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醫壘元戎》~ 厥陰證 (1)

回本書目錄

厥陰證 (1)

1. 厥陰證

(當歸四逆並加吳茱萸等湯見陰症略例)

四物湯益榮衛泫氣血月水不調臍腹㽲痛等證並見局方,熟地黃(補血如臍下痛非此不能除乃通於腎經之藥也)川芎(治風泄肝木也如血虛頭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肝經之藥也)芍藥(和血理脾如腹中虛痛非此不能除乃通脾經之藥也)當歸(和血如血刺痛非此不能除刺如刀刺乃通腎經之藥也)上為粗末水煎,加減於後,若加地骨皮牡丹皮治婦人骨蒸,若妊娠胎動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葉阿膠一片又加蔥白黃耆,若血藏虛冷崩中去血過多亦加膠艾,若婦人嘗服春倍川芎脈弦頭痛,夏倍芍藥,脈洪飧泄,秋倍地黃,脈沉澀血虛,冬倍當歸,脈沉寒而不食,若春則防風四物加防風倍川芎,若夏則黃芩四物加黃芩倍芍藥,若秋則門冬四物加天門冬倍地黃,若冬則桂枝四物加桂枝倍當歸,若血虛而腹痛微汗而惡風四物湯加朮桂謂之腹痛六合,若風眩運加秦艽羌活謂之風六合,若氣虛弱起則乏力眶然而倒加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微涼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若產後虛勞日久而脈浮疾宜柴胡四物湯,川芎,熟地黃,當歸,芍藥(各一兩半),加柴胡(八錢),人參,黃芩,甘草,半夏曲(各三錢),水煎服若婦人筋骨肢節痛及頭痛脈弦增寒如瘧宜治風六合,四物湯(四兩),防風,羌活(各一兩),若血氣上衝心腹肋下滿悶宜治氣六合,四物湯(四兩),香術,檳榔(各一兩),若臍下虛冷腹痛及腰脊間悶痛宜玄胡六合(小腹痛者同),四物湯(四兩),玄胡,苦楝(各一兩碎炒焦)若氣充經脈故月事頻並臍下多痛宜芍藥六合,四物湯(四兩)芍藥(一兩)若經事欲行臍腹絞痛臨經痛者血澀也宜八物湯,四物湯(四兩)玄胡,苦楝(碎炒焦)檳榔,木香(各一兩)若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宜黃芩六合,四物湯(四兩)黃芩,白朮(各一兩),若經水澀少宜四物內加葵花煎(又加紅花血見愁)若虛勞氣弱咳嗽喘滿宜厚朴六合,四物湯(四兩)厚朴(薑製一兩)枳實(麩炒半兩)若經水暴下加黃芩一兩,若腹痛加黃連如夏月不去黃芩,若經水如黑豆汁者加黃芩黃連(各一兩)若經水少而色和者四物湯加熟地黃當歸(各一兩)若經水適來適斷或有往來寒熱者先服小柴胡湯以去其寒熱後以四物湯和之若婦人血積者四物湯內加廣朮,京三稜,桂枝,乾膝(各一兩)若婦人傷寒汗下後飲食減少血虛者宜八物湯,四物湯(四兩),黃耆,甘草,茯苓,白朮(各一兩),若妊娠傷寒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惡寒脈浮而弱太陽經病宜表虛六合湯四物湯(四兩)桂枝,地骨皮(各七錢),若妊娠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浮緊太陽經病宜表實六合湯,四物湯(四兩)麻黃,細辛(各半兩)若妊娠傷寒中風濕之氣肢節煩痛脈浮而熱頭痛宜風濕六合湯太陽標病也,四物湯(四兩)防風,蒼朮(制各七錢)若妊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溫毒發癍如錦紋宜升麻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升麻,連翹(各七錢)若妊娠傷寒胸脅滿痛而脈弦少陽也宜柴胡六合湯,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若妊娠傷寒大便硬小便赤氣滿而脈沉數陽明太陽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黃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大黃(半兩)桃仁(十個去皮尖麵炒)若妊娠傷寒汗下後咳嗽不止者宜人參六合湯,四物湯(四兩),人參,五味子(各五錢),若婦人妊娠傷寒汗下後虛痞脹滿者陽明本虛也宜厚朴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不得眠者宜梔子六合湯,四物湯(四兩),梔子,黃芩(各半兩)若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蒸蒸而煩脈長而大者宜石膏六合湯,四物湯(四兩),石膏,知母(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宜茯苓六合湯,四物湯(四兩)茯苓,澤瀉(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太陽本病小便赤如血者宜琥珀六合湯,四物湯(四兩),琥珀,茯苓(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損者宜膠艾六合湯,四物湯(四兩),阿膠,艾(各半兩一方加甘草同上一方加乾薑甘草黃耆),若妊娠傷寒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而遲少陰病也宜附子六合湯,四物湯(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各半兩),若赤白帶下宜香桂六合湯,四物湯(四兩),肉桂,香附子(各半兩),若妊娠傷寒蓄血證不宜墮胎藥下之宜四物大黃湯下,四物湯,生地黃,酒浸大黃,若虛熱病四物與參蘇飲相合名補心湯主之,若四肢腫痛不能舉動四物蒼朮各半湯主之,若治燥結四物與調胃承氣湯各半為玉燭散,若流濕潤燥宜四物理中各半湯,若保胎氣令人有子四物與縮砂四君子湯各半名八珍湯,若熱與血相摶口舌乾渴飲水加栝蔞,麥門冬,若腹中刺痛惡物不下加當歸,芍藥,若血崩者加生地黃,蒲黃,黃芩,若頭昏項強者加柴胡,黃芩,若因熱生風者加川芎,柴胡,防風,若藏秘澀者加大黃,桃仁,若滑澀者加官桂,附子,若嘔者加白朮,人參,生薑,若大渴者加知母,石膏,若發寒熱者加乾薑,丹皮,芍藥,柴胡若水停心下微吐逆者加豬苓,茯苓,防己,若虛寒似傷寒者加人參,柴胡,防風,若產婦諸證各隨六經以四物與仲景藥各半服之其效如神,若婦人或因傷酒或因產亡血或虛勞五心煩熱者宜四物二連湯,四物湯(內用生地黃),黃連,胡黃連(真者)溫飲精汁,四物與桂枝麻黃白朮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此易老用藥大略也,若虛煩不得睡加竹葉,人參,若婦人血虛心腹㽲痛不可忍者去地黃加乾薑名四神湯,若諸痛有濕者四物與白朮相半加天麻,茯苓,穿山甲,酒煎,若目赤暴發作雲翳疼痛不可忍宜四物龍膽湯,四物(各半兩),羌活,防風(各三錢),龍膽草防己(各二錢)水煎

白話文:

(這個方子,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屬於厥陰證的例子。)

四物湯能滋養身體,調和氣血,對於月經不調、臍腹疼痛等症狀都有幫助。這個方子在《局方》中也有記載。其中,熟地黃可以補血,特別是對於肚臍下疼痛,非此藥不能去除,因為它能通達腎經;川芎可以治療風邪,疏泄肝木,像是血虛引起的頭痛,非此藥不能去除,因為它能通肝經;芍藥可以和血,調理脾臟,像是腹部虛痛,非此藥不能去除,因為它能通脾經;當歸可以和血,像是血刺痛,非此藥不能去除,這種痛像刀刺一樣,它能通腎經。以上這些藥材研磨成粗末,用水煎煮服用,後面的部分會講述如何加減藥物。

如果加入地骨皮、牡丹皮,可以治療婦女的骨蒸發熱;如果是孕婦胎動不安、下血不止,可以加入艾葉十片、阿膠一片,還可以加入蔥白和黃耆。如果婦女因血藏虛冷導致崩漏,出血過多,也可以加入阿膠和艾葉。如果婦女經常服用,春天多用川芎,若脈象弦而且頭痛;夏天多用芍藥,若脈象洪大而且腹瀉;秋天多用熟地黃,若脈象沉澀且血虛;冬天多用當歸,若脈象沉而寒,且不思飲食。

春天的時候,用防風四物湯,其中防風的量加倍,川芎的量也加倍;夏天的時候,用黃芩四物湯,其中黃芩的量加倍,芍藥的量也加倍;秋天的時候,用麥門冬四物湯,其中麥門冬的量加倍,熟地黃的量也加倍;冬天的時候,用桂枝四物湯,其中桂枝的量加倍,當歸的量也加倍。

如果血虛又腹痛,微微出汗且怕風,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白朮、桂枝,稱為「腹痛六合」;如果是風邪引起的眩暈,可以加上秦艽、羌活,稱為「風六合」;如果是氣虛弱,起身時感到無力,眼前發黑而倒下,可以加上厚朴、陳皮,稱為「氣六合」;如果是發熱且煩躁無法入睡,可以加上黃連、梔子,稱為「熱六合」;如果是虛寒,脈象微弱,自汗,呼吸困難,大便正常,可以加上乾薑、附子,稱為「寒六合」;如果是中濕,身體沉重無力,身體微微發涼且出汗,可以加上白朮、茯苓,稱為「濕六合」。

如果是產後虛勞日久,脈象浮而且快,應該用柴胡四物湯,其中川芎、熟地黃、當歸、芍藥各一兩半,加上柴胡八錢,人參、黃芩、甘草、半夏曲各三錢,用水煎服。

如果婦女筋骨關節疼痛,以及頭痛、脈弦,怕冷像瘧疾一樣,應該用治風六合,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防風、羌活各一兩。如果血氣上衝,導致胸腹、脅下滿悶,應該用治氣六合,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香附、白朮、檳榔各一兩。如果肚臍下虛冷,腹痛以及腰背悶痛,應該用玄胡六合(小腹痛的情況也一樣),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玄胡、苦楝(搗碎炒焦)各一兩。

如果氣血充盛,導致月經頻繁,且肚臍下疼痛,應該用芍藥六合,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芍藥一兩。如果月經將來,肚臍腹部絞痛,臨經時疼痛,這是因為血澀導致,應該用八物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玄胡、苦楝(搗碎炒焦)、檳榔、木香各一兩。如果月經量過多,沒有其他症狀,應該用黃芩六合,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黃芩、白朮各一兩。如果月經量少而澀,應該在四物湯內加入葵花煎(還可以加入紅花、血見愁)。

如果虛勞氣弱,咳嗽氣喘,應該用厚朴六合,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厚朴(薑製)一兩,枳實(麩炒)半兩。如果月經突然大量流下,可以加上黃芩一兩;如果腹痛,可以加入黃連,如果是夏天,可以不用去除黃芩。如果月經顏色像黑豆汁一樣,可以加入黃芩、黃連各一兩。如果月經量少且顏色正常,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熟地黃、當歸各一兩。如果月經時來時斷,或者有寒熱往來,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去除寒熱,再用四物湯調和。

如果婦女有血積,可以在四物湯內加入廣朮、京三稜、桂枝、牛膝各一兩。如果婦女因傷寒,發汗或攻下後飲食減少,出現血虛,應該用八物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黃耆、甘草、茯苓、白朮各一兩。

如果是孕婦傷寒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怕冷,脈浮而弱,這是太陽經病,應該用表虛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桂枝、地骨皮各七錢。如果是孕婦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浮而緊,這是太陽經病,應該用表實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麻黃、細辛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中風,又受濕邪,肢體關節疼痛,脈浮而熱,頭痛,這是風濕六合湯,也是太陽經的表證,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防風、蒼朮(制過)各七錢。

如果是孕婦傷寒,發汗或攻下後,病情沒有好轉,出現溫毒,發斑像錦紋一樣,應該用升麻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升麻、連翹各七錢。如果是孕婦傷寒,胸脅滿痛,脈象弦,這是少陽證,應該用柴胡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柴胡、黃芩各七錢。如果是孕婦傷寒,大便乾硬,小便赤紅,氣脹,脈沉而數,這是陽明太陽的本病,應該馬上用瀉藥,也就是大黃六合湯,四物湯四兩,加上大黃半兩,桃仁(去皮尖,炒)十個。

如果是孕婦傷寒,發汗或攻下後咳嗽不止,應該用人參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人參、五味子各五錢。如果是孕婦傷寒,發汗或攻下後感到虛痞脹滿,這是陽明本虛,應該用厚朴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發汗或攻下後無法入睡,應該用梔子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梔子、黃芩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身熱口渴,煩躁不安,脈象長而大,應該用石膏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石膏、知母各半兩。

如果是孕婦傷寒,小便不暢,這是太陽本病,應該用茯苓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茯苓、澤瀉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小便赤紅如血,這是太陽本病,應該用琥珀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琥珀、茯苓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發汗或攻下後出血不止,胎氣受損,應該用膠艾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阿膠、艾葉各半兩(有方子加上甘草,有的方子加上乾薑、甘草、黃耆)。如果是孕婦傷寒,四肢拘急,身體發涼,微微出汗,腹痛,脈象沉而遲,這是少陰病,應該用附子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附子(炮過,去皮臍)、肉桂各半兩。

如果是赤白帶下,應該用香桂六合湯,也就是四物湯四兩,加上肉桂、香附子各半兩。如果是孕婦傷寒,有蓄血證,不宜用墮胎藥來攻下,應該用四物大黃湯來攻下,也就是四物湯,加上生地黃,酒浸大黃。

如果是虛熱病,可以用四物湯與參蘇飲合用,稱為「補心湯」來治療。如果四肢腫痛,不能舉動,可以用四物湯與蒼朮各一半來治療。如果治療便秘,可以用四物湯與調胃承氣湯各一半,稱為「玉燭散」。如果是調濕潤燥,可以用四物湯與理中湯各一半。如果想保胎,使人有子,可以用四物湯與縮砂四君子湯各一半,稱為「八珍湯」。

如果是熱與血相搏,口舌乾燥口渴,可以加入栝蔞、麥門冬。如果腹中刺痛,排出惡物,可以加入當歸、芍藥。如果是血崩,可以加入生地黃、蒲黃、黃芩。如果是頭昏項強,可以加入柴胡、黃芩。如果是因熱生風,可以加入川芎、柴胡、防風。如果是大便秘結,可以加入大黃、桃仁。如果是大便滑澀,可以加入官桂、附子。如果是嘔吐,可以加入白朮、人參、生薑。如果口渴,可以加入知母、石膏。如果是發寒熱,可以加入乾薑、丹皮、芍藥、柴胡。如果是水停在心下,有輕微吐逆,可以加入豬苓、茯苓、防己。如果是虛寒像傷寒一樣,可以加入人參、柴胡、防風。如果是產婦的各種症狀,可以根據六經來選擇,用四物湯與仲景方劑各一半服用,效果很好。

如果婦女因為飲酒過多,或者因為生產失血,或者虛勞,導致五心煩熱,可以用四物二連湯,也就是四物湯(內用生地黃),加上黃連、胡黃連(真的),溫服藥汁。四物湯可以與桂枝、麻黃、白朮、柴胡、理中、四逆、吳茱萸、承氣、涼膈等方劑組成各一半的湯劑,這是易老用藥的大概情況。

如果虛煩無法入睡,可以加入竹葉、人參。如果婦女血虛,心腹劇痛難忍,可以去除地黃,加入乾薑,稱為「四神湯」。如果各種疼痛伴有濕氣,可以用四物湯與白朮各一半,再加入天麻、茯苓、穿山甲,用酒煎服。如果眼睛突然紅腫,產生雲翳,疼痛難忍,可以用四物龍膽湯,也就是四物湯(各半兩),加上羌活、防風(各三錢),龍膽草、防己(各二錢),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