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1)

1. 壞病

太陽病三日,已發其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有太陽病已經三天了,期間已經嘗試過發汗治療,或是催吐、瀉下,甚至用了溫針療法,但病情依然沒有好轉,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壞病」。這時候,用桂枝湯可能就不太適合了。應該根據患者的脈象和症狀來判斷之前的治療在哪裡出了錯,然後再根據實際的病情來進行相應的治療。

2. 壞病續法

〔《山》〕治傷寒壞症,,獨參湯,。

好人參一兩,煎服。

〔海〕陽症大汗大下後,亡陽於外,亡血於內,上而津脫,下而液脫,津液兩亡,宜以羊肉湯補之。矧陰症者,豈可不溫補哉。此與傷寒太陽症振搖,與真武湯一例。外之陽病至此尚溫,況內之陰候豈得不補耶。

〔韓〕產脫血虛者,宜用羊肉湯。傷寒汗下太過,亡陽失血,若只用救逆,效必遲矣,與羊肉湯,為效神速。病人面色雖見陽,是客熱上焦,中下二焦陰氣已盛,若調得下焦有陽,則上焦陽氣下降丹田,知所歸宿矣。夫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各適其至所為。

故病八九日汗下太過,二脈沉細無力,多蜷足臥,惡聽人聲,皮有粟,時戰如瘧,宜,羊肉湯,主之。

當歸,白芍藥(各一兩),黑附子(炮,去皮臍,四錢),龍骨(燒通赤,半兩),生薑(二兩),牡蠣(燒赤,一兩),桂枝(七錢半),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羊肉四兩,蔥白五寸,去黃心,同銼爛,以水五升(一升,今之,一大盞也),熬至一半以來,濾絞去渣,分三服服之。

白話文:

【壞病續法】

在《山》篇中提到,對於處理傷寒導致的嚴重病症,推薦使用獨參湯。具體做法是取優質人參一兩,煮沸後飲用。

在《海》篇中指出,對於大量出汗或排泄後導致體內陽氣和血液流失的情況,上部的津液和下部的液體都流失了,這時應以羊肉湯來滋補。尤其是對於陰症患者,更不能忽視溫補。這與處理傷寒太陽症的震顫,使用真武湯的原則相同。外表的陽病到這種地步仍需溫暖,何況內部的陰症豈能不進行滋補?

在《韓》篇中提到,對於產後失血過多的患者,應使用羊肉湯。對於傷寒過度出汗和排泄導致的陽氣和血液流失,如果僅僅使用急救方法,效果可能會很慢,而使用羊肉湯,則效果會快很多。病人的臉色可能看起來還好,但這是因為熱氣上升到上部,實際上中下部的陰氣已經很旺盛,如果能調整下部有足夠的陽氣,那麼上部的陽氣就會下降到丹田,找到歸宿。氣有高低,病有遠近,證有內外,治療有輕重,都應當適應其最需要的地方。

因此,如果病程八九天,因過度出汗和排泄導致脈搏沉細無力,多蜷縮著腳躺著,不願聽人說話,皮膚起雞皮疙瘩,偶爾會像瘧疾一樣戰慄,應該使用羊肉湯。

具體成分包括:當歸、白芍藥各一兩,炮製過的黑附子(去皮臍)四錢,燒紅的龍骨半兩,生薑二兩,燒紅的牡蠣一兩,桂枝七錢半。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兩,配以四兩羊肉和五寸長的蔥白(去掉黃心),一起切碎,加入五升水(一升,現在相當於一大碗),煮至剩下一半,然後濾掉渣滓,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