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12)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12)
1. 豉
味苦,寒,無毒。主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又殺六畜胎子諸毒。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苦,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以及瘴氣和各種毒素造成的疾病,包括心情煩躁、胸悶、體虛喘息、雙腳疼痛冰冷等症狀。另外也能消除六畜胎兒及各種毒素的影響。
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氣不和,蒸炒以酒漬服之,至佳。暑熱煩悶,冷水漬飲二三升。依康伯法,先以酢酒溲蒸曝燥,麻油和,又蒸曝,凡三過,乃末椒、乾薑屑合和,以進食,勝今作油豉也。患腳人恆將其酒浸以滓敷腳,皆瘥。好者出襄陽、錢塘,香美而膿,取中心彌善也。(《新修》二九四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三頁)
白話文:
豉(豆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春夏天氣不和諧的時候,將豆豉蒸炒過後,用酒浸泡後服用,非常有效。天氣炎熱、煩悶的時候,可以將豆豉浸泡在冷水中,一次喝二三升。按照康伯的方法,先用醋和酒將豆豉浸泡,然後蒸熟曬乾,加入麻油混合,再蒸熟曬乾,總共重複三次,最後加入末椒和乾薑末混合,就可以和食物一起吃了,比現在製做的油豆豉更好。患有腳氣的人經常將豆豉浸泡在酒中,然後用酒糟敷在腳上,都能治癒。好的豆豉產於襄陽和錢塘,香味濃鬱且油潤,取大豆的中心部分製成的豆豉品質更好。
2. 大麥
味鹹,溫、微寒,無毒。主治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又云:令人多熱,為五穀長。(食蜜為之使。)
即今稞麥,一名麰麥,似穬麥,惟皮薄爾。(《新修》二九五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二頁)
白話文:
味道鹹,性質溫和或微寒,無毒。
主治
消渴、清熱、益氣調中。
有人說:吃後容易上火,能促進五穀的生長。(食用蜂蜜可以緩解上火症狀。)
如今的稞麥,又名麰麥,形狀似小麥,只是皮薄而已。(《新修》第295頁,《大觀》第25卷,《政和》第492頁)
3. 穬麥
味甘,微寒,無毒。主輕身,除熱。久服令人多力健行;以作糵,溫,消食和中。
白話文:
味道甘,性質微寒,無毒。主治減輕身體負擔,去除熱氣。長期服用可以讓人充滿力量,健步如飛;用來製作稀飯,溫和,消食和胃。
此是今馬所食者,性乃言熱,而云微寒,恐是作屑與合谷異也。服食家,並食大、穬二麥,令人輕身、健。(《新修》二九五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二頁)
白話文:
現在馬吃的東西,性味應該是熱的,但說它是微寒的,恐怕是屑和合谷的作法不同。飲食養生家同時食用大麥和穬麥,可以讓人身體輕盈、健壯。
4. 小麥
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止燥渴咽乾,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以作曲,溫,消穀,止痢;以作面,溫,不能消熱止煩。
白話文:
中藥甘草,性味甘、微寒,沒有毒性。主要功能是去除熱氣、止渴、滋潤咽喉、利尿、養肝氣、止血漏、血痰。用甘草入藥,可調和藥性、溫和藥性、消解積食、止痢疾;用甘草作麵粉,雖然可以溫和藥性,卻不能消熱、止煩躁。
小麥合湯皆完用之,熱家治也。作面則溫,明穬麥亦當如此。今服食家啖面,不及大、穬麥,猶勝於米爾。(《新修》二九六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一頁)
白話文:
小麥和合麵都食用完全,是治熱症的藥物。做成麵條則溫熱,小米麥也應該這樣。現在養生家吃麵,比不上大麥、小米麥,但仍比米好。
5. 青粱米
味甘,微寒,無毒。主治胃痹,熱中,渴利,止泄,利小便,益氣,補中,輕身,長年。凡云粱米,皆是粟類,惟其牙頭色異為分別爾。青粱出此,今江東少有。《汜勝之書》云:粱是秫粟,今世用則不爾也。(《新修》二九七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八九頁)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微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胃寒氣閉塞不通,裡熱上火,口渴多喝水,腹瀉久利不止,利尿,增強元氣,補益中氣,讓人身體輕盈,長壽。凡是提到粱米,都是粟一類的作物,只是牙尖的顏色不同罷了。青粱就是粟米,現在江東地區很少有。
《汜勝之書》說:粱是秫粟,現在人們用起來就不是這樣了。
6. 黃粱米
味甘,平,無毒。主益氣,和中,止泄。
黃粱亦出青、冀州,此間不見有爾。(《新修》二九七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頁)
白話文:
黃連也產自青、冀州,但我們這裡沒見過(《新修》第 297 頁,《大觀》卷 25,《政和》第 490 頁)。
性質: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能益氣強身、調和脾胃、止腹瀉。
7. 白粱米
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
白話文:
本品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治清熱消暑,益氣強身。
今處處有,襄陽竹根者最佳。所以夏月作粟飧,亦以除熱也。(《新修》二九八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九○頁)
白話文:
如今中藥店到處都有販售,襄陽竹根是最為優質的。所以在夏天用竹根作為粥品來食用,也能夠排除熱氣。(《新修》第二九八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第四九○頁)
8. 粟米
味鹹,微寒,無毒。主養腎氣,去胃痹,中熱,益氣。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
白話文:
味道鹹,性質微寒,無毒。主要滋養腎氣,祛除胃部寒痹,中焦有熱,增強元氣。陳久的:味道苦,主要治療胃熱,消解口渴。利尿通便。
江東所種及西間皆是,其粒細於粱米,熟舂令白,亦以當白粱,呼為白粱粟。陳者謂經三、五年者,或呼為粢米,以作粉,尤解煩悶,服食家亦將食之。(《新修》二九八頁,《大觀》卷二十五,《政和》四八八頁)
白話文:
在江東種植的以及在西山間種植的都是這種穀物,它的顆粒比粱米細小,煮熟後搗碎使之潔白,也可以當作白粱來使用,人們稱之為白粱粟。陳年白粱粟是指儲存了三、五年的,有時也將之稱為粢米,用來製作麵粉,尤其能夠消除煩悶,養生之家也將之當作食物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