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 草木上品 (13)
草木上品 (13)
1. 獨活
味苦、甘,平、微溫,無毒。主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賁豚,癇痓,女子疝瘕。治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護羌使者,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獨搖草。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生雍州川穀,或隴西南安。二月、八月採根,曝乾。(豚實為之使。)
藥名無豚實,恐是蠡實。此州郡縣並是羌活。羌活形細而多節,軟潤,氣息極猛烈。出益州北部、西川為獨活,色微白,形虛大,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其一莖直上,不為風搖。故名獨活。至易蛀,宜密器藏之。(《大觀》卷六,《政和》一五七頁)
白話文:
味道苦、甘甜,性質平和、稍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寒侵襲引起的疾病,以及刀傷止痛,還有奔豚氣(腹部氣體上衝),癲癇抽搐,女性的疝氣和腹部腫塊。它可以治療各種賊風(風邪侵襲),各種關節疼痛,無論病程長短都有效。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它有一個別名叫羌活,也叫羌青,也叫護羌使者,也叫胡王使者,也叫獨搖草。這種草在有風的時候不搖動,沒有風的時候反而會自己動。它生長在雍州(古地名)的山谷,或者隴西(古地名)南安一帶。在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這裡提到的「豚」實際上應該是「蠡」)。
藥材名稱裡沒有「豚實」這種東西,恐怕應該是「蠡實」。這個州郡縣出產的都是羌活。羌活的形狀細小且多節,質地柔軟濕潤,氣味非常強烈。在益州北部、西川(古地名)出產的叫做獨活,顏色稍微偏白,形狀空虛肥大,藥效和羌活相似,但是稍差一點。獨活的莖幹一根直直地向上生長,不會因為風吹而搖動,所以叫做獨活。這種藥材很容易被蟲蛀,所以應該用密封的容器保存。(出自《大觀》卷六,《政和》一五七頁)
2.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闢溫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不夭,輕身長年。一名周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日乾。
舊出寧州者第一,形細而黑,極堅實,頃無復有。今惟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黃色。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根,不必爾。其形自相似,氣色非也。落新婦亦解毒,取葉挼作小兒浴湯,主驚忤。(《大觀》卷六,《政和》一五八頁)
白話文:
味道甘甜、苦澀,性平、稍微偏寒,沒有毒性。主要能解各種毒素。能殺死各種精怪和老妖怪,避開瘟疫、瘴氣、邪氣、蠱毒。吃下去會讓人嘔吐,可以治療中惡引起的腹痛、時疫毒氣、頭痛發熱、風腫等各種毒,還有喉嚨痛、口腔潰瘍。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使身體輕盈健康。別名又叫周麻。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中。二月、八月採收根部,曬乾。
過去寧州出產的升麻品質最好,形狀細小而顏色黑,非常堅硬,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在只有益州出產,好的升麻是細小的切片,外皮青綠色,被稱為雞骨升麻。北部地區也有,但形狀比較鬆散而大,顏色黃色。建平地區也有,形狀大而味道淡薄,不堪使用。有人說是落新婦的根,不一定是這樣。它們的形狀相似,但氣味和顏色不同。落新婦也能解毒,取葉子揉碎做成小兒洗澡的湯,可以治療驚嚇。
3. 茈胡(為君)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遊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亦可作浴湯。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一名山菜,一名茹草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生洪農川穀及宛朐,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得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治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滿。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
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博物志》云:芸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香美可食,長安及河內並有之。此茈胡治傷寒第用。(《大觀》卷六,《政和》一五五頁)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稍微偏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胸腹部疾病,能去除腸胃中鬱結的氣,消化飲食積滯,消除寒熱引起的邪氣,促進新陳代謝。可以解除傷寒引起的心下煩熱,以及各種痰熱結實、胸中氣逆、五臟間遊走不定的氣,大腸停滯積水造成的腹脹,還有濕痹引起的筋脈拘攣,也可以用來泡澡。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視力清晰,增益精氣。它又名地薰、山菜、茹草葉、芸蒿,有辛香的氣味可以食用。生長在洪農川谷及宛朐一帶,在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
(如果搭配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枝,用水一斗煮取四升,加入硝石三方寸匕,可以治療傷寒引起的寒熱頭痛、心下煩悶。半夏可以加強它的藥效,忌與皂莢同用,畏懼女菀和藜蘆。)
現在(出產的)多在近路,外形像前胡但更堅韌。《博物志》記載:芸蒿的葉子像邪蒿,春天和秋天有白色的嫩芽,長約四、五寸,香甜美味可以食用,長安和河內都有。這種茈胡主要用來治療傷寒。(出自《大觀》卷六和《政和》一五五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