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1. 卷下
2. 大便結燥門
3. 大便結燥論
金匱真言論云:北方黑色,入通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又云:腎主大便,大便難者,取足少陰。夫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如常。若飢飽失節,勞役過度,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然結燥之病不一,有熱燥,有風燥,有陽結,有陰結,又有年老氣虛津液不足而結燥者。
治法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結者散之。如少陰不得大便,以辛潤之;太陰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陽結者散之;陰結者溫之。仲景云: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約丸潤之。食傷太陰腹滿而食不化,腹響然不能大便者,以苦藥泄之。如血燥而不能大便者,以桃仁酒製大黃通之。
風結燥而大便不行者,以麻子仁加大黃利之。如氣澀而大便不通者,以郁李仁、枳實、皂角仁潤之。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牽牛之類下之,損其津液,燥結愈甚,復下復結,極則以至導引於下而不通,遂成不救。噫!可不慎哉!
白話文:
根據《金匱真言》所述,北方屬黑色,與腎臟相連,影響著大小便,並將精華儲存在腎臟中。再說,腎臟主管大便,如果大便困難,應從足少陰腎經調理。腎臟管理人體的各種液體,當液體充足,大便就能正常。但若飲食無節制,過度勞累,損害了胃氣,或食用辛辣熱性食物,促使火氣在血液中積聚,消耗陰氣,使體內液體減少,就會導致大便乾燥。
然而,大便乾燥的情況並非單一,有熱燥、風燥、陽結、陰結,還有因年老氣虛、液體不足導致的乾燥。
治療原則是:腎臟怕乾燥,應吃辛味食物來滋潤它,對於糾結的問題要分散它。比如,如果足少陰腎經有問題導致大便不暢,就用辛味食物滋潤;太陰脾經有問題導致大便不暢,就用苦味藥物來疏通;陽結需散開;陰結需溫補。張仲景提到,如果小便正常但大便硬,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應用脾約丸來滋潤。如果飲食過量導致脾胃受傷,腹部飽脹且消化不良,腸鳴音明顯但無法大便,可用苦味藥物來疏通。如果因為血液乾燥導致大便困難,可用桃仁酒和大黃來通便。
如果是風邪導致的大便乾燥且無法排便,可用麻子仁加大黃來疏通。如果因為氣滯導致大便不通,可用郁李仁、枳實、皁角仁來滋潤。總的來說,治療疾病必須找出根本原因,不能一律使用巴豆、牽牛子等劇烈藥物來攻下,這樣會進一步損耗體內液體,使乾燥情況更嚴重,反覆攻下只會讓糾結更厲害,最終可能導致下部阻塞無法通暢,形成無法挽救的狀況。這一點,我們應該要特別小心啊!
4. 通幽湯
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不便,燥秘氣不得下。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炙甘草、紅花(各一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五分)、升麻、桃仁泥、當歸身(各一錢)
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調檳榔細末五分,稍熱食前服之。
白話文:
[通幽湯]用於治療大便困難,因幽門堵塞不通導致食物無法下行,且影響到吸門(即咽喉)的開合,造成吞嚥不順及胸悶不適,以及因為乾燥便祕導致氣機無法下行的情況。主要在於疏通幽門,使用辛香滋潤的藥材來達成。
藥方成分為:炙甘草、紅花各取一點份量,生地黃、熟地黃各取五點份量,升麻、桃仁泥、當歸身各取一點份量。
以上所有藥材配成一份,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過濾掉藥渣,再加入檳榔細末五點份量,趁微熱在飯前服用。
注意單位"錢"和"分"在這裡指的是傳統的中藥計量單位,並非現代常見的貨幣單位。
5. 潤燥湯
升麻 生地黃(各二錢) 熟地黃 當歸梢 生甘草 大黃(煨) 桃仁泥 麻仁(各一錢)紅花(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入桃仁、麻仁泥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稍熱服。
白話文:
【潤燥湯】
藥材成分:升麻、生地黃各二錢,熟地黃、當歸梢、生甘草、大黃(需先蒸煮)、桃仁泥、麻仁各一錢,紅花五分。
製作方法:除了桃仁與麻仁需另外研磨成泥狀之外,其餘藥材切碎成類似麻豆大小。通常將所有藥材做為一劑使用,加入兩杯水,然後再加入桃仁泥和麻仁泥進行煎煮,直至水量剩下一杯,濾去藥渣。在空腹時趁溫熱服用。
6. 潤腸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乾燥閉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風結血秘,皆令閉塞也。以潤燥和血疏風,自然通利矣。
桃仁(湯浸去皮尖) 麻仁(各一兩) 當歸梢 大黃(煨) 羌活(各一兩)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搗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如病入不大便,為大便不通而澀,其邪盛者,急加酒洗大黃以利之。
如血燥而大便燥乾者,加桃仁酒洗大黃。
如風結燥大便不行者,加麻仁大黃。
如風濕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黃秦艽以利之。
如脈澀覺身癢氣澀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黃以除氣燥。
如寒陰之病為寒結閉而大便不通者,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乾薑湯冰冷與之。其病雖陰寒之證,當服陽藥補之。若大便不通者,亦當十服中與一服藥微通其大便,不令結閉,乃治之大法。
若病人雖是陰證,或是陰寒之證,其病顯躁,脈實堅,亦宜於陽藥中少加苦寒之藥以去熱躁。躁止勿加。如陰躁欲坐井中者,其二腎脈按之必虛,或沉細而遲,此易為辨耳。知有客邪之病,亦當從權加藥以去之。
白話文:
【潤腸丸】
主治脾胃中有火氣導致的大便乾硬、排便困難,甚至完全沒有食慾。這是由於風邪凝滯、血液運行不暢所致的便祕,都可能造成腸道閉塞。透過滋潤腸道、調和血液及疏解風邪,便可使排便順暢。
成分包含:浸泡後去皮尖的桃仁、麻仁(各一兩)、當歸梢、熟炒的大黃、羌活(各一兩)。除了桃仁和麻仁需另外研磨成泥狀,其餘材料則要搗碎成極細粉末,再用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一般每日空腹服用三五十粒,以溫水送服。
若患者因大便不通而感到嚴重不適,應立即加入酒洗過的大黃,加速排便。
若血液乾燥導致大便乾硬,可加入酒洗過的大黃和桃仁。
若是風邪凝滯造成的大便不通,可加入麻仁和大黃。
若是濕風引起的大便不通,可加入熟炒的皁角仁、大黃和秦艽。
若脈象顯示身體有燥氣且大便不通,可加入郁李仁和大黃以除去燥氣。
若寒性體質導致的大便不通,可用「半硫丸」或煎煮附子、乾薑湯冷飲。即使病症屬陰寒類型,也應服用陽性藥物來補養。若大便仍不通,應在十次藥物中加一次微瀉的藥物,避免腸道閉塞,這是治療的原則。
即使患者症狀屬於陰性,或有陰寒現象,但表現出煩躁不安,脈象堅實,應在陽性藥物中稍加苦寒藥物以消除熱躁。一旦煩躁消除,就不需再添加苦寒藥物。例如患者想坐在冷水井中,其腎脈按之必虛弱,脈象可能沉細而緩慢,此點容易辨別。知道病因由外邪引起,應酌情添加藥物來去除它。
7. 麻黃白朮湯
治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黃赤,渾身腫,面上及腹尤甚,其色黃麻木,身重如山,沉困無力,四肢痿軟,不能舉動,喘促,唾清水,吐噦痰唾白沫如膠,時躁熱發,欲去衣,須臾熱過振寒,項額有時如冰,額寒尤甚,頭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淚鼻不聞香臭,少腹急痛,當臍中有動氣,按之堅硬而痛。
青皮(去腐) 酒黃連(各一分) 酒黃柏 橘紅 甘草(炙半) 升麻(各二分) 黃耆 人參 桂枝 白朮 厚朴 柴胡 蒼朮 豬苓(各三分) 吳茱萸 白茯苓 澤瀉(各四分) 白豆蔻炒曲(各五分) 麻黃(不去節五錢) 杏仁(四個)
上㕮咀分作二服,水二大盞半,先煎麻黃令沸去沫,再入諸藥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遠服。
此證宿有風濕熱伏於榮血之中,其木火乘於陽道為上盛,元氣短少,上喘為陰火傷其氣,四肢痿在腎水之間,乃所勝之病,今正遇冬寒,得時乘其肝木,又實其母肺金剋火凌木是大勝,必有大復,其證善恐欠多嚏,鼻中如有物不聞香臭,目視䀮䀮多悲健忘,少腹急痛,通身黃腹大脹,面目腫尤甚,食不下,痰唾涕有血,目眥瘍,大便不通,並宜此藥治之。
白話文:
這張處方叫做「麻黃白朮湯」,用來治療一種病症。病徵包括每五天才排一次大便,且小便呈現黃赤色,全身浮腫,臉部和腹部情況特別嚴重,皮膚呈黃色且麻木,身體沉重到像背著一座山,整個人疲憊無力,四肢虛弱無法活動,呼吸困難,口吐清水,嘔出的痰液白沫如膠狀,偶爾會感到燥熱,想脫掉衣服,但過不久又感到寒冷顫抖,頸部和額頭有時候冰涼,尤其是額頭,頭暈眼花,眼睛裡像有火花,鼻涕冰冷,無法嗅聞香臭,下腹部緊繃疼痛,在肚臍周圍有股動氣,觸摸起來堅硬且疼痛。
處方成分包含青皮、酒黃連、酒黃柏、橘紅、甘草、升麻、黃耆、人參、桂枝、白朮、厚朴、柴胡、蒼朮、豬苓、吳茱萸、白茯苓、澤瀉、白豆蔻炒曲、麻黃以及杏仁等中藥材。
所有藥材切碎後分為兩份,每次取一份,加入兩大碗半的水,先煮沸麻黃去掉浮沫,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至剩下一大碗,濾掉藥渣趁溫熱服用。
這種病症的原因是體內長久累積的風濕熱邪滲入血液中,導致肝火旺盛,元氣損耗,上喘則是因為陰火傷害了體內的氣,四肢萎縮是腎水間的疾病,現在正值冬季,寒氣加重肝臟負擔,肺金剋制心火,這是病情惡化的現象。患者會常感恐懼,頻繁打噴嚏,鼻子像有異物堵住,無法嗅聞香臭,視力模糊,容易悲傷和健忘,下腹部緊繃疼痛,全身泛黃,腹部膨脹,臉部和眼睛浮腫嚴重,食慾不振,痰液、鼻涕帶血,眼睛周圍有瘡,大便阻塞,這些症狀都適用這個處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