來侵犯脾土,上焦有濕熱鬱結形成痰,下焦血不足,所以大便乾燥。陰火往上衝到喉嚨,所以無法進食。」
我用四物湯來補血,用四君子湯來補氣,用二陳湯來祛痰,這三種藥合在一起,再加用薑炒黃連、炒枳實、瓜蔞仁,少加砂仁。同時服用潤腸丸,或服用丹溪墜痰丸。半年後,吃了百餘帖藥,病就完全好了。
梅林的駱氏婦人,是我妻子的嬸嬸,四十九歲,身材略為瘦小,勤於做女工,得了食道阻塞的病半年了,完全無法進食,大便十幾天都解不出來,小腹隱隱作痛,於是來找我看病。我診斷她的脈象,六脈都沉伏無力。我讓她細嚼七個生桃仁,用一杯生韭菜汁送服。過了一會兒,病人說:「胸中感覺稍微舒暢一些了。」我開了六錢的四物湯,加一錢的瓜蔞仁、半錢的桃仁泥、一錢的酒蒸大黃、一分的酒紅花,煎成一碗藥,再加一碗新鮮溫熱的羊奶,混合服用。半天後,排出了很多宿便。
第二天,腹痛漸漸停止,可以慢慢吃一些稀粥,感覺好多了。之後用四物湯加減藥材,配合羊奶服用,吃了五、六十帖藥,病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