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1)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1)
1. 自汗續法
〔海〕太陽自汗桂枝湯。陽明自汗白虎湯。少陰自汗四逆湯。陽明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不惡寒而自汗,或惡熱,而尺寸俱浮者,白虎湯主之。傷寒尺寸脈俱長,自汗大出,身表如冰石,脈傳至於里,細而小,及瘧疾但寒不熱,其人動作如故,此陽明傳入少陰,戊合癸,即夫傳婦也,白虎加桂枝主之。然脈雖細小,當以遲疾別之,此症脈疾而非遲,故用此法。
(白虎加桂枝湯方見瘧。如中暑自汗微惡寒者,亦宜服之。)
《活》傷寒應發汗,而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筋惕肉瞤,此為逆,難治。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散,次服建中湯。
防風白朮牡蠣散,治發汗多,頭眩汗出,筋惕肉瞤。
防風,牡蠣(炒成粉),白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酒調下,米飲亦得,日二三服。汗止後服小建中湯。
〔成〕或汗出發潤,與其出如油,或大如貫珠著身,出而不流,皆為不治之症。
〔《集》〕傷寒汗多不止:內庭(瀉),合谷(瀉),復溜(瀉)
二陽並病,潮熱譫語,而手足漐漐汗出者;陽明病,短氣腹滿,而手足濈然汗出者,俱宜大承氣湯。(方論見潮熱。)陽明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者,胃冷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後溏。(論見自汗。)
白話文:
【自行出汗的治療方法】
- 針對太陽經絡自行出汗的情況,適用於桂枝湯。
- 對於陽明經絡自行出汗的情況,使用白虎湯。
- 少陰經絡自行出汗,則應服用四逆湯。
- 若是陽明證狀,身體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躺睡,不畏寒反而自行出汗,或者有怕熱的情況,且手腕脈象都呈現浮象,這種情況應使用白虎湯來治療。
- 若是感冒時,手腕脈象都呈長象,大量出汗,皮膚表面冷如冰石,脈象傳至裡部,變得細小,以及瘧疾只冷不熱,患者活動如常,這表示陽明經絡已影響到少陰經絡,類似於夫妻間的相互影響,應使用白虎加桂枝湯來治療。然而,即使脈象細小,也應該根據脈搏的快慢來區別。這個病症的脈搏快速而非緩慢,因此使用這個療法。
(白虎加桂枝湯的配方在瘧疾部分有詳細介紹。若是在中暑時,稍微怕寒且自行出汗,也適合服用。)
- 在治療感冒需發汗的情況下,若發現左側有動氣,就不能發汗,若發汗會導致頭暈、大量出汗、肌肉抽搐,這是錯誤的治療方式,病情會變得難以治療。首先應服用防風白朮牡蠣散,接著再服用建中湯。
防風白朮牡蠣散,主要治療因發汗過多導致頭暈、大量出汗和肌肉抽搐。
配方為:防風、牡蠣(炒成粉)、白朮(比例相同)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和吞服,也可以用米湯送服,一天可服用兩到三次。待汗停後,再服用小建中湯。
-
若是汗出的量非常多,像出油一樣,或者汗滴如珠附著在身上,出了汗卻不會流下,這些都是難以治癒的病症。
-
若感冒時,大量出汗且無法停止:可以針刺內庭穴、合谷穴、復溜穴來治療。
-
若是二陽經絡同時出現疾病,有潮熱、胡言亂語,且手腳不停出汗;或是陽明經絡疾病,有呼吸短促、腹部脹滿,且手腳不停出汗,這兩種情況都適合服用大承氣湯。(具體配方和理論可參閱潮熱部分)。若是陽明經絡疾病,無法進食、小便不順利,手腳不停出汗,這可能是胃寒導致的慢性疾病,通常會出現大便初硬後軟的情況。(具體理論可參閱自行出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