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玉石三品 (4)

回本書目錄

玉石三品 (4)

1. 朴硝

味苦、辛,寒、大寒,無毒。主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胃中食飲熱結,破留血,閉絕,停痰痞滿,推陳致新。能化七十二種石。煉餌服之,輕身,神仙。煉之白如銀,能寒能熱,能滑能澀,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歲不變,色青白者佳,黃者傷人,赤者殺人。一名硝石樸。生益州山谷有鹹水之陽,採無時。畏麥句姜。

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蠶陵二縣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雜黑斑。世人擇取白軟者,以當硝石用之,當燒令汁沸出,狀如礬石也。《仙經》惟云硝石能化他石。今此亦云能化石,疑必相似,可試之。(《新修》一六頁,《大觀》卷三,《政和》八七頁)

白話文:

味道苦、辛,性質寒、非常寒冷,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疾病,能去除寒熱引起的邪氣,驅除六腑的積聚、結塊、頑固的腫塊,以及胃中食物和熱引起的結塊。它能破除體內瘀血、閉塞不通,以及停滯的痰飲、胸腹脹滿,促進新陳代謝。它還能化解七十二種石頭。將其煉製成藥丸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如同神仙一般。煉製後呈現白色如銀,能產生寒冷和溫熱的效果,能使藥性滑利和澀滯,能有辛、苦、鹹、酸等味道。埋入地下千年都不會變質,顏色青白的品質最好,黃色的會傷害人體,紅色的則會致人於死地。它又名硝石樸。生長在益州山谷有鹹水的地方向陽處,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它害怕麥句姜。

現在出產於益州北部的汶山郡、西川、蠶陵二縣的交界處,生長在山崖上,顏色多為青白色,也雜有黑斑。世人選擇白色柔軟的,把它當作硝石使用,使用時要燒煮讓汁液沸騰出來,呈現像礬石一樣的狀態。《仙經》只說硝石能化解其他石頭,而這裡也說它能化解石頭,這兩種說法很可能相似,可以試驗看看。(出自《新修本草》第16頁、《大觀本草》卷三、《政和本草》第87頁)

2. 硝石

味苦、辛,寒、大寒,無毒。主治五臟積熱,胃脹閉,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除邪氣,治五臟十二經脈中百二十疾,暴傷寒,腹中大熱,止煩滿消渴,利小便及瘻蝕瘡。煉之如膏。久服輕身。天地至神之物,能化成十二種石。一名芒硝,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隴西、西羌,採無時。(螢火為之使,惡苦參、苦菜,畏女菀。)

治病亦與朴硝相似,《仙經》多用此消化諸石,今無正識別此者。頃來尋訪,猶云與朴硝同山,所以朴硝名硝石樸也,如此則非一種物。先時有人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朴硝大同小異,朏朏如握鹽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此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練朴硝作之。

與后皇甫說同,並未得核研其驗,須試效,當更證記爾。化硝石法,在三十六水方中。隴西屬秦州,在長安西羌中。今宕昌以北諸山有鹹土處皆有之。(《新修》一八頁,《大觀》卷三,《政和》八五頁)

白話文:

味道苦、辛辣,藥性寒冷,甚至非常寒冷,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五臟積熱,胃脹不通,能夠清除積聚在體內的飲食,促進新陳代謝,排除邪氣,治療五臟和十二經脈中的一百二十種疾病,例如突發的傷寒、腹部過熱、煩躁口渴,也能夠利小便和治療瘻管潰爛的瘡。經過煉製可以變成膏狀。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它是天地間非常神奇的物質,能夠變化成十二種不同的石頭。它又名芒硝,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以及武都、隴西、西羌等地,採集時間沒有限制。(螢火蟲會引導它生長,它討厭苦參、苦菜,害怕女菀。)

它治療疾病的功效和朴硝相似。《仙經》中經常使用它來消化各種石頭,現在沒有人能夠正確地辨識它。近來我到處尋訪,聽說它和朴硝生長在同一座山,所以朴硝才被稱為「硝石樸」,這樣看來它們應該不是同一種東西。之前有人得到一種東西,它的顏色和紋理與朴硝非常相似,但外觀像握住鹽雪一樣不結冰,用力燒它,會冒出紫青色的煙,最終變成灰燼。而且它不像朴硝一樣會不停沸騰,據說這才是真正的硝石。這裡又說它也叫芒硝,但現在的芒硝是用煉製朴硝的方法做出來的。

這個說法和皇甫的說法相同,但我還沒有確實驗證過,必須經過實驗才能確定,到時候會再詳細記錄。關於煉製硝石的方法,記載在《三十六水方》中。隴西屬於秦州,在長安的西羌地區。現在宕昌以北的山區,凡是有鹹土的地方都有硝石。(出自《新修》第18頁、《大觀》卷三、《政和》第85頁)

3. 礬石

味酸,寒,無毒。主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堅骨齒,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煉餌服之,輕身,不老增年。歧伯云:久服傷人骨。能使鐵為銅。一名羽涅,一名羽澤。生河西山谷,及隴西武都、石門,採無時。(甘草為之使,惡牡蠣。)

今出益州北部西川,從河西來。色青白,生者名馬齒礬。已練成絕白,蜀人又以當硝石名白礬。其黃黑者名雞屎礬,不入藥,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中,塗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質不變。《仙經》單餌之,丹方亦用。世中合藥,皆先火熬令沸燥,以治齒痛,多即壞齒,是傷骨之證,而云堅骨齒,誠為疑也。

(《新修》二二頁,《大觀》卷三,《政和》八四頁)

白話文:

礬石,味道酸澀,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寒熱往來、腹瀉痢疾、白帶、陰部潰爛、惡性瘡瘍、眼睛疼痛。它能使骨骼堅固、牙齒穩固,清除骨髓中的頑固熱邪,去除鼻子裡的息肉。將礬石煉製後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但歧伯說過,長期服用會損傷骨骼。礬石還能使鐵變成像銅一樣的顏色。它又被稱為羽涅或羽澤。礬石生長在河西山谷,以及隴西武都、石門等地,隨時都可以採集。(甘草可以增強它的藥效,但會與牡蠣相剋。)

現在出產於益州北部西川的礬石,是從河西運來的。礬石的顏色青白,未經煉製的叫做馬齒礬。經過煉製後會變成純白色,蜀地的人也把它當作硝石,稱為白礬。顏色黃黑的叫做雞屎礬,不能入藥,只能用來鍍在熟銅上。將礬石放入苦酒中,再塗在鐵器上,鐵就會變成銅的顏色。雖然外表看起來像銅,但內在的材質並沒有改變。《仙經》中有單獨服用礬石的方法,煉丹方劑中也會用到它。現在世人配藥,都會先將礬石用火熬煮到沸騰乾燥,用來治療牙痛,但多半會損壞牙齒,這正是損傷骨骼的症狀。而說它能堅固骨骼牙齒,實在令人懷疑。

(出自《新修》第22頁、《大觀》第三卷、《政和》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