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錄》~ 卷二 (12)
卷二 (12)
1. 菖蒲
鄒氏云:人身靈明,猶火蓄石中;人身軀體,猶石能蓄火。假使軀體為寒水所蒙,靈明為痰涎所壅;則運動不周,視聽不協。外之不化,由於內之不出。惟菖蒲生水石間,而辛溫芳烈,有陽畢達,有陰悉布,故凡水液渾濁為神明之翳者悉主之。疏極精審,準是以用菖蒲,始克有當。
菖蒲用以開心孔發音聲甚效,然須審定病之宜辛溫者。王孟英昌陽瀉心湯,以菖蒲偶竹茹枇杷葉等味亦妙。內用仲聖瀉心湯三物而以菖蒲代生薑,蓋義各有當也。
白話文:
鄒氏說:人體的心靈澄澈,就像火種藏在石頭中;人體的軀殼,就像石頭能儲存火一樣。如果軀殼被寒冷的水氣覆蓋,心靈被痰液阻礙,就會導致身體活動不順暢,視力聽力也不協調。外在的東西無法消化,是因為體內的東西無法排出。只有菖蒲這種植物,生長在水石之間,性味辛溫而香氣濃烈,具有陽氣可以通達,陰氣可以遍布的特性,所以凡是水液渾濁導致心神昏昧的情況,都可以用它來治療。鄒氏的見解非常精闢,根據這個道理來使用菖蒲,才能恰到好處。
菖蒲用來開通竅門,幫助發出聲音,效果非常好,但是必須審慎判斷是否適合病情的辛溫特性。王孟英的昌陽瀉心湯,用菖蒲搭配竹茹、枇杷葉等藥材,效果也很不錯。內服的方面,用張仲景的瀉心湯三味藥,但用菖蒲代替生薑,這樣的使用也是各有其道理的。
2. 水萍
水萍浮於水面,而味辛氣寒,能發皮膚中濕熱之邪汗,故本經主暴熱身癢。傷寒論云: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其身癢為有風寒之邪,宜以麻桂取微汗。此則濕熱不汗出而癢,故水萍主之。水萍亦汗藥也,而與麻桂有霄壤之殊。丹溪謂發汗勝於麻黃,不加分別。後遂有視水萍為峻劑而不敢用者矣。
本經以下水氣,止消渴,兩許水萍。蓋以其狀外帖水面,內含血絡,水不能濡,則水氣自下,日不能爍,則陰液固充,此效之所以並呈也。
本經未嘗言風,而後世以風藥推之。要知其所治為風熱之風,非風寒之風。如古今錄驗以水萍與牛蒡子薄荷治風熱癮疹,則藥病相當矣。
白話文:
水萍漂浮在水面上,味道辛辣,性寒涼,能夠將皮膚中的濕熱邪氣透過發汗排出,所以《本經》說它主要治療突然發熱和身體發癢的症狀。《傷寒論》說:「如果沒有稍微出汗,身體一定會發癢。」這裡所說的身體發癢是因為有風寒的邪氣,應該用麻黃桂枝湯來使身體微微出汗。而水萍治療的發癢,則是濕熱無法透過汗液排出所導致,所以用水萍來治療。水萍也是一種發汗的藥物,但是與麻黃桂枝湯的藥性有天壤之別。朱丹溪說水萍的發汗效果勝過麻黃,並沒有加以區分。後來就有人把水萍當作猛烈的藥物,而不敢使用了。
《本經》說水萍能使水氣下降,並能止渴,這都與水萍的特性有關。它漂浮在水面,內部有血絡,水無法浸潤,所以能使水氣下降。而太陽無法曬乾水萍,也能使體內的陰液得到充養,這就是它能同時產生以上兩種功效的原因。
《本經》並沒有提到水萍能治療風,但後世卻把它當作風藥來使用。要知道,它所治療的是風熱之風,而不是風寒之風。例如《古今錄驗》中用水萍與牛蒡子、薄荷一起治療風熱引起的癮疹,這就說明了藥物與病症是相對應的。
3. 石斛
石斛為腎藥、為肺藥、為脾藥、為腸胃藥,諸家論說紛如,而咸未親切,兼有疏漏。茲節採諸說,補其不足。仍即本經別錄之旨,以疏通而證明之。石斛借水石而生,若石挹水以溉斛,斛因石以吸水。石屬金,內應乎肺,氣平亦入肺,水則內應乎腎,其為引腎陰以供肺,肺得之而通調下降無惑矣。
斛之生不資纖土,而味甘淡則得中土之正,色黃又主五金之貴,合乎胃為戊土而屬陽明燥金,與肺皆職司下行,故其為用,每以肺胃相連而著。惟既稟土德,何能於脾無與,肺胃與大腸皆一氣直下,又何能於大腸無與。此石斛入腎入肺入胃而兼入脾入大腸之所以然也。石斛得金水之專精,本經強陰二字,足賅全量。
所謂陰者,非寒亦非溫,用於溫而溫者寒,用於寒而寒者溫。別錄逐皮膚邪熱痱氣,是溫者寒也。療腳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溫也。要不出本經除痹補虛兩端。痹何以除,運清虛之氣,而使腎陰上濟,肺陰下輸也。虛何以補,布黏膩之汁,而使撼者遂定,豁者遂彌也。是故肺胃得之則下氣平氣,脾得之則長肌肉,腸得之則厚腸,腎得之則益精,大凡證之恰合夫斛者,必兩收除痹補虛之益。若專以之除痹,專以之補虛,則當棄短取長,而製劑之有道可矣。
寇宗奭曰:治胃中虛熱有功。雷斅曰:澀丈夫元氣。玩此二說,則知有實熱與當利小便者,皆不得用。粗工以內傷外感,悉可倚仗,搖筆輒至。不知施於內傷而誤,其失只在寡效;施於外感而誤,則不免於閉邪矣。
白話文:
石斛這種藥材,有人說它能補腎,有人說它能補肺,也有人說它能補脾,還有人說它能治療腸胃問題,各家說法紛紜,但都說得不夠透徹,有些地方還有疏漏。我現在整理各家說法,補足它們的不足之處,並根據《本經》和《別錄》的宗旨,加以疏通和證明。
石斛依附在石頭上生長,好比石頭提供水份滋養它,而它又透過石頭吸取水份。石頭屬金,對應人體的肺,石斛的藥性平和,也能入肺;水則對應人體的腎,因此石斛能引導腎的陰液上行滋養肺,使肺氣能順暢地宣發和下降。
石斛的生長不需泥土,味道甘淡,這表示它獲得了中土的純粹之氣;顏色黃,又符合五行中金的特性,與脾胃的陽明燥金之氣相合,而肺與胃都負責使氣下行,所以石斛的功效,常與肺胃的協同作用有關。既然石斛具有土的特性,為何對脾沒有作用呢?肺、胃與大腸的氣都一脈相承,能順暢地往下運行,為何石斛不能作用於大腸呢?這就是石斛能入腎、入肺、入胃,同時也能兼入脾、入大腸的原因。石斛汲取金水的精華,《本經》所說的「強陰」二字,就概括了它的全部功效。
所謂的陰,不是指藥性寒涼,也不是指藥性溫熱,用在溫補的藥物中,它會偏向寒涼,用在寒涼的藥物中,它會偏向溫熱。《別錄》說它能祛除皮膚上的邪熱和痱子,這表示它在溫熱的情況下會偏向寒涼;又說它能治療腳膝的疼痛、寒冷、麻木和虛弱,這表示它在寒涼的情況下會偏向溫熱。總歸來說,它的功效不出《本經》所說的「除痹」和「補虛」這兩方面。它如何「除痹」呢?它能運化清虛之氣,使腎的陰液上行滋養肺,使肺的陰氣下行輸布全身。「補虛」又是如何作用呢?它能布散黏稠的津液,使搖動不穩的地方得以安定,使虛豁的地方得以恢復。所以,肺胃得到石斛,就能使氣下降平和;脾得到石斛,就能增長肌肉;腸得到石斛,就能使腸道壁增厚;腎得到石斛,就能增益精氣。凡是症狀與石斛的功效相符合的人,必定能同時得到除痹和補虛的好處。如果只想單用它來除痹,或是單用它來補虛,就應該取長補短,妥善調配藥劑。
寇宗奭說,石斛對於治療胃中虛熱有功效。雷斅說,石斛會使男子的元氣滯澀。由此可見,有實熱,或是需要利小便的人,都不應該使用石斛。一些醫術不精的人,不論內傷或外感,都想依賴石斛,隨意開藥,他們不知道,如果用在內傷還算誤用,效果可能不明顯,但如果用在外感,就可能導致邪氣被閉塞在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