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1)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1)
1. 遺尿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轉側,譫語遺尿,汗出者,白虎湯。(論見身重。)
風溫病,脈浮汗出者,身重多眠,若下之,則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論見風溫。)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吞酢;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冷。太陽病,火熨其背,大汗出,譫語十餘日,振慄下利,欲小便不得,反嘔而失溲者,此為欲解也。(論見譫語。)遺溲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論見大法。)
白話文:
[尿牀]
當一個人同時得了三種陽經的疾病,會感到腹部脹滿,身體沉重,翻身困難,出現胡言亂語和尿牀的症狀,並且有出汗的情況,這時候可用白虎湯治療。(詳細討論可見身重一節。)
若是風溫病,脈象浮動且有出汗現象,患者可能會感到身體沉重,容易疲倦想睡覺,如果使用了瀉下的方法治療,可能會導致小便不通暢,甚至出現視線直呆、失去控制尿意的情況。(詳細討論可見風溫一節。)
在診斷脈象時,如果寸口脈象微弱而遲滯,微弱表示保護身體的衛氣無法正常運行,遲滯表示營養身體的營氣供應不足。當營氣與衛氣無法協調工作,三焦功能就會受影響,進而使全身肌肉麻木無力。營氣不足會導致煩躁疼痛,說話困難;衛氣虛弱會引起畏寒及頻繁打哈欠,三焦功能異常,上焦功能失調會有打嗝和胃酸逆流的問題;中焦功能失調會造成消化不良,食慾下降;下焦功能失調會導致尿牀。
咳嗽且小便頻繁,或者完全沒有小便,這種情況不宜發汗治療,若發汗可能會導致四肢冰冷。太陽病患者,若背部經過火熨治療後大量出汗,連續十多天有胡言亂語,震顫,下痢等症狀,想要小便卻無法排尿,反而出現噁心嘔吐以及尿牀的現象,這是病情可能正在緩解的徵兆。(詳細討論可見胡言亂語一節。)尿牀、精神錯亂,眼睛直視無神,這可能是腎臟功能衰竭的表現。(詳細討論可見總則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