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柴胡通經湯

治小兒項側有瘡堅而不潰,名曰馬刀瘡。

白話文:

治療小孩脖子一側有堅硬而不易破潰的瘡,這種瘡被稱為馬刀瘡。

柴胡、連翹、當歸梢、生甘草、黃芩、黍黏子、京三稜、桔梗(各二分)、黃連(五分)、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服。忌苦藥泄大便。

白話文:

柴胡、連翹、當歸尾、炙甘草、黃芩、薏苡仁、三棱、桔梗(各 12 克),黃連(30 克),紅花(適量)。

2. 白芷升麻湯

尹老家素貧寒,形志皆苦於手陽明大腸經分出癰,幼小有㿗疝,其臂外皆腫痛,在陽明左右寸脈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緩有力。此癰得自八風之變,以脈斷之,邪氣在表。其證大小便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裡,也不惡風寒止熱躁,脈不浮,知不在表也。表裡既和,邪氣在經脈之中。

白話文:

尹老伯出身貧寒,身體和精神都受盡折磨。他患有陽明大腸經相關的癰瘡,從小就有疝氣,手臂外側腫痛。陽明經脈左右兩側的寸脈都很短,中脈同時弦緊,按壓時洪大緩和有力。這個癰瘡是由於風寒暑濕等外邪變化引起的,從脈象來看,邪氣在表層。他的大小便正常,飲食正常,腹中調和,口中有味覺,說明邪氣不在內部。他也不怕風寒,只有發熱煩躁,脈象也不浮,說明邪氣不在表層。表裡都正常,邪氣就在經脈之中。

內經云:「凝於經絡為瘡癰。其癰出身半以上,故風從上受之。」故知是八風之變為瘡者也。故治其寒邪,調其經脈中血氣,使無凝滯而已。

白話文: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記載:「邪氣凝聚在經絡中就會形成癰瘡。這種癰瘡會長在身體上半部以上,所以風邪是由上而來的。」由此可知,風邪變化引起的瘡瘍就是這種情況。因此,治療時要祛除寒邪,調整經脈中的氣血,讓它們通暢無阻即可。

炙甘草(一分) 升麻 桔梗(各五分) 白芷(七分) 當歸梢 生地黃(各一錢) 生黃芩(一錢五分) 酒黃芩 連翹 黃耆(各二錢) 中桂(少許) 紅花(少許)

上㕮咀分作二服,酒水各一大盞半,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臨臥服一服而愈。

白話文:

炒過的甘草(1 克) 升麻、桔梗(各 5 克) 白芷(7 克) 當歸尾、生地黃(各 10 克) 生黃芩(15 克) 炒過的黃芩、連翹、黃耆(各 20 克) 肉桂(少量) 紅花(少量)

3. 保生救苦散

治火燒或熱油烙及脫肌肉者

白話文:

治療因火燒或熱油燙傷,以及肉從骨頭上脫離的情況。

生寒水石、大黃(火煨)、黃柏(油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油調塗之,或乾用此藥塗之,其痛立止,日近完復,永無破傷風之患。

白話文:

生寒水石、大黃(火中烘焙)、黃柏(用油炒),三味藥材各取等份。

4. 一上散

治諸般疥癬必效

雄黃(通明手呵破者) 黑狗脊 蛇床子(炒) 熟硫黃(各五錢) 寒水石(六錢) 斑蝥(十三個去翅足毛研碎)

白話文:

雄黃(用於治療手腳破損) 黑狗脊 蛇牀子(炒熱) 熟硫黃(各五錢) 寒水石(六錢) 斑蝥(取十三個,去除翅膀、腳和毛,磨成粉)

上另研雄黃、硫黃、寒水石如粉,次入斑蝥和蛇床子、黑狗脊為細末,同研勻。先洗疥癬令湯透去痂油,調手中擦熱,以鼻中臭三兩次擦上,可一上即愈。

白話文:

另外把雄黃、硫黃、寒水石研磨成粉末,再加入斑蝥、蛇牀子、黑狗脊研磨成細末,全部研磨均勻。先用熱水洗淨患處,去除痂皮和油脂,將藥物調勻並在手中搓熱,從鼻子中呼出氣味三到四次後擦拭在患處,擦一次即可痊癒。

如痛甚及腫滿高起者,加寒水石一倍。

如不苦癢,只加黑狗脊。

如微癢,只加蛇床子。

如瘡中有蟲,加雄黃。

如喜火灸湯浴者,加硫黃。

白話文:

如果疼痛非常嚴重並且患處腫脹高起,寒水石的用量增加一倍。

如果不痛但有癢感,則只添加黑狗脊。

如果只是輕微癢感,則只添加蛇床子。

如果瘡口中有蟲,則添加雄黃。

如果患者喜歡用火灸或熱水浴治療,則添加硫磺。

5. 聖愈湯

治諸惡瘡血出多而心煩不安,不得睡眠,亡血故也,以此藥主之。

白話文:

治療各種惡性瘡獰出血多,導致心情煩躁不安,無法入眠,這是因為失血過多所致,應使用這帖藥作為治療。

生地黃 熟地黃 川芎 人參(各三分) 當歸身 黃耆(各五分)

上㕮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無時服。

白話文:

生地黃:3份 熟地黃:3份 川芎:3份 人參:3份 當歸身:5份 黃耆:5份

6. 獨聖散

治湯泡破、火燒破瘡毒疼痛

生白礬

上為細末,芝麻油調掃瘡破處,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被熱水燙傷或火燒傷所導致的傷口及疼痛,

使用生白礬,

研磨成細粉後,用芝麻油調和塗抹在傷口上,不限時間隨時可用。

7.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治附骨癰:堅硬漫腫,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白話文:

治療附骨癰:患處坚硬且廣泛腫脹,無法分辨正常肉色,行走時會感到疼痛,觸壓時極為疼痛。

黃耆、當歸梢(各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黍黏子(炒)、連翹、肉桂(各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黃柏(各五分)

白話文:

黃耆:2 錢 當歸梢:2 錢 柴胡:1.5 錢 炒過的黍黏子:1 錢 連翹:1 錢 肉桂:1 錢 升麻:0.7 錢 炙甘草:0.5 錢 黃柏:0.5 錢

上㕮咀,好糯酒一大盞半,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少時便以早飯壓之,不致大熱上攻中上二焦也。

白話文:

用上(指上半身)的糯米酒一盞半,水一盞半一起煮,直到剩下一盞,濾掉酒糟,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服下後,不久後吃早餐壓制藥效,避免藥效過熱,上攻中焦和上焦。

8. 安神丸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氣亂而熱,有似懊憹之狀,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權衡法,以鎮陰火之浮越,以養上焦之元氣。經云:「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血不足,以硃砂納浮留之火而安神明也。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硃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黃 酒當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治療心神煩亂、發呆心不在焉、有噁心想吐的感覺、胸中氣息紊亂發熱、類似心煩意亂的症狀,這些都是膈上血中的潛伏之火往上蒸騰躁動不安造成的。宜採用權衡法,以平定浮越的陰火,以滋養上焦的元氣。經雲:「熱邪過剩,用甘寒之藥來治療,用苦寒之藥來清除。」用黃連的苦寒之性去除心煩,清除濕熱,為君藥;用甘草、生地黃的甘寒之性清熱補氣,滋養陰血,為臣藥;用當歸補益不足的血,用硃砂收納浮留的火氣,以安定神明。

上件,除硃砂水飛外,搗四味為細末,同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嚥下,食後。

白話文:

上述方法:除了硃砂需先用清水研磨之外,將剩下的四種藥材搗成細粉末,均勻混合後,使用藥湯浸泡蒸好的餅,製成如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15 丸,用唾液吞下,於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