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4)

1. 胸痹短氣緩急

〔仲〕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二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一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橘枳薑湯

陳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千》〕治胸痹氣滿壅,心膈不利,枳實二兩,麩炒微黃為末,非時以清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同。)

〔仲〕胸痹緩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個,炮)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對於胸痹短氣緩急】

根據張仲景的理論,胸痹的病症表現為胸中氣塞,呼吸短促,這類病情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湯或橘枳薑湯來治療。

【茯苓杏仁甘草湯】

該藥方包含茯苓(60克)、杏仁(50粒)以及甘草(30克)。將以上三種材料以10公升的水熬煮至剩5公升,每日分三次,每次溫熱服用1公升。

【橘枳薑湯】

此藥方則由陳皮(500克)、枳實(90克)和生薑(250克)組成。同樣地,將上述三種材料用5公升的水煮至剩2公升,分兩次溫熱服用。

另外,《千金要方》記載了一種針對胸痹氣滿壅、心膈不順的治療方法,即以麩炒微黃的枳實兩兩磨成粉末,隨時以清粥飲調服兩錢。

張仲景還提出,對於胸痹緩急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仁附子散來治療。

【薏苡仁附子散】

該藥方成分為薏苡仁(450克)和炮製過的大附子(10個)。將兩種材料研磨成粉,每日分三次,每次服用一小勺。

2. 煩躁

〔垣〕煩躁發熱論《黃帝針經》五亂篇云:氣亂於心,則煩心密默,俯首靜伏云云。氣在於心者,取少陰心主之俞。又云:咳喘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又云:煩冤者,取足少陰。又云:煩冤者,取足太陰。仲景分之為二:煩也,躁也。蓋火入於肺則煩,入於腎則躁。俱在於腎者,以道路通於肺母也。

大抵煩躁者,皆心火為病。心者,君火也,火旺則金爍水虧,惟火獨存,故肺腎合而為煩躁。又脾經絡於心中,心經起於脾中,二經相搏,濕熱生煩。夫煩者,擾擾心亂,兀兀欲吐,怔忡不安;躁者,無時而熱,冷汗自出,少時則止。經云:陰躁者是也。仲景以梔子色赤而味苦,入心而治煩;鹽豉色黑而味鹹,入腎而治躁;名梔子豉湯,乃神藥也。若有宿食而煩者,梔子大黃湯主之。

運氣,煩躁有二:

一曰,熱助心火煩躁。經云: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又云:少陽之復,心熱煩躁,便數憎風是也。

二曰,寒攻心虛煩躁。經云: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是也。

〔成〕煩為擾而煩,躁為憤躁之躁。合而言之,煩躁為熱也。析而言之,煩陽也,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者,躁為熱之甚者。

〔無〕內熱曰煩,外熱曰躁。

謹按:先賢治煩躁俱作,有屬熱者,有屬寒者。治獨煩不躁者多屬熱,惟悸而煩者為虛寒。治獨躁不煩者多屬寒,惟火邪者為熱,蓋煩者心中煩,胸中煩,為內熱也。躁者身體手足躁擾,或裸體不欲近衣,或欲在井中,為外熱也。內熱者,有本之熱,故多屬熱。外熱者,多是無根之火,故屬寒也。

內外俱虛,身體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得安靜者死。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小便不利,加暴口躁,脈代,舌焦乾黑者死。

白話文:

【煩躁】

《黃帝針經》的五亂篇提到,當氣亂於心時,會出現心煩意亂、低頭靜默、蜷縮等症狀。若是心臟氣血紊亂,應調理少陰心主的俞穴。又說,咳嗽、喘息、胸悶,這都是腎氣逆亂所致。對於胸悶,可調理足少陰的穴位。另有一說,胸悶還可調理足太陰的穴位。仲景將此症狀分為兩類:煩和躁。心火進入肺部會引起煩,進入腎臟則引致躁。之所以都在腎,是因為肺與腎之間的通道相通。

基本上,煩躁的病症都是由心火引起的。心是主宰,若心火過盛,就會導致肺燥和腎水虧損,只剩下心火獨旺,因此肺腎兩臟會共同造成煩躁。另外,脾經絡連著心臟,心經起始於脾臟,兩經互相影響,濕熱由此產生,導致心煩。煩指的是心神混亂,昏沉欲吐,心跳加速;躁指的是時時感到熱,冷汗自出,但不久即止。中醫認為這是陰躁的表現。仲景用紅色且苦味的梔子入心以治煩,用黑色且鹹味的鹽豉入腎以治躁,這就是梔子豉湯,是一種神效藥物。若是由於食物積滯而煩,則可用梔子大黃湯治療。

運氣學說中,煩躁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心火因熱而煩躁。中醫理論認為,當少陰之氣反常,體內會產生過度的熱氣,導致鼻塞、噴嚏及煩躁。

二是,心臟虛弱因寒而煩躁。當水氣過盛,寒氣流動,心火受損,會產生身熱心煩、躁動不安及陰厥的症狀。

煩是指心神不寧的煩,躁是激動不安的躁。合起來看,煩躁是由熱引起的。分開來看,煩屬於陽,躁屬於陰,煩是較輕的熱感,躁是更嚴重的熱感。

內熱稱為煩,外熱稱為躁。

根據古人的經驗,治療煩躁,有歸屬於熱的,也有歸屬於寒的。單純的煩而不躁多由熱引起,只有心悸且煩的纔是虛寒。單純的躁而不煩多由寒引起,只有火邪導致的纔是熱。煩通常指心煩、胸悶,是內熱。躁通常是身體手足不安,甚至脫衣不願穿衣服,或是想跳進井裡,這是外熱。內熱通常有根源,所以多歸屬於熱。外熱通常沒有根源,所以多歸屬於寒。

如果內外都虛弱,身體冰冷且出汗,輕微嘔吐且心神不寧,手腳冰涼,身體無法平靜,這可能是死亡的徵兆。熱病持續七八天,脈象微細,小便不通暢,突然口渴躁動,脈搏無力,舌頭乾燥呈黑色,這也是死亡的徵兆。

3. 虛煩

《活人》云:虛煩似傷寒,非傷寒也。成無己云:傷寒有虛煩,有心中煩,有胸中煩。二說不同,考之於書,成無己之言,實出仲景,《活人》無據。然往往有非因傷寒而虛煩者,今故兩存之。立虛煩一門於此心部,立傷寒煩一門於傷寒部。

〔無〕虛煩身不覺熱,頭目昏疼,口乾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虛煩也。

〔《保》〕起臥不安睡不穩,謂之煩。宜梔豉湯、竹葉石膏湯。(二方並見傷寒。)

〔《活》〕但獨熱者,虛煩也,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身不疼痛,故知非傷寒也,不可發汗。頭不痛,脈不緊數,故知非裡實也,不可下。病此者,內外皆不可攻,攻之必遂煩渴,當與竹葉湯。若嘔者,與陳皮湯一劑,不愈,再與之。孫真人云:此法數用有效。

陳皮湯

陳皮(一兩半),甘草(炙,五錢),人參(一分),竹茹(五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無〕,淡竹茹湯,治心虛悶,頭疼短氣,內熱不解,心中悶亂,及婦人產後心虛,驚悸煩悶欲絕。

麥門冬(去心),小麥(各二兩半),甘草(炙,一兩),人參,白茯苓(各一兩半),半夏(湯洗,二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七片,棗三枚,淡竹茹一塊如指大,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垣〕,硃砂安神丸,治心亂煩熱怔忡,心神顛倒,兀兀欲吐,胸中氣亂而熱,有似懊憹之狀,皆膈上血中伏熱,蒸蒸不安。宜用權法,以鎮陰火之浮行,以養上焦之元氣,用甘草之甘溫補之,當歸、生地又為長生陰血之聖藥,黃連去心煩,除濕熱,硃砂納浮游之火,而安神明。

硃砂(一錢,研,水飛),黃連(淨,酒炒,一錢半),甘草(炙,五分),生地,當歸頭(各一錢),

上為極細末,蒸餅為丸,如黃米大。每服十丸,津下。

〔仲〕下痢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方見傷寒部煩門。)

〔《素》〕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裡,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裡刺之,飲之服湯。

(評熱論刺,謂針足太陽少陰也。飲之服湯,謂仲景止逆下氣麥門冬湯之類也。)

〔丹〕一女子年二十餘歲,在室素強健,六月間發煩悶,困憊不食,發時欲入井,六脈皆沉細而弱數,兩日後微渴。眾以為病暑,治不效,四五日加嘔而人瘦,手心極熱,喜在陰處,漸成伏脈,時妄語。予急制《局方》妙香丸,如桐子大,以井水下一丸,半日許大便,藥已出,病無退減。

遂以麝香水洗藥,以針穿三竅,次日以涼水送下。半日許大便,下稠痰數升,是夜得睡,困頓伏枕,旬日而愈。因記《金匱》云:昔肥而今瘦者,痰也,遂作此藥治之。

妙香丸,丹溪云:疏決腸胃,制伏木火藥也。

辰砂(飛研,五兩),牛黃,龍腦,膩粉,麝香(研。各一兩),金箔(九十片),巴豆(三百十五粒,去尖膜,炒熟,研)

上令研勻,煉黃蠟六兩,入好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如要此藥速行,針刺一眼子,冷水浸少時服,效更速。小兒百病,丸如綠豆大。

〔無〕溫膽湯,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方見不得眠門。)

〔仲〕酸棗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方見不得眠門。)

上九法,治熱煩。前五法,煩熱怔忡,知熱在心肺也,故用竹葉、石膏、辰砂鎮墜其熱,使下行也。第六法,煩而下利,知熱在上也,故用梔豉湯吐之。第七法,煩而汗出不解,知表裡有邪也,故用表裡飲湯。

第八法,脈沉口渴手心熱,知熱不在表也,故用妙香丸下之。第九法,溫膽、酸棗,治不得眠也。

凡心虛則煩心,肝腎脾虛亦煩心。經云:夏脈者心也,其不及者,令人煩心。又云: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者,是知煩多生於虛也。

運氣,煩有五:

一曰,熱助心實而煩。經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病胸中煩熱嗌乾。又云:少陽司天,火淫所勝,病煩心胸中熱。又云:少陽之勝,煩心心痛,治以鹹寒是也。

二曰,心從制而煩。經云: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寒清時舉,火氣高明,心熱煩是也。

三曰,金攻肝虛而煩。經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體重煩冤是也。

四曰,土攻腎虛而煩。經云: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體重煩冤。又云: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煩冤足痿是也。

五曰,木攻脾虛而煩。經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體重煩冤。蓋肝虛腎虛,皆令人體重煩冤,故金太過則肝虛,土太過則腎虛,木太過則脾虛,凡此三太過之歲,則肝腎脾受邪而虛,皆病體重煩冤也。

灸刺,煩心有四:

其一,取心俞。經云: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詳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云:氣亂於心則煩心,密默,俯首靜伏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腧是也。

其二,取腎膀胱俞。經云:腎足少陰之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痿厥,足下熱痛,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云: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又云: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病氣逆則煩悶,取之所別也。又汗出煩滿,不解表裡,取之巨陽少陰也。

其三,取肺俞。經云:手太陰之脈,所生病者,煩心胸滿,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云: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冤,取手太陰是也。

其四,取脾俞。經云:脾足太陰之脈,所生病者,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