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草木下品 (12)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下品 (12)

1. 女菀

味辛,溫,無毒。主治風寒洗洗,霍亂,泄痢,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治肺傷咳逆出汗,久寒在膀胱支滿,飲酒夜食發病。一名白菀,一名織女菀,一名苑。生漢中川穀或山陽,正月、二月採,陰乾。(畏滷咸。)

白話文:

中藥辛夷花的藥性是辛味、溫性,無毒。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療風寒感冒,霍亂,泄痢,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病,肺傷咳嗽逆出汗,長久寒冷在膀胱支滿,飲酒夜食所發生的疾病。辛夷花另有別名,分別是白菀、織女菀、苑。它們主要分佈在漢中川穀或山陽,採集時間定在一、二月,然後在陰涼處曬乾。辛夷花忌諱鹵鹹。

比來醫方都無復用之。市人亦少有,便是欲絕。別復有白菀似紫菀,非此之別名也。(《大觀》卷八,《政和》二三七頁)

白話文:

近期醫術方劑處方之中沒有再出現過,市面上也很少有,即將消失。另有一種白色的菀,類似紫菀,不是它的別名。(《大觀》卷八,《政和》二三七頁)

2. 地榆

味苦、甘、酸,微寒,無毒。主治婦人乳痓痛,七傷,帶下十二病,止痛,除惡肉,止汗,治金瘡。止膿血,諸瘻惡瘡,熱瘡,消酒,除消渴,補絕傷,產後內塞,可作金瘡膏。生桐柏及宛朐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得發良,惡麥門冬。)

白話文:

味道苦、甘、酸,性微寒,沒有毒。主治婦女乳腺疼痛,七種損傷,帶下十二種疾病,止痛,除去惡肉,止汗,治療金瘡。止膿血,各種瘻瘡、惡瘡、熱瘡,醒酒,除去消渴,補虛養損,產後內傷,可做金瘡膏。生長在桐柏和宛朐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曬乾。(可以長出良好的頭髮,但會影響麥冬的生長。)

今近道處處有,葉似榆而長,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名玉豉。一莖長直上,根亦入釀酒。道方燒作灰,能爛石也。乏茗時,用葉作飲,亦好。(《大觀》卷九,《政和》)二二○頁)

白話文:

現在各處都有玉豉,它的葉子像榆樹葉,但是更長,剛長出來的時候像鋪在地上的布,它的花是紫黑色的,像豉豆,所以取名為玉豉。玉豉有一根莖直直地向上長,它靠近根部的地方,都可以釀酒。道路狹窄的時候,就將玉豉燒成灰來鋪路,能夠讓石頭腐爛。沒有茶葉的時候,人們用玉豉的葉子來泡水喝,味道也很好。(《大觀》卷九,《政和》)第二二○頁)

3. 五加皮

味辛、苦,溫、微寒,無毒。主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治躄,小兒不能行,疽瘡,陰蝕。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餘瀝,女人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久服輕身耐老。一名豺漆,一名豺節。五葉者良。生漢中及宛朐。五月、七月採莖。十月採根,陰乾。(遠志為之使,畏蛇蛻皮、玄參。)

白話文:

中藥遠志,其味道辛辣、苦澀,性質溫和至微寒,無毒。主治如下:

  1. 心腹疝氣:治療心腹部的疼痛和疝氣。

  2. 腹痛:治療各種腹痛。

  3. 益氣:增強元氣。

  4. 治躄:治療因腳部疾病而造成無法行走的情況。

  5. 小兒不能行:治療小兒行走困難症狀。

  6. 疽瘡:治療毒瘡、癰疽等皮膚病。

  7. 陰蝕:治療外陰潰爛。

  8. 男子陰痿:治療男性陰莖勃起困難。

  9. 囊下濕:治療陰囊潮濕。

  10. 小便餘瀝:治療小便後仍有殘餘尿液的情況。

  11. 女人陰癢及腰脊痛:治療女性陰部瘙癢和腰脊痠痛。

  12. 兩腳疼痹風弱:治療雙腳疼痛、麻木、風寒症狀及虛弱。

  13. 五緩虛羸:治療五官虛弱,體質虛弱的情況。

  14. 補中益精:補益元氣,增強精氣。

  15. 堅筋骨,強志意:增強筋骨,堅定意志。

  16. 久服輕身耐老: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緩衰老。

遠志的其他名稱包括豺漆和豺節。以五葉者為佳。遠志主要生長在漢中、宛朐地區。在五月和七月採摘莖,在十月採收根,然後陰乾備用。

(遠志常用的輔藥有遠志,遠志忌與蛇蛻皮、玄參一起服用。)

今近道處處有,東間彌多,四葉者亦好,煮根莖釀酒,至益人,道家用此作灰,亦以煮石與地榆,並有秘法。加字或作家字者也。(《新修》一○七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一頁)

白話文:

最近,到處都有近道。東方的彌陀很多,四片葉的也很不錯。可以把根莖煮了釀酒,非常有益於身體。道家把這個當做灰,可以和石頭和地榆一起煮,而且還有一些祕方。加字或作字,也就是這樣。

4. 澤蘭

味苦、甘,微溫,無毒。主治乳婦內衄,中風余疾,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中水,金瘡,癰腫瘡膿。產後金瘡內塞。一名虎蘭,一名龍棗,一名虎蒲。生汝南諸大澤傍,三月三日採,陰乾。(防己為之使。)

白話文:

它味道苦、甘,微溫,無毒。主治產婦內出血,中風後遺症,大腹水腫,身體、臉和四肢浮腫,骨節中積水,刀傷、腫脹的瘡膿。產後金瘡內塞。別名虎蘭、龍棗、虎蒲。生長在汝南各個大沼澤地,在三月三日採摘,在陰涼處曬乾。(防己是它的引導藥。)

今處處有,多生下濕地。葉微香,可煎油,或生澤傍,故名澤蘭,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湯。人家多種之,而葉小異。今山中又有一種甚相似,莖方,葉小強,不甚香。既云澤蘭,又生澤傍,故山中者為非,而藥家乃採用之。(《大觀》卷九,《政和》二二二頁)

白話文:

澤蘭在到處都有,多長在潮濕的地方。葉子微香,可以煎油,或種植於沼澤邊,所以叫澤蘭,也叫都梁香,可以作為洗澡湯。很多人在種植它,可是葉子大小各異。現在山中還有一種很相似的,莖是方形的,葉子較小,不很香。既說它是澤蘭,又長在沼澤邊,所以山中這種植物不是澤蘭,而藥家採用的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