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草木下品 (10)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下品 (10)

1. 梓白皮

味苦,寒,無毒。主治熱,去三蟲,治目中患。花、葉:搗敷豬瘡,飼豬肥大易養三倍,生河內山谷。

此即梓樹之皮。梓亦有三種,當用樸素不腐者,方藥不復用。葉治手腳水爛。桐葉及此以肥豬之法未見,其事應在商丘子《養豬經》中爾。(《新修》一七○頁,《大觀》卷十四,《政和》三五一頁)

白話文:

梓白皮,味道苦,性寒,沒有毒。主要治療發熱,可以驅除體內寄生蟲,也能治療眼睛的疾病。梓樹的花和葉,搗爛後敷在豬的瘡上,可以使豬快速肥壯,容易飼養,體型可以增長三倍。這種樹生長在河內一帶的山谷中。

這裡說的就是梓樹的樹皮。梓樹也有三種,應該選用質地樸實而不腐爛的,這樣藥效才不會喪失。梓樹的葉子可以治療手腳被水浸泡後潰爛的狀況。至於說桐樹葉和梓樹葉可以使豬肥壯的方法,我沒有親眼見過,這應該是在《商丘子養豬經》中提到的。

2. 蜀漆

味辛,平、微溫,有毒。主治瘧及咳逆寒熱,腹中症堅,痞結,積聚,邪氣,蠱毒,鬼疰。治胸中邪結氣吐出之。生江林山川穀,生蜀漢中,恆山苗也。五月採葉,陰乾。栝蔞為之使,惡貫眾。

猶是恆山苗,而所出又異者,江林山即益州江陽山名。故是同處爾。彼人採,仍縈結作丸,得時燥者,佳矣。(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五四頁)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略微溫,有毒。主要治療瘧疾以及咳嗽、氣逆、發冷發熱等症狀,腹中腫塊堅硬,痞塊結聚,積聚腫塊,邪氣,蠱毒,鬼疰等病症。也能治療胸中邪氣鬱結而導致的吐出症狀。生長在江邊樹林山川谷地,在蜀地和漢中一帶,是恆山的一種植物。五月採摘葉子,陰乾。栝蔞是它的使藥,畏懼貫眾。

雖然都是恆山的植物,但產地不同,例如江林山指的是益州的江陽山,所以是同一種植物生長在不同的地方。當地人採摘後,會把它們纏繞成丸,採摘時如果能選到乾燥的就比較好。(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五四頁)

3. 半夏

味辛,平、生微寒、熟溫,有毒。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消心腹胸中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胎墮,治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湯洗,令滑盡。一名地文,一名水玉,一名守田,一名示姑。

生槐里川穀。五月、八月採根,曝乾。(射干為之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

槐里屬扶風,今第一齣青州,吳中亦有,以肉白者為佳,不厭陳久,用之皆湯洗十許過,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須生薑者,亦以制其毒故也。(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四五頁)

白話文:

半夏,味道辛辣,藥性平和,生的略帶寒性,煮熟後則溫熱,有毒。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忽冷忽熱、胸口下方脹滿、使氣下行、喉嚨腫痛、頭暈、胸悶脹痛、咳嗽、腸鳴、止汗。能消除心腹胸膈中因痰熱造成的滿悶結塊、咳嗽氣喘、心下急痛硬塊、時疫引起的嘔吐、消散癰腫、墮胎、治療萎黃病、使面色潤澤。生的半夏會使人嘔吐,熟的則使人腹瀉。使用前要用熱水反覆清洗,直到滑膩感消失。又名地文、水玉、守田、示姑。

生長在槐里一帶的山谷中。五月、八月採挖根部,曬乾。(射干是它的使藥,不宜與皂莢同用,畏懼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與烏頭相剋。)

槐里屬於扶風,現在主要產於青州,吳中一帶也有,以肉質潔白者為佳,存放時間久一點也沒關係。使用前都要用熱水反覆清洗十幾次,直到滑膩感完全消失,否則會刺激咽喉。藥方中有半夏,必須搭配生薑,也是為了制約它的毒性。《新修本草》、《大觀本草》、《政和本草》均有記載。

4. 款冬

味辛、甘,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消渴,喘息呼吸。一名橐吾,一名顆東,一名虎鬚,一名菟奚,一名氐冬。生常山山谷及上黨水傍。十一月採花,陰乾。(杏仁為之使,得紫菀良,惡皂莢、硝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耆、黃芩、黃連、青葙。)

第一齣河北,其形如宿蓴未舒者佳,其腹裡有絲。次出高麗、百濟,其花乃似大菊花。次亦出蜀北部宕昌,而並不如。其冬月在冰下生,十二月、正月旦取之。(《大觀》卷九,《政和》二二六頁)

白話文:

味道辛辣、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氣喘、呼吸急促、喉嚨腫痛、各種驚風癲癇、發冷發熱、邪氣侵擾。還能治療口渴、氣喘呼吸困難。它又名橐吾、顆東、虎鬚、菟奚、氐冬。生長在常山山谷和上黨水邊。十一月採摘花朵,在陰涼處晾乾。(杏仁可以加強它的藥效,和紫菀一起使用效果更好,不能和皂莢、硝石、玄參一起使用,而且它怕貝母、辛夷、麻黃、黃耆、黃芩、黃連、青葙。)

品質最好的產自河北,外形像還沒舒展開的蓴菜,腹部有絲狀物。其次是高麗和百濟產的,花朵像大型的菊花。再次是四川北部宕昌產的,但品質不如前兩者。它在冬天冰下生長,在十二月或正月清晨採摘。(出自《大觀》第九卷、《政和》第二百二十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