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草木下品 (5)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下品 (5)

1. 石長生

味鹹、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闢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

白話文:

味鹹、苦,性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可驅邪避煞。能驅逐寄生蟲。別名為丹草。生長在鹹陽山谷。

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岩下,葉似蕨,而細如龍鬚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與余草雜也。(《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頁)

白話文:

世上雖然偶爾有人採集,但製成藥方也不再使用了。最近有發現一種藥,是細細的草葉,花是紫色的。南方多生長在石頭下面,葉子像蕨菜,但是細如龍鬚草,黑得像亮漆,高度一尺多,不與其他草混雜。(《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頁)

2. 鼠尾草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鼠瘻寒熱,下痢膿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葝,一名陵翹。生平澤中。四月採葉,七月採花,陰乾。

白話文:

中藥苦蕒的味道苦,微寒,沒有毒性。主治鼠瘻寒熱症狀,下痢膿血不止。白色花朵主治白帶下,紅色花朵主治赤帶下。別名是葝,還有一個別名是陵翹。生長在沼澤地帶。在四月採摘葉子,在七月採摘花朵,在陰涼處曬乾。

田野甚多,人採作滋染皂。又用治下瘻,當濃煮取汁,令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飲。(《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頁)

白話文:

在田野中有很多,人們將它採摘下來用作滋養染色的皁角,還可以用來治療下腿的癤瘡、腫毒,當病竈成熟、化膿後,把皁角煮過取汁,做成丸狀服用。現在人們也用它來當作飲料。

3. 屋遊

味甘,寒。主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屋上陰處。八月、九月採。此瓦屋上青苔衣,剝取煮服之。(《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頁)

白話文:

藥材味道甘甜,性寒。主要用於治療皮膚浮熱、寒熱往來,以及利小腸膀胱之氣。生長在房子屋頂的陰涼處。在八月、九月採收。這是一種生長在瓦屋頂上的青苔衣,將它剝取下來煮熟服用即可。(《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頁)

4. 牽牛子

味苦,寒,有毒。主下氣,治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白話文:

味苦,性寒,有毒。主治下氣,治療腳部水腫,驅除風毒,利尿。

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球子核。比來服之,以治腳滿氣急,得小便利,無不瘥。此藥始出田野人牽牛易藥,故以名之。又有一種草,葉上有三白點,世因以名三白草,其根以治腳下氣,亦甚有驗。(《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四頁)

白話文:

一種叫作藤生的植物,花狀像扁豆一樣,顏色是黃色的。藤生的果實形成像小房子一樣的盒子,裡面有黑色的果實,形狀像是球子的核。近來將這種植物根莖拿來治腳部浮腫、氣急的毛病,喝了以後能利尿,得了這種毛病的人服用後,幾乎都能痊癒。

這種草藥一開始是鄉下人用來欺騙田螺的藥草,所以才取名「牽牛」。還有一種草,葉子上長三點白色,所以全世界都一致叫它「三白草」。將三白草的根莖來治腳底氣不足的毛病,也非常有療效。

5. 狼毒

味辛,平,有大毒。主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脅下積癖,惡瘡,鼠瘻,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一名續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採根,陰乾,陳而沉水者良。(大豆為之使,惡麥句薑。)

白話文:

中草藥味道辛辣,藥性平穩,有很大的毒性。主治咳嗽、反胃、氣往上衝,消解積聚的飲食,寒熱水氣,脅肋下的積塊和惡瘡,老鼠洞(鼠瘻),膿瘡,蝕爛瘡,鬼精病,蠱毒,殺死鳥獸。別名為續毒。生長在秦亭山谷和奉高地區。在二月和八月採集其根,陰乾後,陳久並沉入水中的品質較好。(使用大豆作為輔助藥物,忌用麥芽和生薑。)

秦亭在隴西,亦出宕昌。乃言只有數畝地生,蝮蛇食其根,故為難得。亦用太山者,今用出漢中及建平。云與防葵同根類,但置水中沉者,便是狼毒,浮者則是防葵。世用稀,亦難得,是治腹內要藥爾。(《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八頁)

白話文:

秦亭在隴西,也出產於宕昌。有的人說只有幾畝地生長,蝮蛇吃它的根部,所以很難獲得。也用太山生長的狼毒,現在用出產於漢中和建平的。有人說狼毒和防葵根莖相同,但是將它們放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狼毒,浮在水面的就是防葵。世世代代用的很少,也很難獲得,是治療腹內疾病的重要藥物。

6. 鬼臼

味辛,溫、微溫,有毒。主殺蠱毒,鬼疰,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治咳嗽喉結,風邪煩惑,失魄妄見,去目中膚翳,殺大毒,不入湯。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宛朐。二月、八月採根。(畏垣衣)

白話文:

  • 辛辣、溫熱的、微溫藥性,有毒。

  • 主要治療蠱毒、鬼疰、精物、辟邪氣不祥、逐邪、解百毒。

  • 用於治療咳嗽、喉結、風邪煩惑、失魂、妄見,清除眼睛中的皮膚翳,殺死劇毒,不加入湯藥中。

  • 別名有爵犀、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

  • 生長在九真山谷和宛朐。

  • 在二月和八月採集根部藥用。(忌諱與垣衣同用)

鬼臼如射干,白而味甘,溫,有毒。治風邪鬼疰蠱毒。九臼相連,有毛者良,一名九臼。生山谷,八月採,陰乾。又似鉤吻。今馬目毒公如黃精,根臼處似馬眼而柔潤;鬼臼似射干、術輩。有兩種:出錢塘、近道者,味甘,上有叢毛,最勝;出會稽、吳興者,乃大,味苦,無叢毛,不如,略乃相似而乖異毒公。今方家多用鬼臼,少用毒公,不知此那復頓爾乖越也。

(《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頁)

白話文:

鬼臼的外形和射干相似,白色的,味道甘甜,藥性溫和,但是有毒。鬼臼可以治療風邪、鬼疰和蠱毒。這種草藥的根莖相互連接,有毛的鬼臼比較好,鬼臼的別名是九臼。鬼臼生長在山谷,八月採收,採收後要在陰涼處晾乾。鬼臼的外形也和鉤吻相似。

現在馬目毒公的外形和黃精相似,根的形狀就像馬的眼睛,柔滑潤澤;鬼臼則和射干、術類植物相似。鬼臼有兩種:一種出產在錢塘和近道地區,味道甘甜,根莖上長著叢毛,是最好的;另一種出產在會稽和吳興地區,個頭較大,味道發苦,根莖上沒有叢毛,藥效不如前一種,但外形和前一種比較類似,卻有不同的毒性。現在的藥方中經常使用鬼臼,很少使用馬目毒公,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五心煩熱,尤其手掌和腳掌心更加嚴重,口渴卻不感覺想喝水,口舌極度乾澀,脈象浮大且跳動次數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