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錄》~ 緒說 (5)
緒說 (5)
1. 緒說
自西醫腦髓司知覺之說,行於中國,而中國人不察,信之者眾。試更論之。腎精生髓,由脊入腦,猶草木果實之結於頂上。余考西醫每云腦筋從某來者,多是上來至下,以本為末,以末為本,其弊實由於是。然即其說還叩之,亦有可正其非者。
腎有髓質,西醫言之不一,他處無有,腎上核則言腦筋極多,非髓由腎生而何?中國謂心系貫脊屬腎,而西醫亦謂心叢乃脊髓百結兩根之所為,非心與腦相通而何?西醫言腦有透明之密質,心房之裡膜,亦言薄滑透明,非腦之明根於心之明而何?此皆見於全體通考者。抑內科理法不云乎,背脊髓不通於腦髓,即不知覺。
是又隱以腦髓為不司知覺矣。大凡西人之性,最長於化學,其習醫亦無非化學。詰以陰陽五行之理,人身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營衛溪谷之遊行出入,則茫然無知,即告亦不信。中外天資之限人若是,所不可解耳。
全體通考德貞氏自序,以中醫為守舊,為妄作。實乃坐井觀天之見。善守舊者,其舊皆不可變之天道,惟篤守而精研之,新義斯出。今日之中醫,非守舊乃棄舊耳。棄舊故妄作,非德貞氏之所謂妄作。吾慨夫以西人之智而惟斤斤守解剖之學也!解剖至此,形於何遁,然但見其所可見而不見其所不見。氣之帥血,猶君之帥臣,夫之帥婦,此理豈尚有可議。
乃德貞氏不信,而轉疑帥氣之無物,蓋剖胸則止見胸,剖腹則止見腹,局守形質之弊,必至於此。自序又極詆中醫脾動磨胃之說。脾磨曰動,此中醫之謬談,不出於古經。脾傷不磨則有之,脾若不能磨食,則消化之具,何以脾列其內,非彼之所自為者乎。德貞氏憫中國之無良醫,而欲中國立剖驗之館,用心良厚。
不知中國古昔未嘗不行此術。太素有云: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生可度量切循而得,死可解剖而視。下文即繼之以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不可不察。古聖惟不專講解剖,是以醫學得詣於至極。西醫之短,即在其守舊不變,吾知西醫居中國,待多歷年所,必有讀中書而翻然改計者矣。
人身陰陽,無判然各具之理,陰陽雖分左右,而左亦有陰,右亦有陽,故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不言左者陽之道路,右者陰之道路。大抵肝木自左生心火而上升,心火克右之肺金協胃而下降,胃亦金也。管子左者出者也,右者入者也,正與此合。水生其木,而腎之真陰偏位乎左,以坎為陰中之陽也。
火生其土,而腎之真陽偏位乎右,以離為陽中之陰也。蓋生土者命火,而剋土以腐熟水穀者,少陽之木火。肝與膽皆木也,故弦為肝膽兩經之脈,而皆見於寸口左關。近世西醫有肝右之說,而中醫亦從而和之,於義實無所取。且肝亦何嘗居右也,肝居脊之正中,而膽藏其右葉,則左葉自當為肝之正體。
白話文:
自從西醫提出腦髓掌管知覺的說法傳入中國後,許多中國人沒有仔細思考就輕信了。我想要進一步討論這個觀點。中醫認為腎精產生髓,從脊椎進入大腦,就像植物的果實長在頂端一樣。我研究西醫的說法,他們常說腦的運作來自某處,大多是由上往下,這是本末倒置。這種錯誤的根源就在於此。然而,即使按照西醫的說法來探究,也能發現他們觀點的錯誤之處。
腎臟有髓質,西醫的說法不一,其他地方也沒有髓質,但在腎上腺卻發現有很多神經,這不正說明髓是由腎臟產生的嗎?中醫認為心臟的脈絡連接著脊椎,歸屬於腎,而西醫也說心臟的神經叢是脊髓兩條分支的匯合處,這不就說明心臟和腦相通嗎?西醫說腦有透明的物質,心房的內膜也很薄滑透明,這不就說明腦的明亮根源於心臟的明亮嗎?這些都在對人體整體進行研究時可以發現。再說,內科理論不是說過嗎?脊髓若不通向腦髓,人就失去知覺。
這又暗示了腦髓並非掌管知覺的器官了。總體來說,西方人最擅長化學,他們的醫學也離不開化學。若問他們陰陽五行的道理、人體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營衛之氣在體內的運行和出入,他們就茫然無知,即使告訴他們也不相信。中外人的天賦差異如此,實在令人費解。
《全體通考》的作者德貞在序言中認為中醫是守舊、胡亂編造。這實在是坐井觀天的看法。善於守舊的人,所守的都是不可改變的天道,只有篤定地堅守並深入研究,才能產生新的見解。現在的中醫,並非守舊,而是拋棄了舊有的東西。拋棄舊有,才會胡亂編造,這並非德貞所說的胡亂編造。我感嘆西方人的聰明才智,卻只拘泥於解剖學!解剖學研究到這種程度,形體無處可逃,然而他們只看到看得見的,卻看不到看不見的。氣統帥血,就像君主統帥臣子,丈夫統帥妻子,這個道理難道還有爭議嗎?
德貞卻不相信,反而懷疑氣這種無形物質的存在。因為解剖胸腔只能看到胸腔,解剖腹部只能看到腹部,這是拘泥於形體的弊病,必然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德貞在序言中又極力貶低中醫關於脾臟運轉磨胃的說法。脾磨被說成是運轉,這是中醫的謬論,並非出自古籍。脾臟受損不能磨運是有的,但如果脾臟不能磨碎食物,那麼消化器官中,脾臟為何位列其中?脾臟的作用並非它自己就能實現的。德貞同情中國沒有好醫生,想讓中國建立解剖機構,用心良苦。
但他不知道中國古代就曾經進行過解剖。太素說過:人這八尺高的軀體,皮肉在外,活著的時候可以測量觀察,死了可以解剖來看。下面就接著說,人之所以能與天地相應,與陰陽相合,這是不能不考察的。古代聖賢不專門講解剖,因此醫學才能達到至高的境界。西醫的缺點,就在於他們固守舊觀,不求改變。我知道西醫在中國,經過多年之後,一定會有讀過中醫書的人幡然醒悟,改變想法的。
人體陰陽,並不是截然分開的,陰陽雖然分左右,但左邊也有陰,右邊也有陽,所以經書上說左右是陰陽的通道,而不是說左邊是陽的通道,右邊是陰的通道。總體來說,肝木從左邊生出心火並向上升,心火克制右邊的肺金並協調胃向下行,胃也是金。管子說左邊是出的,右邊是入的,這正好與此吻合。水生木,而腎的真陰偏於左邊,因為坎為陰中的陽。
火生土,而腎的真陽偏於右邊,因為離為陽中的陰。產生土的是命火,而克土以腐熟水穀的是少陽的木火。肝和膽都是木,所以弦脈既是肝經的脈,也是膽經的脈,它們都出現在寸口的左關。近代的西醫有肝在右邊的說法,而中醫也跟著附和,從道理上來說是沒有依據的。而且肝又怎麼會是在右邊呢?肝臟位於脊椎的正中,而膽臟藏在它的右葉,那麼左葉自然就是肝臟的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