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壘元戎》~ 活人治婦人傷寒妊娠服藥例
活人治婦人傷寒妊娠服藥例
1. 活人治婦人傷寒妊娠服藥例
若發熱惡寒者,不離桂枝芍藥;若往來寒熱者,不離柴胡前胡;若大渴者,不離知母、石膏、五味子、麥門冬;若大便泄者,不離桂附、白朮、乾薑;若大便燥結者,不離大黃、黃芩;若經水適來適去斷者,不離小柴胡;若安胎者,不離人參、附膠、白朮、黃芩;若發汗者,不離蔥豉、生薑、麻黃、旋覆;若頭痛者,不離前胡、石膏、梔子;若傷暑頭痛者,不離柴胡、石膏、甘草;若滿悶者,不離枳實、陳皮;若腦氣不安者,不離黃芩、麥門冬、人參;若癍發黑者,不離黃芩、梔子、升麻。
萬病紫菀丸
療臍腹久患痃癖如碗大,及諸黃病。每地氣起時,上氣衝心,繞臍絞痛,一切蟲咬,十種水病,十種蟲病,反胃吐食,嘔逆噁心,飲食不消,天行時病,婦人多年月露不通,或腹如懷孕多血,天陰即發。又治十二種風頑痹,不知年歲,晝夜不安,夢與鬼交,頭白多屑,或哭或笑如鬼魅所著,腹中生瘡腹痛,服之皆效。
紫菀(去苗上),吳茱萸(湯洗七次焙乾),菖蒲,柴胡(去須),厚朴(薑製,一兩),桔梗(去蘆),茯苓(去皮),皂莢(去皮子等炙),桂枝,乾薑(炮),黃連(去□,八錢),蜀椒(去目及開口微炒去汗),巴豆(去皮製出油研),人參(去蘆,各一錢),川烏(去皮臍,三錢),加羌活、獨活、防風(各五錢)。上為細末,入巴豆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加至五、七丸,生薑湯送下,食後。臨蓐初有孕者不宜服。其引於後:
痔漏腸風,酒下。赤白痢,歌子湯下。膿血痢,米飲湯下。墜傷血悶,四肢不收,酒下。蛔蟲咬心,檳榔湯下。氣噎憂噎,荷葉湯下。打撲傷損,酒下。中毒,帚灰甘草湯下。一切風,升麻湯下。寸白蟲,檳榔湯下。霍亂,乾薑湯下。咳嗽,杏仁湯下。腰腎痛,豆淋湯下。陰毒傷寒,溫酒下。吐逆,生薑湯下。食飲氣塊,麵湯下。時氣,井花水下。脾風,陳皮湯下。頭痛,水下。心痛,溫酒下。大小便不通,燈草湯下。因物所傷,以本物湯下。吐水,藜湯下。氣病,乾薑湯下。小兒天風吊搐,防己湯下,防風亦可。小兒疳痢,蔥白湯下。小兒乳食傷,白湯下。月信不通,煎紅花酒下。婦人腹痛,川芎湯下。懷孕半年後胎漏,艾湯下。有子氣衝心,酒下。產暈痛,溫酒下。血氣痛,當歸酒下。產後心痛脹滿,豆淋湯下。難產,益志湯下。產後血痢,當歸湯下。赤白帶下,酒煎艾湯下。解內外傷寒,粥飲下。室女血氣不通,酒下。子死,菜子湯下。又治小兒驚癇、大人癲狂、一切風及無孕婦人身上頑麻狀如蟲行、四肢俱腫呻吟等疾。
白話文:
[對於治療婦人感冒、懷孕期間的藥物使用範例],內容如下:
如果出現發燒畏寒的症狀,通常會用到桂枝和芍藥。如果症狀是忽冷忽熱,則通常會用到柴胡和前胡。如果非常口渴,會用到知母、石膏、五味子和麥門冬。如果出現腹瀉,會用到桂附、白朮和乾薑。如果大便乾燥且硬,會用到大黃和黃芩。如果月經剛來完或快來,則會用到小柴胡。如果要安胎,會用到人參、附膠、白朮和黃芩。如果要發汗,會用到蔥、豉、生薑、麻黃和旋覆。如果頭痛,會用到前胡、石膏和梔子。如果是因為中暑引起的頭痛,會用到柴胡、石膏和甘草。如果感覺胸悶,會用到枳實和陳皮。如果精神狀態不佳,會用到黃芩、麥門冬和人參。如果皮膚出現黑色斑點,會用到黃芩、梔子和升麻。
萬病紫菀丸,用於治療長期臍周疼痛,以及各種黃疸病,特別是當地季節性氣候變化時,會感到氣沖心、繞臍痛等症狀。同時也適用於各種蟲咬、水病、蟲病、反胃、吐食、噁心、消化不良、流行性疾病、婦女長期月經不調、腹部像懷孕般膨脹、大量出血、天氣轉差時病情加重、十二種風濕症狀、麻木不仁、日夜不安、夢遊、頭髮白屑多、哭笑無常、腹部生瘡、腹痛等症狀,服用此藥皆有效。
紫菀(去苗上)、吳茱萸(湯洗七次,烘乾)、菖蒲、柴胡(去須)、厚朴(薑製)、桔梗(去蘆)、茯苓(去皮)、皁莢(去皮、子等,炙)、桂枝、乾薑(炮)、黃連(去某部位)、蜀椒(去目及開口,微炒去汗)、巴豆(去皮,製出油,研)、人參(去蘆,各一錢)、川烏(去皮臍,三錢),另加入羌活、獨活、防風(各五錢)。將上述材料磨成細粉,加入巴豆,攪拌均勻,再加入蜂蜜製成桐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粒,逐漸增加到五到七粒,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初次懷孕者不建議服用。後續使用方法請參考後述。
對於不同疾病,服藥方式有所不同:痔漏腸風可用酒吞服;赤白痢可用歌子湯吞服;膿血痢可用米飲湯吞服;墜傷血悶四肢不收可用酒吞服;蛔蟲咬心可用檳榔湯吞服;氣噎憂噎可用荷葉湯吞服;打撲傷損可用酒吞服;中毒可用帚灰甘草湯吞服;一切風可用升麻湯吞服;寸白蟲可用檳榔湯吞服;霍亂可用乾薑湯吞服;咳嗽可用杏仁湯吞服;腰腎痛可用豆淋湯吞服;陰毒傷寒可用溫酒吞服;吐逆可用生薑湯吞服;食飲氣塊可用麵湯吞服;時氣可用井花水吞服;脾風可用陳皮湯吞服;頭痛可用清水吞服;心痛可用溫酒吞服;大小便不通可用燈草湯吞服;因物所傷可用該物煮湯吞服;吐水可用藜湯吞服;氣病可用乾薑湯吞服;小兒天風吊搐可用防己湯吞服,防風亦可;小兒疳痢可用蔥白湯吞服;小兒乳食傷可用白湯吞服;月經不通可用煎紅花酒吞服;婦人腹痛可用川芎湯吞服;懷孕半年後胎漏可用艾湯吞服;有子氣衝心可用酒吞服;產暈痛可用溫酒吞服;血氣痛可用當歸酒吞服;產後心痛脹滿可用豆淋湯吞服;難產可用益志湯吞服;產後血痢可用當歸湯吞服;赤白帶下可用酒煎艾湯吞服;內外傷寒可用粥飲吞服;室女血氣不通可用酒吞服;子死可用菜子湯吞服。此外,此藥也可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大人癲狂、一切風及未懷孕婦女的身體麻木,症狀如蟲行,四肢腫脹,呻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