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8)

1. 下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相次一炊時,又進一服,汗出愈。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汗,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凡厥利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試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也。(論見厥。)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者,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少陰病下利脈微,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通湯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

上㕮咀,每服五錢,入蔥白二寸,同煎溫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乾薑(一分),蔥白(一莖),附子(一枚),童便(一合二勺半),豬膽(一個)

上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渣,入童便、膽汁相和得所,溫服。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病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甘草(炙),乾薑(各二兩),附子(一個,生用),面赤色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未瘥,急更作一劑,其脈續續出者愈。

少陰病,但欲寐,四肢逆而利,若下重者,四逆散加薤白也。(論見厥。方見但欲寐。)若惡寒身蜷者不治。(論見欲寐。)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傷寒表不解,乾嘔發熱,咳而下利者,此為水氣,宜小青龍去麻黃加芫花湯。(方論見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見太陽病。)《活人》云:下利而頭痛腰疼,肌熱目疼鼻乾,其脈浮大而長者,是其症也。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下利而頭疼胸滿,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其脈浮大而弦是也。)

黃芩湯

黃芩(三分),甘草(炙),芍藥(各二分),大棗(二枚),

上㕮咀,水煎溫服。若嘔加半夏六錢,生薑五片。

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宜,葛根芩連湯,。

葛根(三兩),黃連,黃芩(各二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將藥材磨碎後,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溫服。大約過一頓飯的時間,再服用一劑,如果能出汗就會好轉。

如果腹瀉,脈象沉而遲緩,臉色較少紅潤,身體微微出汗,並且腹瀉排出的是未消化的食物,那麼一定會因為昏厥而流汗,然後病就好轉,病人可能會短暫的昏厥。這是因為臉上表現出虛陽上浮,而下身是虛的緣故。通常來說,腹瀉又昏厥的人應該是不能進食的,如果反而能吃東西,恐怕是假象。可以先給他吃些乾糧試試,如果沒有發燒,就表示胃氣還在,病就會好。 (相關理論在「昏厥」篇有提到。) 如果是傷寒先昏厥後發燒又腹瀉,那麼腹瀉一定會自己停止,反而會出汗,如果出現咽喉疼痛,表示咽喉已經阻塞,發燒卻沒有汗,那麼腹瀉也會自己停止;如果拉出膿血便,則表示咽喉沒有阻塞。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脈搏恢復,手腳也回溫,就表示活下來的希望很大,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就會死亡。

腹瀉,手腳冰冷,摸不到脈搏,用艾灸也沒有回溫,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氣,就會死亡。傷寒發燒又腹瀉,出現昏厥、煩躁不安而無法入睡,就會死亡。傷寒發燒又腹瀉,情況非常嚴重,昏厥又沒有停止,就會死亡。

少陰病出現腹瀉,脈搏微弱,服用白通湯後,腹瀉沒有停止,出現昏厥、摸不到脈搏、想吐、煩躁不安的症狀,可以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服藥後,脈搏突然變得強勁,就會死亡,如果脈搏微微的持續出現,則表示有活下來的希望。

白通湯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 將藥材磨碎後,每次服用五錢,加入蔥白兩寸,一起煎煮後溫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乾薑(一分),蔥白(一莖),附子(一枚),童子尿(一合兩勺半),豬膽汁(一個) 用水一盞,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加入童子尿和膽汁混合均勻後溫服。少陰病,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手腳冰冷,脈搏微弱好像快消失了,但是身體反而不覺得怕冷,臉色潮紅,可能會有腹痛、噁心、咽喉痛,或是腹瀉停止但摸不到脈搏,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

炙甘草,乾薑(各二兩),附子(一個,生用),臉色潮紅的人,加入蔥九根。腹痛的人,去除蔥加入芍藥二兩。想吐的人,加入生薑二兩。咽喉痛的人,去除芍藥加入桔梗一兩。腹瀉停止但摸不到脈搏的人,去除桔梗加入人參一兩。 將藥材磨碎後,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溫服。如果沒有好轉,要趕快再煮一劑服用,如果脈搏能持續微弱的出現,就會好轉。

少陰病,只想睡覺,四肢冰冷又腹瀉,如果大便有下墜感,可以使用四逆散加薤白來治療。(相關理論在「昏厥」篇有提到。藥方在「只想睡覺」篇有提到。)如果怕冷而身體蜷縮,就無法醫治。(相關理論在「想睡覺」篇有提到。)

腹瀉又腹脹,身體疼痛,要先溫暖體內,然後再治療體表。溫暖體內使用四逆湯,治療體表使用桂枝湯。傷寒表證沒有解除,想吐、發燒、咳嗽又腹瀉,這是體內有水氣,應該使用小青龍去麻黃加芫花湯來治療。(藥方與相關理論在「效」篇有提到。) 如果是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一定會腹瀉,可以使用葛根湯來治療。(藥方在「太陽病」篇有提到。)《活人》書中說:腹瀉而且頭痛、腰痛、肌肉發熱、眼睛痛、鼻子乾燥,脈象浮大而長,就是這種病症。

如果是太陽病和少陽病同時發作,出現腹瀉,可以使用黃芩湯;如果有嘔吐,可以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來治療。(腹瀉而且頭痛胸悶,或是口苦咽乾,或是時冷時熱,脈象浮大而弦就是這種病症。)

黃芩湯 黃芩(三分),炙甘草,芍藥(各二分),大棗(二枚) 將藥材磨碎後,用水煎煮溫服。如果嘔吐,加入半夏六錢、生薑五片。

太陽病,本來應該使用桂枝湯的症狀,醫生反而用了瀉藥,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表示表證還沒有解除,如果還出現喘氣和出汗,應該使用葛根芩連湯來治療。

葛根(三兩),黃連,黃芩(各二兩),炙甘草(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