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柴胡通經湯

治小兒項側有瘡堅而不潰,名曰馬刀瘡。

柴胡、連翹、當歸梢、生甘草、黃芩、黍黏子、京三稜、桔梗(各二分)、黃連(五分)、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服。忌苦藥泄大便。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脖子旁邊長了硬塊且不易破潰的病,這種病稱為馬刀瘡。

藥方成分包含:柴胡、連翹、當歸梢、生甘草、黃芩、黍黏子、京三稜、桔梗(以上各兩份)、黃連(五份)、紅花(微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像麻豆大小,全部混合為一劑。使用兩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過濾掉藥渣,待溫熱時在飯後服用。需注意避免服用會導致大便瀉瀉的苦藥。

2. 白芷升麻湯

尹老家素貧寒,形志皆苦於手陽明大腸經分出癰,幼小有㿗疝,其臂外皆腫痛,在陽明左右寸脈皆短,中得之俱弦,按之洪緩有力。此癰得自八風之變,以脈斷之,邪氣在表。其證大小便如故,飲食如常,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裡,也不惡風寒止熱躁,脈不浮,知不在表也。表裡既和,邪氣在經脈之中。

內經云:「凝於經絡為瘡癰。其癰出身半以上,故風從上受之。」故知是八風之變為瘡者也。故治其寒邪,調其經脈中血氣,使無凝滯而已。

炙甘草(一分) 升麻 桔梗(各五分) 白芷(七分) 當歸梢 生地黃(各一錢) 生黃芩(一錢五分) 酒黃芩 連翹 黃耆(各二錢) 中桂(少許) 紅花(少許)

上㕮咀分作二服,酒水各一大盞半,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臨臥服一服而愈。

白話文:

尹老的家境一直貧困,生活艱苦。他手部的陽明大腸經區域長了膿腫,從小就有疝氣問題,手臂外側都出現腫痛的情況。他的陽明經左右寸脈都顯得短促,而中間的脈象則呈現弦狀,按下去則是洪緩且有力。這個膿腫是因受到風邪侵襲所致,根據脈象判斷,邪氣主要在體表。

然而,他的大小便、飲食和腹部狀況都正常,能感受到食物的味道,由此可推測病源不在體內。他也不畏風寒,不感到過度燥熱,脈象也不浮,顯示病源也不在體表。體內外狀況都算平和,但邪氣卻在經脈中。

內經中提到:「邪氣凝聚在經絡中會形成膿腫。如果膿腫出現在身體的一半以上,那可能是由上方的風邪入侵所致。」因此,可以推斷出這是由風邪變異導致的膿腫。治療上,主要是去除寒邪,調整經脈中的血氣,讓血氣流動順暢,避免凝滯。

藥方成分包括炙甘草、升麻、桔梗、白芷、當歸梢、生地黃、生黃芩、酒黃芩、連翹、黃耆以及少量的中桂和紅花。

將這些藥材切碎後,分成兩份。每份用一大盞半的酒和水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盞,濾掉渣滓後,趁熱在睡前服用,病情就會好轉。

3. 保生救苦散

治火燒或熱油烙及脫肌肉者

生寒水石、大黃(火煨)、黃柏(油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油調塗之,或乾用此藥塗之,其痛立止,日近完復,永無破傷風之患。

白話文:

[保生救苦散]

用於治療因火燒或熱油燙傷導致肌肉受損的情況。

所需材料:生寒水石、大黃(需先經過火烤)、黃柏(需先以油炒過),以上三種材料份量相等。

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粉,使用時可加入油調和後塗抹在傷口,或者直接將藥粉塗在傷處,能立即緩解疼痛,並加速傷口恢復,避免產生破傷風的風險。

4. 一上散

治諸般疥癬必效

雄黃(通明手呵破者) 黑狗脊 蛇床子(炒) 熟硫黃(各五錢) 寒水石(六錢) 斑蝥(十三個去翅足毛研碎)

上另研雄黃、硫黃、寒水石如粉,次入斑蝥和蛇床子、黑狗脊為細末,同研勻。先洗疥癬令湯透去痂油,調手中擦熱,以鼻中臭三兩次擦上,可一上即愈。

如痛甚及腫滿高起者,加寒水石一倍。

如不苦癢,只加黑狗脊。

如微癢,只加蛇床子。

如瘡中有蟲,加雄黃。

如喜火灸湯浴者,加硫黃。

白話文:

這是一種名為[一上散]的古方,用來治療各種皮膚病,如疥癬,效果顯著。

所需藥材如下:透明的雄黃(需用手呵氣後搗碎),黑狗脊,炒過的蛇牀子,熟硫黃(各五錢),寒水石(六錢),斑蝥(十三隻,去除翅膀、腳和毛,然後研磨成碎屑)。

首先,分別將雄黃、硫黃和寒水石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研磨好的斑蝥、蛇牀子和黑狗脊,一起細心混合均勻。使用前,先徹底清潔患處,去除痂皮和油脂。取藥膏在手心搓熱,聞到藥味後,塗抹於患處,通常一次就能見效。

如果病竈非常疼痛或腫脹突出,應加倍使用寒水石。

如果不感到瘙癢,只需增加黑狗脊的用量。

如果只是輕微瘙癢,只需增加蛇牀子的用量。

如果病竈有寄生蟲,則需增加雄黃的用量。

如果患者喜歡熱敷或熱水浴,則應增加硫磺的用量。

5. 聖愈湯

治諸惡瘡血出多而心煩不安,不得睡眠,亡血故也,以此藥主之。

生地黃 熟地黃 川芎 人參(各三分) 當歸身 黃耆(各五分)

上㕮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無時服。

白話文:

[聖愈湯]用於治療各種嚴重的瘡口大量出血,導致患者心情煩躁、無法安眠的情形,這是因為體內失血過多所導致的,使用這個處方來對症下藥。

處方成分包含:生地黃、熟地黃、川芎、人參(每種各取三份),以及當歸身和黃耆(每種各取五份)。

以上藥材需切碎至大小如麻豆,然後混合為一劑藥。使用兩大杯的水來煎煮,直至水量減半,過濾掉藥渣,趁溫熱服用,服用時間不限。

6. 獨聖散

治湯泡破、火燒破瘡毒疼痛

生白礬

上為細末,芝麻油調掃瘡破處,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被熱水燙傷、火燒傷所導致的創口疼痛及感染的情況。

所需藥材:生的白礬。

將白礬研磨成細粉,用芝麻油調和後塗抹在受傷的部位上,使用時間不限。這就是[獨聖散]的製作及使用方法。

7.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治附骨癰:堅硬漫腫,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黃耆、當歸梢(各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黍黏子(炒)、連翹、肉桂(各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黃柏(各五分)

上㕮咀,好糯酒一大盞半,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少時便以早飯壓之,不致大熱上攻中上二焦也。

白話文: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用於治療附骨癰:這種病症會使患處變得堅硬且廣泛腫脹,使得皮膚顏色無法辨認,患者在行走時會感到疼痛,按壓患處更會劇烈疼痛。

所需藥材包括黃耆、當歸梢(各6克)、柴胡(4.5克)、黍黏子(炒過後使用)、連翹、肉桂(各3克)、升麻(2.1克)、炙甘草、黃柏(各1.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然後與一大杯半的高品質糯米酒和同樣份量的水一同煎煮至剩下一大杯的份量,然後去除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服用後一小時左右再吃早餐,這樣可以避免因藥性太熱而導致上焦和中焦的熱度過高。

8. 雜病門

9. 安神丸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氣亂而熱,有似懊憹之狀,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權衡法,以鎮陰火之浮越,以養上焦之元氣。經云:「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血不足,以硃砂納浮留之火而安神明也。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硃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黃 酒當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上件,除硃砂水飛外,搗四味為細末,同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嚥下,食後。

白話文:

[安神丸]

適用於治療心神煩躁不寧,心中悸動不安,想嘔吐,胸部感到氣悶且熱,類似一種悶悶不樂的狀態,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膈膜上方血液中的潛在熱氣導致身體不適。應該採用權衡法,來平息體內的陰火上衝,並滋養上半身的元氣。根據古籍記載:「如果被過度的熱氣影響,應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並且使用帶苦味的藥物來排解熱氣。」以黃連這種苦寒的藥材來舒緩心煩,去除濕熱,作為主要成分;以甘草、生地黃這兩種甘寒的藥材來清火補氣,促進陰血生成,作為輔助成分;再用當歸來補充血液,硃砂則能將上浮的火氣壓制下來,使精神安定。

所需藥材及劑量如下:

  • 黃連:1錢5分(需先以酒清洗)
  • 硃砂:1錢(需用水飛處理)
  • 酒生地黃
  • 酒當歸身
  • 炙甘草:各5分

除了硃砂需用水飛處理之外,將其餘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混合均勻。再用湯浸泡蒸熟的麵糰,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15粒,可口含使其溶化並吞下唾液,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