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 蟲獸三品 (25)

回本書目錄

蟲獸三品 (25)

1. 蜻蛉

微寒。主強陰,止精。

此有五、六種,今用青色大眼者,一名諸乘,世呼胡蜊,道家用以止精。眼可化為青珠。

其餘黃細及黑者,不入藥用,一名蜻蜓。(《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五頁)

白話文:

性味稍微偏寒。主要功能是增強陰氣,並有止住精液流失的作用。

蜻蛉這種昆蟲有五、六種,現在藥用選用青色、眼睛比較大的那種,又叫做「諸乘」,俗稱「胡蜊」,道家會用它來止精。傳說牠的眼睛可以變化成青色的珠子。

至於其他黃色細小以及黑色的蜻蛉,則沒有藥用價值,一般稱之為「蜻蜓」。

2. 木虻

味苦,平,有毒。主治目赤痛,眥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𢠹,無子。一名魂常。生漢中川澤,五月取。

此虻不啖血,狀似虻而小,近道草中不見有,市人亦少有賣者,方家所用,惟是蜚虻也。(《大觀》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三頁)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有毒。主要治療眼睛紅腫疼痛、眼角受傷流淚、瘀血、閉經、忽冷忽熱的酸痛,以及不孕。它有一個別名叫魂常。生長在漢中地區的河流沼澤邊,在五月採摘。

這種虻不吸血,外形像虻但是比較小,在路邊的草叢中看不到,市面上也很少有人賣,醫方所用的,其實是蜚虻。(出自《大觀》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三頁)

3. 蜚虻

味苦,微寒,有毒。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女子月水不通,積聚,除賊血在胸腹五臟者,及喉痹結塞。生江夏川穀,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此即今啖牛馬血者,伺其腹滿掩取干之,方家皆呼為虻蟲矣。(《大觀》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三頁)

白話文:

味道苦,稍微寒涼,有毒性。主要功效是驅逐體內瘀血,攻破下腹部的血塊積聚,能使堅硬的腫塊消散,治療腹中腫塊,改善寒熱症狀,疏通血脈及九竅(指人體的七竅加上尿道和肛門),治療女性月經不通,消除體內積聚的病邪,清除胸腹和五臟內的瘀血,以及喉嚨阻塞腫痛。這種蟲生長在江夏一帶的山谷中,在五月捕捉。腹部有血的品質較好。

這就是現在吃牛馬血的蟲,等到牠們腹部飽滿時捕捉並曬乾,醫方都稱之為虻蟲。(出自《大觀》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三頁)

4. 蜚蠊

味鹹,寒,有毒。主治血瘀,症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痹。內塞無子,通利血脈。

生晉陽川澤及人家屋間,立秋採。

形亦似䗪蟲而輕小能飛,本在草中。八月、九月知寒,多入人家屋裡逃爾。有兩三種,以作廉姜氣者為真,南人亦啖之。(《大觀》卷二十一,《政和》四三三頁)

白話文:

味道鹹,性寒,有毒。主要治療血瘀、腫塊堅硬、寒熱交替的病症,以及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治療喉嚨咽喉腫痛阻塞的疾病。對於婦女因血脈阻塞而導致的不孕,能疏通血脈。

這種蟲子生長在晉陽一帶的河川沼澤以及人們的房屋之間,在立秋時節採集。

外形也像䗪蟲,但更輕小,會飛。原本生活在草叢中,到了八、九月天氣轉冷時,就會大量飛入人們的房屋躲避寒冷。蜚蠊有兩三種,其中以帶有廉姜氣味的才是真正的品種,南方人也吃這種蟲子。(出自《大觀本草》卷二十一,《政和本草》四百三十三頁)

5. 水蛭

味鹹、苦,平、微寒,有毒。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又墮胎。一名蚑,一名至掌。生雷澤池澤。五月、六月採,曝乾。

蚑,今復有數種,此用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仍干為佳。山蚑及諸小者,皆不用。楚王食寒菹,所得而吞之,果能去結積,雖曰陰祐,亦是物性兼然。(《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四八頁)

白話文:

水蛭,味道鹹苦,性質平和偏微寒,有毒。主要功效是驅除身體內的惡血、瘀血,治療月經閉止、破除血腫硬塊、消除腹中積聚,以及治療不孕。它也能夠疏通水道,並且有墮胎的作用。水蛭又名蚑,又名至掌。生長在雷澤、池澤等濕地。在農曆五月、六月採集,曬乾後使用。

現在的蚑有許多種類,這裡使用的是馬蜞,這種水蛭如果能吸食人腹中的血,並且曬乾後效果最好。山蚑以及其他小型的水蛭,都不適合使用。楚王曾經因為吃了冷的醃菜,意外吞食水蛭,結果竟然能夠消除腹中的結塊積聚,雖然說可能是上天保佑,但也是水蛭本身的藥性作用。(出自《大觀》第二十二卷,《政和》第四百四十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