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8)
果菜米穀有名無實 (8)
1. 蔥實
味辛,溫,無毒。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蔥白:平,可作湯,主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傷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氣,安中,利五臟,益目精,殺百藥毒。蔥根:主傷寒頭痛。蔥汁:平,溫。主溺血,解藜蘆毒。(《新修》二七三頁,《大觀》卷二十八,《政和》五一○頁)
白話文:
蔥的果實,味道辛辣,屬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以及補養身體的不足之處。蔥的莖部,也就是蔥白,屬性平和,可以用來煮湯,主要治療傷寒、發冷發熱、出汗不止、中風、臉部和眼睛腫脹、傷寒引起的骨肉疼痛、咽喉腫痛不通、安胎,還可以使眼睛恢復正常功能,去除肝臟的邪氣,使脾胃功能正常,使五臟功能順暢,增進視力,並且可以解百藥之毒。蔥的根部,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蔥的汁液,屬性平和溫和,主要治療尿血,並且可以解除藜蘆的毒性。
2. 薤
味辛、苦,溫,無毒。主治金創創敗,輕身,不飢,耐老,歸骨。菜芝也。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利病人。諸瘡中風寒水腫以塗之。生魯山平澤。
蔥、薤異物,而今共條。《本經》既無韭,以其同類故也,今亦取為副品種數,方家多用蔥白及葉中涕,名蔥苒,無復用實者。蔥亦有寒熱,其白冷、青熱,傷寒湯不得令有青也。能消桂為水,亦化五石,仙術所用。薤又溫補,仙方及服食家皆須之,偏入諸膏用,並不可生啖,熏辛為忌耳。(《新修》二七四頁,《大觀》卷二十八,《政和》五一二頁)
白話文:
薤,味道辛辣、帶苦,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刀劍外傷造成的傷口潰爛,能使身體輕盈,不易感到飢餓,延緩衰老,有益於骨骼。它屬於一種蔬菜。能去除寒熱病症,消除體內水濕,溫暖脾胃,化解腫塊,對病人有益。各種瘡瘍、中風、寒性水腫都可以用它塗抹患處。多生長在魯山平坦的沼澤地。
蔥和薤雖然是不同的植物,但現在把它們放在同一條目下。《神農本草經》沒有收錄韭菜,因為它與蔥、薤同類。現在也把它們當作輔助的品種記錄。醫方多用蔥白和蔥葉中的黏液,稱為蔥苒,不再使用蔥的果實。蔥也有寒熱之分,蔥白性冷,蔥葉性熱,傷寒湯中不能加入蔥葉。蔥能消解桂枝藥性使其化為水,也能化解五石散的毒性,是道家煉丹所用的藥材。薤又具有溫補作用,道家方術及養生家都必須使用它,多用於各種藥膏中,但不能生吃,因為它氣味辛辣刺激。
3. 韭
味辛、微酸,溫,無毒。歸心,主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人,可久食。子:主夢泄精,溺白。根:主養髮。
韭子入棘刺諸丸,主漏精;用根,入發膏;用葉,人以煮鯽魚鮓,斷猝下痢,多驗。但此菜殊辛臭,雖煮食之,便出猶奇熏灼,不如蔥、薤熟則無氣,最是養性所忌也。生薑是常食物,其已隨乾薑在中品,今依次入食,更別顯之,而復有小異處,所以彌宜書。生薑,微溫,辛,歸五臟,去淡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
久服少志,少智,傷心氣,如此則不可多食長御,有病者是所宜也爾。今人啖諸辛辣物,惟此最恆,故《論語》云:「不撤姜食」,即可常啖,但勿過多爾。(《新修》二七五頁,《大觀》卷二十八,《政和》五一一頁)
白話文:
韭菜,味道辛辣,帶點酸味,性溫,沒有毒性。它歸屬於心經,主要作用是安定五臟,清除胃中的熱氣。對於病人有益處,可以長期食用。韭菜籽,主要治療夢中遺精,小便混濁。韭菜根,主要功效是養護頭髮。
韭菜籽可以加入治療遺精的藥丸中;韭菜根可以加入養髮的藥膏中;用韭菜葉,人們用來煮鯽魚做成醃魚,可以迅速止住突發的腹瀉,效果很好。但是這種菜味道特別辛辣臭,即使煮熟了吃,排泄出來的味道仍然像燒焦一樣,不如蔥和薤煮熟了就沒有氣味,是最不適合養性的食物。生薑是日常食物,它已經和乾薑一起列入中品藥材,現在把它列入食物中,更加明確它的作用,而且有些小差異,所以更應該把它寫出來。生薑,性微溫,味辛,歸屬於五臟,可以去除淡味,降氣,止嘔吐,消除風邪引起的寒熱。
長期服用生薑會使人意志消沉,反應遲鈍,損傷心氣,這樣就不能長期大量食用,有病的人才適合食用。現在人們吃各種辛辣食物,唯獨生薑最為普遍,所以《論語》說:「吃飯不撤掉薑」,就可以經常食用,但是不要過量。(參考《新修本草》第275頁、《大觀本草》卷二十八、《政和本草》第511頁)
4. 白蘘荷
微溫。主治中蠱及瘧。
(今人乃呼赤者為蘘荷,白者為覆菹,葉同一種爾。於人食之,赤者為勝。藥用白者。中蠱者服其汁,並臥其葉,即呼蠱主姓名。亦主諸溪毒、沙蝨輩,多食損藥勢,又不利腳。人家種白蘘荷,亦云闢蛇。(《新修》二七六頁,《大觀》卷二十八,《政和》五一三頁)
白話文:
性味微溫。主要治療中蠱和瘧疾。
(現在的人把紅色的叫做蘘荷,白色的叫做覆菹,葉子是同一種植物。人們食用時,紅色的比較好。藥用則用白色的。中蠱的人服用它的汁液,並且躺在它的葉子上,就能叫出下蠱的人的名字。它也能治療各種溪水毒、沙蝨等,但如果吃太多會減弱藥效,而且不利於腳。人們在家種植白蘘荷,也說是為了避蛇。(《新修》第276頁,《大觀》卷二十八,《政和》第5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