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錄》~ 緒說 (6)
緒說 (6)
1. 緒說
天地之道,左陽而右陰,肝得少陽生氣,亦必左出而右入。診肝脈於右關則謬矣。周慎齋主肝右者也,云一人病左脅痛,後傳之右當不起,痛傳於右,邪入臟矣。噫,豈其然乎!?脅痛在右者比比,未聞一痛即死。此必其人肝病已深,移右而並戕其膽,生機全滅,故即不起。
傷寒論循衣摸床、微喘、直視,云脈弦者生,澀者死。非以弦為有生機乎。又有以右脅痛為肺病者,肺居膈上,脅非其部,亦未聞小柴胡湯不治右脅痞硬也。鄭氏康成駁說文云:今醫病之法,以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則有瘳。若反其術,不死為劇。鄭氏以儒而知醫,此可為醫者當頭棒喝矣。
民非水火不生活,人身五行亦惟水火尤貴。經云:一水不勝二火。所謂一水者,先天腎臟之水也,坎中一畫為陽,火即生於其中,與後天木火為二。水陰也,火陽也,陰靜而陽動。人之動作云為,全賴乎火,經所以有君火相火之名也。自來醫家,於此二義,各執一說,紛紜莫定。
或以君火屬命門,或以相火屬心包絡,或以君火專屬肝腎,或以相火專屬三焦,或謂君火生右尺相火,或謂相火為元氣之賊,不知其於經旨實悖也。經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王注謂:君火在相火之右,不主歲運。相火守位以稟命。君相二字本不費解,蓋猶人君端拱而無為,相臣協贊以宣力,故一主歲運,一不主歲運。
然則君火果何指也。經云: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以南面與太衝之義揆之,少陰自當謂足經。相火果何指也。經云: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少陽亦當謂足經。雖然,腎為坎水,而其所藏之火,實與心之離火相應。心以腎為體,腎以心為用。
君火實兼手少陰心,視守位稟命之相火,則大有不同。故少陰之上,熱氣主之,不言火氣主之。火氣以少陽主之者,明乎其為臣也,非火與熱有二也。夫君火兼有兩經,未嘗專屬心。相火亦兼有兩經,自以三焦配膽。或疑六經惟三焦不言何火,心包絡不言何火。心包絡非君火,三焦安得為相火。
曰:三焦主出納,主腐熟水穀,皆火之所為。其火即少陽木火也。心包絡乃心之宮城,專於衛心,主權不屬,然其托體甚高,亦不下濟相火,故君火相火兩無所與也。前人惟張戴人識此意,曰:人之心腎為君火,三焦膽為相火。王宇泰採入證治準繩消癉門,不知戴人尚有論否。
趙養葵偏見之重,與戴人同,其識高之處,亦有可節取者。趙以命門火為水中之火,君主之火。謂應事接物者心,棲真養息者腎。腎尤重於心。趙雖未知手足少陰皆為君主之義,論亦前後不符,而此數語,卻暗與經合。試更為引伸以足之:先天之火,有南面之尊,安得不為君火,惟恃有應務接物之心,故得以棲真養息。火則同出一源,故同為君火。
白話文:
天地運行的道理是,左邊屬陽而右邊屬陰。肝臟得到少陽的生氣,也必然是從左邊出來而從右邊進入。如果診斷肝脈在右關,那就錯了。周慎齋主張肝臟在右邊,他說有個人左邊脅肋疼痛,後來轉移到右邊就沒救了,疼痛轉到右邊,是邪氣深入臟腑了。唉,難道真是這樣嗎?右邊脅肋疼痛的人很多,沒聽說一痛就會死。這一定是那人肝病已經很嚴重了,轉移到右邊是同時損害了膽,生機完全滅絕,所以立刻沒救了。
《傷寒論》中說,病人出現循衣摸床、呼吸微弱、眼睛直視等症狀時,如果脈象是弦的就還能活,脈象是澀的就沒救了。難道是把弦脈看作是有生機的表現嗎?又有人把右脅肋疼痛當作肺病,肺臟在膈膜之上,脅肋並非肺的部位,也沒聽說用小柴胡湯治不好右脅肋部的痞塊硬痛。鄭康成駁斥《說文解字》說:現在醫生治病的方法,把肝當作木,心當作火,脾當作土,肺當作金,腎當作水,這樣病就能好;如果反過來用這些,不死也會病情加重。鄭康成身為儒者卻懂得醫理,這可以給醫生們當頭棒喝。
老百姓沒有水和火就不能生存,人體內的五行也以水和火最為重要。《黃帝內經》說:「一水不勝二火」。所謂的「一水」,是指先天的腎臟之水,坎卦中間的一畫為陽,火就從這裡產生,與後天的木火合起來是二火。水屬陰,火屬陽,陰靜而陽動。人的動作行為,全都依賴火,所以經典裡有君火和相火的名稱。歷來的醫家,對這兩種火的解釋,各自堅持不同的說法,紛亂沒有定論。
有人認為君火屬於命門,有人認為相火屬於心包絡,有人認為君火專屬於肝腎,有人認為相火專屬於三焦,有人說君火生於右尺,有人說相火是元氣的賊,卻不知道他們都違背了經典的宗旨。《黃帝內經》說:「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王冰的注釋說:「君火在相火的右邊,不主管歲運。相火守住位置以稟受天命。」君和相這兩個字本來不難理解,就好像君王高居在上,無為而治,而宰相輔佐君王,以宣揚君王的德澤。所以一個主管歲運,一個不主管歲運。
那麼君火到底指的是什麼呢?《黃帝內經》說:「聖人面向南方而立,前面叫做廣明,後面叫做太衝,太衝這個地方,叫做少陰。」用面向南方和太衝的含義來推測,少陰自然是指足部的經脈。那相火指的是什麼呢?《黃帝內經》說:「少陽的上面,相火主宰它。」少陽也應當是指足部的經脈。雖然如此,腎臟屬坎水,但它所藏的火,實際上和心臟的離火相互呼應。心臟以腎臟為本體,腎臟以心臟為作用。
君火實際上兼有手少陰心經,和固守位置、稟受天命的相火大不相同。所以少陰的上面,是熱氣主宰,而不說火氣主宰。火氣以少陽來主宰,說明它是臣子,並不是說火和熱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君火兼有兩條經脈,從來不專屬於心臟。相火也兼有兩條經脈,它自己配膽經。有人懷疑說,六經之中,只有三焦沒有說屬於哪種火,心包絡也沒有說屬於哪種火。心包絡不是君火,三焦怎麼會是相火呢?
我說:三焦主管出納,主管腐熟水穀,這些都是火的功能。它的火就是少陽的木火。心包絡是心臟的宮城,專門衛護心臟,不掌管權力,然而它的位置很高,也不向下幫助相火,所以君火和相火都和它沒關係。前人只有張戴人認識到這個道理,他說:人的心腎是君火,三焦和膽是相火。王宇泰採納了這個說法,寫進了《證治準繩》消癉門,不知道戴人有沒有其他相關的論述。
趙養葵的偏見也很重,和戴人一樣,但他高明之處,也有可以學習的地方。趙養葵把命門的火看作是水中的火,是君主之火,認為應對事務、接應萬物的是心,而休養生息、保持真性的是腎。腎臟比心臟更重要。趙養葵雖然還不知道手足少陰都屬於君主的道理,他的論述也前後矛盾,但是這幾句話,卻暗合了經典的宗旨。我再加以引申來完善它:先天的火,有面南稱尊的地位,怎麼能不是君火呢?(君火)正是倚仗應對事務、接應萬物的心臟,才能夠休養生息、保持真性。火的來源相同,所以同屬於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