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 蟲獸三品 (20)
蟲獸三品 (20)
1. 雀甕
味甘,平,無毒。主治小兒驚癇,寒熱,結氣,蠱毒,鬼疰。一名躁舍。生漢中,採蒸之,生樹枝間,蛅蟖房也。八月取。
白話文:
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小兒驚癇、寒熱、結氣、蠱毒、鬼疰。別名躁舍。生長在漢中,採收後要蒸一下,生長在樹枝間,是蛅蟖的房間。在八月採收。
蛅蟖,蠔蟲也。此蟲多在石榴樹上,世呼為蠔蟲,其背毛亦螫人。生卵,形如雞子,大如巴豆,今方家亦不用此。蠔,一作蛓爾。(《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頁)
白話文:
蛅蟖,也就是蠔蟲。這種蟲多在石榴樹上,世人稱之為蠔蟲,其背部長有短毛,也能螫人。蠔蟲產卵,形狀像雞蛋,大小如同巴豆,現在的方士也不再使用蠔蟲了。蠔蟲,又寫作蛓爾。
2. 彼子
味甘,溫,有毒。主治腹中邪氣,去三蟲,蛇螫,蟲毒,鬼疰,伏屍。生永昌山谷。
白話文:
味道甘,性溫,有毒。主治腹中的邪氣,驅除三蟲、蛇咬、蟲毒、惡鬼作祟、接觸死屍後的不適。產於永昌山谷。
方家從來無用此者,古今諸醫及藥家,了不復識,又一名羆子,不知其形何類也。(《大觀》卷三十,《政和》五四七頁)
白話文:
中醫界過去從來沒有使用過這種藥材,古往今來的醫生和藥師,也都完全不認識它,又名羆子,但不知道它的形狀是怎樣的。(《大觀》卷三十,《政和》五四七頁)
3. 鼠婦
味酸,溫,微寒,無毒。主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痙,寒熱,利水道。一名負⿰口枲,一名𧉅蝛,一名蜲𧔌。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一名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之,今作婦字,如似乖理。又一名鼠姑。(《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五頁)
白話文:
味道酸、溫、微寒,沒有毒。主治小便排泄不通暢、婦女月經閉塞、血塊阻塞、風疾痙攣、寒熱病,利尿通水道。別名:鼠婦、馬陸、錢串子。生長在魏郡平谷及人家地面上,在五月五日採收。有一別名是鼠負,是因為鼠常常在坎中,背部就背著它,現在寫作「婦」字,似乎不合常理。又有一個別名是鼠姑。
4. 螢火
味辛,微溫,無毒。主明目,小兒火瘡,傷熱氣,蠱毒,鬼疰,通神精。一名夜光,一名放光,一名熠耀,一名即炤。生階地池澤。七月七日取,陰乾。
白話文:
藥草的味道辛辣,微溫,無毒。主要用於治療眼睛疾病,兒童的火瘡,傷熱引起的氣,蠱毒,鬼邪引起的疾病,以及溝通神靈和精氣。它的別名有夜光、放光、熠耀和即炤。生長在池沼澤地。在七月七日採集,然後陰乾。
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猶未如蟲,腹下已有光,數日便變而能飛。方術家捕取內酒中,令死乃干之,世藥用之亦稀。(《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五頁)
白話文:
這是由腐爛的草和竹根所變成的東西,剛開始時還不像蟲,但腹部下面已經有光亮,數天後便能化成會飛的東西。方士將它捕捉並放進酒裡,讓它死後纔能夠使用,一般藥用時也很少。
5. 衣魚
味鹹,溫,無毒。主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又治淋,墮胎,塗瘡滅瘢。一名白魚,一名蟫。生咸陽平澤。
白話文:
鹹味,性溫,無毒。主治婦人的疝氣和腹中結塊,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頭頸強直,不能轉動,按摩後可舒緩。也能治療淋病,引產,塗抹在傷口上可消除疤痕。一種別名是白魚,另一種別名是蟫。生長在鹹陽的平澤。
衣中乃有,而不可常得,多在書中。亦可用於小兒淋閉,以摩臍及小腹,即溺通也。(《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六頁)
白話文:
(穿山甲的)鱗片在衣服上就有,但不能夠隨時得到,大多數在書中。也可以用於小兒淋閉,用來摩擦肚臍和腹部,那麼小便就能夠通暢了。(《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五六頁)
6. 白頸蚯蚓
味鹹,寒、大寒,無毒。主治蛇瘕,去三蟲,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治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一名土龍,生平土,三月取,陰乾。
白話文:
味道是鹹的,藥性寒冷或極端寒冷,沒有毒性。主治蛇的毒瘡,可以去除三蟲、屍體中毒、鬼怪作祟、蠱毒,殺死體內寄生蟲,然後自行化為水。治療傷寒內熱、狂亂、腹脹、黃疸。別名為土龍,生長在土中,三月採收,在陰涼處曬乾。
白頸是其老者爾,取破去土,鹽之,日曝,須臾成水,道術多用之。溫病大熱狂言,飲其汁皆瘥,與黃龍湯治同也。其屎,呼為蚓螻,食細土無沙石,入合丹泥釜用。若服此干蚓,應熬作屑,去蛔蟲甚有驗也。(《大觀》卷二十二,《政和》四四五頁)
白話文:
白頸蛇,牠的老年個體是這樣的,把白頸蛇從土中取出,用鹽醃漬,然後在太陽下暴曬,很快就能化成水,道術中多有使用。患有溫病大熱狂言等疾病時,飲用白頸蛇汁皆可治癒,與黃龍湯的療效相同。白頸蛇的糞便,俗稱蚯蚓糞,以細土為食,不含沙石,可與丹泥、釜一起使用。若服用這個乾蚯蚓,應該熬成碎屑,驅除蛔蟲效果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