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9)

1. 下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日進二三服。

下利清穀,脈沉微,手足厥逆者為陰,宜通脈四逆湯。(論見前條。)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下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滿,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宜,桃花湯,。

赤石脂(四兩,一半全,一半取末),大米(二合半),乾薑(二錢半)

上水二大盞,煮三味,米熟去渣,納赤石脂細末一方寸匕,溫服,日三。愈,勿服。

少陰病,下利膿血者,可刺。下利便膿血,若厥而發熱,厥少熱多者,病當愈也。(論見厥。)先厥後發熱無汗者,利不止也。(論見前條。)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者,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下利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者,必挾熱而便膿血也。(論見蓄血。)

下利譫語,若脈微,手足厥,但欲寐,小便難者,為陰,宜補劑和之。

若脈和,手足溫,及不欲寐,小便利者,為陽,宜調胃承氣湯。(論見譫語及前少陰下利慾寐條。)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微者,白通湯也。若微澀,嘔而汗出,數更衣者,當溫而灸之。(方論見少陰不利條。)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故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四肢逆而泄利下重,四逆散加薤白主之。(論見前厥利條。)

下利身體疼痛,若但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者,前條真武湯症也;若四肢疼,厥逆惡寒者,四逆湯;若通身疼痛者,先以四逆湯溫里,後用桂枝攻表也。(方論見前。)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後,心下痞硬者,此非結熱,但胃虛,客氣上逆,故使硬,甘草瀉心湯主之。(論見痞。)

下利咽喉痛,若兼胸滿者,豬膚湯;兼厥逆者,通脈四逆湯。

若下利不止,厥逆,下部無力,咳唾膿血者,麻黃升麻湯。(方論並見前條。)

下利十餘行,胸中痛,寸口脈滑者,宜吐之,則利止。(論見胸滿)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後,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宜利其小便。

白話文:

下利

如果吃了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溫服,一天可以服用兩到三次。

如果腹瀉,排出的是未消化的食物,而且脈象沉而微弱,手腳冰冷,這是屬於陰證,應該用通脈四逆湯來溫陽通脈。(相關論述見前文。)如果脈象浮而遲緩,表現為表熱裡寒,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則用四逆湯來治療。如果是傷寒病被誤用瀉藥,之後持續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且身體疼痛,必須立即治療裡證,如果是腹瀉後身體疼痛,但排泄物正常,則要立即治療表證。治療裡證要用四逆湯,治療表證要用桂枝湯。如果是少陰病導致的腹瀉,排出的是膿血,則用桃花湯來治療。

少陰病,發病兩三天到四五天,出現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腹瀉不止,且排出膿血,應該使用桃花湯。

組成藥物:赤石脂(四兩,一半保持原狀,一半研成粉末),大米(二合半),乾薑(二錢半)。

將以上三味藥物用水兩大碗煮,等米煮熟後去除藥渣,再加入赤石脂細末一小匙,溫服,一天三次。病好後就停止服藥。

少陰病,如果腹瀉排出膿血,可以針刺治療。如果腹瀉排出膿血,出現手腳冰冷但發熱,而且冰冷感少於發熱感,表示疾病即將痊癒。(相關論述見手腳冰冷部分。)如果先出現手腳冰冷,之後才發熱且不出汗,腹瀉就不會停止。(相關論述見前文。)如果腹瀉時脈象快速且口渴,病會自己好轉。如果沒有好轉,必定會排出膿血,這是因為體內有熱。如果腹瀉時寸脈反而浮數,而尺脈澀滯,必定會排出膿血。如果腹瀉時脈象快速沒有緩解,而且腹瀉不止,必定是因為體內有熱導致排出膿血。(相關論述見蓄血部分。)

如果腹瀉時出現胡言亂語,且脈象微弱,手腳冰冷,只想睡覺,小便困難,這屬於陰證,應該用補益藥來調和。

如果脈象平和,手腳溫暖,不想睡覺,小便正常,這是屬於陽證,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相關論述見胡言亂語和前文少陰腹瀉想睡覺部分。)

陽明病和少陽病合併發病,一定會腹瀉,如果脈象沒有出現抵抗現象就表示病情順利,如果出現抵抗現象就表示病情不順利,互相克制稱為「負」。如果脈象滑而數,表示腸內有宿食,應該用瀉藥來清除,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瀉時脈象遲緩而滑,表示裡實證,腹瀉沒有要停止的跡象,應該用瀉藥來治療,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瀉時脈象反而滑,表示體內有東西要排出,用瀉藥後才能治好,宜用大承氣湯。

如果腹瀉時脈象微弱,應該用白通湯來治療。如果脈象微弱而澀,同時出現嘔吐、出汗、多次想上廁所,應該用溫補和艾灸的方式來治療。(相關論述見少陰小便不利部分。)

如果腹瀉時脈象洪大,表示身體虛弱,是因為過度使用瀉藥的緣故。如果脈象浮革,而且腸鳴,屬於當歸四逆湯主治的病症。

如果腹瀉時有裡急後重的感覺,應該用白頭翁湯來治療。如果四肢冰冷,同時出現腹瀉且有裡急後重感,則用四逆散加上薤白來治療。(相關論述見前文手腳冰冷腹瀉部分。)

如果腹瀉且身體疼痛,只是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順暢,這是前文提到的真武湯的適應症;如果四肢疼痛,手腳冰冷且怕冷,則用四逆湯治療;如果全身疼痛,先用四逆湯溫補裡虛,再用桂枝湯來治療表證。(相關論述見前文。)

如果腹瀉時三部脈都平和,但按壓心下感覺硬,必須立即用瀉藥治療,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瀉後,心下痞硬,這不是熱邪結聚,而是因為胃氣虛弱,邪氣上逆導致的,用甘草瀉心湯來治療。(相關論述見痞。)

如果腹瀉同時出現咽喉疼痛,如果兼有胸悶,用豬膚湯來治療;如果兼有手腳冰冷,用通脈四逆湯。

如果腹瀉不止,手腳冰冷,下肢無力,咳嗽吐出膿血,則用麻黃升麻湯來治療。(相關論述見前文。)

如果腹瀉十幾次,胸中疼痛,寸口脈滑,應該用催吐的方法,腹瀉就會停止。(相關論述見胸悶。)如果傷寒病人服藥後,腹瀉不止且心下痞硬,服用瀉心湯後,又服用其他瀉藥,腹瀉還是不止,醫生用理中湯治療,腹瀉才好轉。理中湯是治療中焦的,而這次腹瀉在下焦,應該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治療。如果腹瀉還是不止,應該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