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草木上品 (1)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上品 (1)

1. 青芝

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龍芝,生太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酸味,性平。主要作用是明目,補肝氣,安神,使人仁慈寬容。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令人長生不老,達到神仙境界。別名龍芝,產於太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2. 赤芝

味苦,平。主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南嶽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主治胸中鬱結,益人心氣,補養身體,增強智慧,記憶力好。長期食用可以減輕身體,不衰老,延年益壽,成為神仙。別名丹芝。生長在霍山。

說明

南嶽本應是衡山,但自漢武帝開始用小霍山代替,不符合事實。因此,丹芝應生長在衡山上。

3. 黃芝

味甘,平。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嵩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它味道甘甜,性平。主要治療心腹五邪,增加脾氣,安神,使人忠信和樂。長期食用可以減輕體重,延緩衰老,讓人長生不老。它有個別稱叫金芝。生長在嵩山中。(《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4. 白芝

味辛,平。主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華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主治咳嗽、嘔吐、逆氣上衝、胸悶,增益肺氣,使口鼻通利,增強意志,壯大膽量,安定魂魄。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緩衰老,有成仙的作用。別名玉芝,生長在華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5. 黑芝

味鹹,平。主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一名玄芝。生恆山。(《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鹹,性平。能治療小便不利,促進水液代謝,滋補腎氣,暢通九竅,使人耳聰目明。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健體,延緩衰老,甚至達到成仙的效果。

它又叫做玄芝,生长在恆山。

6. 紫芝

味甘,溫。主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無毒,六月、八月採。(薯蕷為之使,得發良,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惡恆山,畏扁青、茵陳蒿。)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薯蕷味甘、溫。主要治療耳聾,可以使關節靈活,保神,滋補精氣,使筋骨強健,使面色紅潤。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緩衰老,甚至可以成仙。薯蕷別名木芝,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谷中。六種薯蕷均無毒,可以在六月和八月採摘。如果將薯蕷與山藥搭配一起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薯蕷可以與芝麻仁、白瓜子、桂花一起使用,對人體有益。薯蕷不適合與恆山搭配使用,並且還害怕扁青和茵陳蒿。

案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此六芝皆仙草之類,世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環異,並載《芝草圖》中。今世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檽,名為紫芝,蓋止治痔,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凡得芝草,便正爾食之,無餘節度,故皆不云服法也。(《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白話文:

這份文件上沒有記載高夏的名字,恐怕是山名吧。這六種靈芝都是仙草之類,世上罕見,種類很多,形色不同,都記載在《靈芝圖譜》中。現在人們所用的紫芝,是從腐朽的樹木樹樁上長出來的,形狀像木頭做的碗,叫做紫芝,只用來治療痔瘡,不適合用來配製補丸藥。凡是得到靈芝,就馬上吃掉,沒有其他方法,所以都沒有服用方法的記載。(《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八頁)

7. 赤箭

味辛,溫。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消癰腫,下肢滿疝,下血。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生陳倉、川穀、雍州及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採根,曝乾。

白話文:

味道辛而溫。主治鬼神精怪,蠱毒,惡氣,消除癰腫,治療下肢滿疝,治療血便。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長陰精,身體強壯,延年益壽。別名離母,鬼督郵。生長在陳倉、川穀、雍州和太山少室。三月、四月、八月採收根部,曬乾即可。

陳倉屬雍州扶風郡。案此草亦是芝類。云莖赤如箭桿,葉生其端。根如人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為衛。有風不動,無風自搖。如此,亦非世所見,而徐長卿亦名鬼督郵。又復有鬼箭,莖有羽,其治並相似,而益人乖異,恐並非此赤箭。(《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六頁)

白話文:

陳倉屬於雍州扶風郡。據說,這種草也是靈芝的一種。有人說它的莖是紅色的,像箭桿,葉子生在莖的頂端。根像人腳,也有人說像芋頭,有十二個子來保護它。有風的時候它不動,沒有風的時候它自己搖晃。像這樣的草,也不是世人所見過的,而徐長卿也把它叫做鬼督郵。還有一種鬼箭,莖上有羽毛,它們的功效相似,但對人的作用卻不同,恐怕這種赤箭並非是鬼箭。(《大觀》卷六,《政和》一六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