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草木中品 (13)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中品 (13)

1. 木蘭

味苦,寒,無毒。主治身有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皰、酒齄,惡風、癩疾,陰下癢濕明目。治中風傷寒,及癰疽水腫,去臭氣。一名林蘭,一名杜蘭。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山谷,生太山。十二月採皮,陰乾。

白話文:

它味道苦澀、微涼,沒毒。主要治療身體有高熱在皮膚中,消除面部紅赤水泡、像酗酒後臉紅的樣子,怕風、癩疾,陰部濕癢,眼睛昏花。治療中風傷寒,以及癰疽水腫,去除臭氣。別名林蘭,一名杜蘭。樹皮像肉桂而帶香味。生長在零陵山谷,生長在太山。十二月採摘樹皮,在陰涼處晾乾。

零陵諸處皆有,狀如楠樹,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州有,皮厚,狀如厚朴,而氣味為勝。故《蜀都賦》云:木蘭梫桂也。今東人皆以山桂皮當之,亦相類,道家用合香,亦好也。(《新修》一一三頁,《大觀》卷十二,《政和》三○六頁)

白話文:

零陵各處均有,它的形狀像楠樹,樹皮很薄,味道辛香。現在益州也有,樹皮厚,形狀像厚朴,氣味卻沒它好。所以《蜀都賦》中說:木蘭梫桂也。現在東邊人都用山桂皮代替它,也是相似的,道家常用它來調製香料,味道很好。

2. 白薇

味苦、咸,平、大寒,無毒。主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痠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治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久服利人。生平原川穀。三月三日採根,陰乾。(惡黃耆、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

近道處處有。根狀似牛膝而短小爾。方家用,多治驚邪、風狂、疰病。(《大觀》卷八,《政和》二一三頁)

白話文:

藥草味苦、鹹,性平、大寒,無毒。主治暴發中風,全身發熱肢體浮腫,忽然變得糊塗不認識人。神志狂亂、邪氣入侵,寒熱痠痛,溫熱型瘧疾發作不定時。治療傷中淋露,排出身體裡的水氣,補益陰氣,增加精氣。別名白幕、薇草、春草、骨美。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生長在廣闊的平原和山谷中。三月三日採收根部,在陰涼處晾乾。(與黃耆、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相剋。)

道途處處皆有。它的根部形狀像牛膝,但體積較短小。通常用於治療驚嚇、風狂和疰疾。(《大觀本草》卷八,《政和本草》第213頁)

3. 葈耳實

味苦、甘,溫。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一名胡葈,一名地葵,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陸川穀及六安田野,實熟時採。

白話文:

苦、甘,溫。葉: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風寒頭痛,風濕性關節炎,四肢拘攣疼痛,惡肉死肌,膝蓋疼痛,溪水中毒。長期服用可以增強氣力,使耳聰目明,增強意志,減輕體重。別名胡葈,地葵,葹,常思。生長在湖北安陸川穀和安徽六安田野,在果實成熟時採摘。

此是常思菜,傖人皆食之。以葉覆麥作黃衣者,一名羊負來。昔中國無此,言從外國逐羊毛中來,方用亦甚稀。(《大觀》卷八,《政和》一九五頁)

白話文:

這是常思菜,普通人也把它當作食品。將它的葉子蓋在麥子上面,能讓麥子變成黃顏色,就叫羊負來。過去中國沒這種菜,據說從外國跟著羊毛一同傳入,直到用於飲食也還是很罕見。(《大觀》卷八,《政和》195頁)

4. 茅根

味甘,寒,無毒。主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久服利人。其苗:主下水。一名蘭根,一名茹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一名兼杜。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採根。

白話文:

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勞累損傷、身體虛弱羸瘦,能補益中氣、增強體力,可以化瘀血、治療血行瘀阻、寒熱病證、利小便、排泄五淋(尿頻、尿急、尿痛、尿閉、尿失禁)、清除客熱積聚在腸胃裡,可以止渴、增強筋骨,也能治療婦女崩漏。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山藥的莖苗:有通調水道的作用。山藥還有別名,包括蘭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等。山藥生長在楚地的山谷、田野之中,在六月時採挖山藥的根部使用。

此即今白茅菅。《詩》云:「露彼菅茅」。其根如如渣芹甜美。服食此斷谷甚良。世方稀用,惟治淋及崩中爾。(《大觀》卷八,《政和》二○八頁)

白話文:

這種草就是今天的白茅菅。《詩經》提到「露水打在茅草上」。它的根像芹菜一樣清香甜美。服用它可以充飢,斷絕穀物也能活得很好。但現在的人很少使用,只用來治療淋疾和崩中之類的疾病。(出自《大觀政和本草》卷八,第208頁)

5. 百合

味甘,平,無毒。主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痹腫,止涕淚。一名重箱,一名重邁,一名摩羅,一名中逢花,一名強瞿。生荊州川穀。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情平和,沒有毒性。主治邪氣引起的腹脹,心痛,能夠幫助大小便通暢,補充中氣,增強元氣。消除浮腫,頭部脹滿,胸腹脹滿,寒熱交替,全身疼痛,以及乳房結塊腫脹,喉嚨梗塞腫脹的病症,還可以止鼻涕和眼淚。別名有重箱、重邁、摩羅、中逢花、強瞿。生長在荊州地區的河谷地帶。在二月和八月採挖它的根,曬乾後即可使用。

近道處處有,根如胡蒜,數十片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言初是蚯蚓相纏結變作之,世人皆呼為強仇,仇即瞿也,聲之訛爾,亦堪服食。(《大觀》卷八,《政和》二○四頁)

白話文:

到處都有胡蒜形狀的野菜,數十片相連,人們也會蒸煮來食用。有人說它最初是蚯蚓互相纏繞結成而變成的,世人皆把它叫做“強仇”,仇即瞿,是名稱的訛誤,也是可以服用的食物。(《大觀》卷八,《政和》二○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