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 草木下品 (5)
草木下品 (5)
1. 石長生
味鹹、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闢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
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岩下,葉似蕨,而細如龍鬚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與余草雜也。(《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頁)
白話文:
味道鹹苦,性質稍微寒涼,有毒。主要治療寒熱交替的惡性瘡瘍,以及高燒不退,還能驅除鬼怪邪氣,消除不祥。可以殺死體內的三種寄生蟲。它又名丹草。生長在咸陽山谷。
雖然世上偶爾有人採集它,但藥方中已經不再使用。現在近郊地區也有這種植物,是細小的草葉,開紫色的花。南方多生長在岩石下,葉子像蕨類,但細小如龍鬚草般大小,顏色黑亮如漆,大約有一尺多高,不和其他雜草混生。(出自《大觀本草》第十一卷,《政和本草》第二八零頁)
2. 鼠尾草
味苦,微寒,無毒。主治鼠瘻寒熱,下痢膿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葝,一名陵翹。生平澤中。四月採葉,七月採花,陰乾。
田野甚多,人採作滋染皂。又用治下瘻,當濃煮取汁,令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飲。(《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頁)
白話文:
味道苦澀,稍微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鼠瘻引起的發冷發熱,以及腹瀉不止,大便帶膿帶血的症狀。開白花的鼠尾草主要治療女性白帶,開紅花的鼠尾草主要治療女性赤帶(血性分泌物)。它又叫做葝,也叫做陵翹。生長在平坦的濕地中。四月採摘葉子,七月採摘花朵,在陰涼處乾燥。
田野裡很多,人們採來作為染料,用來染皂。又用來治療下瘻(肛門附近化膿的疾病),應當濃煎取汁,使其濃稠到可以搓成藥丸服用。現在的人也把它用來煮水當茶飲用。(出自《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頁)
3. 屋遊
味甘,寒。主治浮熱在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屋上陰處。八月、九月採。此瓦屋上青苔衣,剝取煮服之。(《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頁)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涼。主要治療皮膚表面的虛熱、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症狀,並能疏通小便、膀胱的氣機。這種藥材生長在屋頂陰暗潮濕的地方。在農曆八月、九月採收。這是瓦屋頂上的青苔,剝下來煮水服用。(出自《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八四頁)
4. 牽牛子
味苦,寒,有毒。主下氣,治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球子核。比來服之,以治腳滿氣急,得小便利,無不瘥。此藥始出田野人牽牛易藥,故以名之。又有一種草,葉上有三白點,世因以名三白草,其根以治腳下氣,亦甚有驗。(《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四頁)
白話文:
味道苦澀,屬性寒涼,有毒。主要功能是降氣,可以治療腳部腫脹積水,排除風毒,使小便順暢。
這種植物是藤蔓,開的花像扁豆,是黃色的。它的種子長在小莢裡,果實是黑色的,形狀像圓球的果核。近來有人服用它來治療腳部腫脹、呼吸急促,服用後小便順暢,沒有不痊癒的。這種藥一開始是農民在田野採集,牽著牛來換藥,因此得名。另外還有一種草,葉子上長有三個白點,世人因此稱它為三白草,它的根可以用來治療腳部的氣喘,效果也很好。(出自《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四頁)
5. 狼毒
味辛,平,有大毒。主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脅下積癖,惡瘡,鼠瘻,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一名續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採根,陰乾,陳而沉水者良。(大豆為之使,惡麥句姜。)
秦亭在隴西,亦出宕昌。乃言只有數畝地生,蝮蛇食其根,故為難得。亦用太山者,今用出漢中及建平。云與防葵同根類,但置水中沉者,便是狼毒,浮者則是防葵。世用稀,亦難得,是治腹內要藥爾。(《大觀》卷十一,《政和》二六八頁)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有劇毒。主要治療咳嗽氣逆、胸悶氣喘,能破除體內積聚的食物,改善寒熱、水腫等症狀,消除脅肋下方的腫塊,以及惡瘡、鼠瘡、癰疽潰爛、鬼邪精氣作祟、蠱毒等病症,還能殺死飛禽走獸。別名又叫續毒。生長在秦亭山谷和奉高一帶。在二月、八月採挖根部,陰乾,存放較久的且能沉入水中的品質較好。(大豆能使其藥效發揮,忌與麥句姜同時使用。)
秦亭在隴西地區,也有產於宕昌。據說只有幾畝地能生長,毒蛇會吃它的根,所以很難獲得。也有使用泰山產的,現在多用漢中和建平一帶出產的。據說它與防葵是同類植物,但放入水中能沉下去的才是狼毒,浮在水面的是防葵。現在很少使用,也很難取得,是治療腹內疾病的重要藥物。(出自《大觀》第十一卷,《政和》第268頁)
6. 鬼臼
味辛,溫、微溫,有毒。主殺蠱毒,鬼疰,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治咳嗽喉結,風邪煩惑,失魄妄見,去目中膚翳,殺大毒,不入湯。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宛朐。二月、八月採根。(畏垣衣)
鬼臼如射干,白而味甘,溫,有毒。治風邪鬼疰蠱毒。九臼相連,有毛者良,一名九臼。生山谷,八月採,陰乾。又似鉤吻。今馬目毒公如黃精,根臼處似馬眼而柔潤;鬼臼似射干、術輩。有兩種:出錢塘、近道者,味甘,上有叢毛,最勝;出會稽、吳興者,乃大,味苦,無叢毛,不如,略乃相似而乖異毒公。今方家多用鬼臼,少用毒公,不知此那復頓爾乖越也。
(《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頁)
白話文:
鬼臼,味道辛辣,性溫或稍微溫熱,有毒。主要功效是殺滅蠱毒、鬼疰(類似精神疾病)、精怪之物,能避除惡氣不祥,驅逐邪氣,解除各種毒素。能治療咳嗽喉嚨腫脹、風邪引起的煩躁迷惑、精神恍惚、看到幻覺,能去除眼睛中的翳障,殺滅劇毒,但不適合放入湯藥中煎煮。它還有別名叫爵犀、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主要生長在九真山谷和宛朐等地,在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忌與垣衣同用)
鬼臼外形像射干,顏色白且味道甘甜,性溫,有毒。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鬼疰和蠱毒。根莖像九個臼相連,帶有毛的品質較好,所以又叫九臼。生長在山谷中,八月採挖,陰乾。它又有點像鉤吻。現在的馬目毒公外形像黃精,根部像馬的眼睛一樣柔軟潤滑;鬼臼則像射干和白朮之類。鬼臼有兩種:產於錢塘和附近地方的,味道甘甜,根部有叢毛,品質最好;產於會稽、吳興一帶的,個頭大,味道苦,沒有叢毛,品質較差,兩者外形相似但藥效差異很大。現在醫方大多使用鬼臼,很少使用毒公,但不知道為何兩者差異如此之大。 (引自《大觀》卷十一,《政和》二七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