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3)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3)
1. 耳聾
上二味,銀石器內炒至干,為細末,向晚勿食,夜臥酒調作一服。至二更以來,徐徐儘量飲,五更耳中聞百十攢笙響,便自此有聞。(一法五更濃煎蔥白湯一盞服,先二日服黑錫丹,效。又蠍先用糯米半升同炒,又用姜四十九片放蠍上同炒,去米、姜不用。)
〔《千》〕治耳聾。酒三升,漬牡荊子二升,碎之,浸七日,去渣,任性服盡,雖三十年亦瘥。
〔《素》〕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金匱真言論)
治腎虛寒,煨腎散、蓯蓉丸。(並見虛實條。)
運氣耳聾有四:
一曰濕邪傷腎三焦聾。經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耳聾,渾渾焞焞,治以苦熱是也。
二曰燥邪傷肝聾。經云:歲余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耳聾無所聞是也。
三曰火邪傷肺聾。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耳聾是也。
四曰風火炎擾於上聾。經云:少陽司天之政,風熱參布,雲物沸騰,民病聾瞑,三之氣,炎暑至,民病熱中聾瞑,治以寒劑是也。
〔《本》〕治耳聾。用鼠膽一個,滴入耳中三次,立效。
〔《勝》〕治耳聾,立效。以乾地龍入鹽,貯在蔥尾內,為水點之。
〔《千》〕治耳聾,以綿裹蛇膏塞耳中,神效。
〔世〕治耳聾久不聞者。
緊磁石(如豆大),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一字)
上用新綿裹了,塞於所患耳內,口中銜少生鐵,覺耳內如風雨聲即愈。甘草、甘遂各半寸,綿裹包插入耳內,又將甘草嚼之,即通,妙。
〔羅〕,通神丹,治耳聾。
阿魏,巴豆仁(七個),安息香,桑白皮(各錢半),硃砂(五分),大蒜,蓖麻子仁(各七個),
上為細末,入二仁與蒜同搗爛為丸,如棗核大。每用一丸,綿裹內耳,如微痛則出。
〔世〕治耳聾久不效者。
大蒜一瓣,一頭挖一坑子,用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去極熱,入在蒜內,用新綿裹定塞耳中,不過三次,效。
治耳聾。蓖麻子五十粒,去皮,棗子一個,同搗丸,如棗核大,更入小兒乳汁和,每用一丸,綿裹塞耳中,覺熱為度,一日一換。
〔《千》〕治耳聾。用骨碎補削作細條,火炮乘熱塞耳。(本草云:骨碎補破血治折傷有奇效。)
〔《外》〕治耳聾。以杏仁七個去皮,拍碎三分,以綿裹,於中著顆鹽如小豆許,以器盛於飯甄中蒸之,候飯熟取出,於患人側臥,將一裹捻油汁滴入耳中。久之,又以一裹依前法捻滴之。
〔世〕又方。用雄貓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如貓不能放尿,用姜擦其齒即有。
針灸耳聾有五法:
其一取手足少陽手陽明。經云: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又云:三焦手少陽之脈,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視盛虛熱寒陷下調之也。又云: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又云: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
白話文:
將以上二味藥材(未提及名稱),放在銀或石製的容器內炒乾,磨成細末。傍晚不要吃東西,晚上睡覺前用酒調和藥末服用。到了二更(約晚上九點至十一點)之後,慢慢地盡量喝下,到五更(約清晨三點至五點)時,如果耳朵裡聽到像百十支笙一起發出的聲音,就會開始聽見聲音。(另一種方法是在五更時喝下一碗濃煎的蔥白湯,效果更好。之前兩天先服用黑錫丹,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先將蠍子和半升糯米一起炒,再加入四十九片生薑和蠍子一起炒,炒完後去除米和薑不用。)
《千金方》記載:治療耳聾,用三升酒浸泡二升搗碎的牡荊子,浸泡七天後去除藥渣,可以隨意服用直到喝完,即使是三十年的耳聾也能治好。
《素問》提到:南方屬火,顏色為紅色,對應於心臟,心臟的竅門在耳朵,心臟儲藏精氣。(出自《金匱真言論》)
治療腎虛寒導致的耳聾,可以用煨腎散、蓯蓉丸。(詳細內容可參考虛實相關章節。)
因運氣因素導致的耳聾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濕邪傷害腎和三焦導致的耳聾。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太陰濕氣過盛,就會導致民眾出現耳聾,聽聲音模糊不清,治療方法要用苦味和熱性的藥物。
第二種是燥邪傷害肝導致的耳聾。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如果年份中燥氣過盛,肝木受到邪氣侵擾,民眾就會出現聽不到聲音的耳聾。
第三種是火邪傷害肺導致的耳聾。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如果年份中火氣過盛,暑熱流行,肺金受到邪氣侵擾,民眾就會出現耳聾。
第四種是風火在上方擾亂導致的耳聾。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少陽掌管天氣時,風熱交雜,雲霧翻騰,民眾就會出現耳聾和眼睛昏花的症狀。到了三之氣,暑熱來臨時,民眾會出現因熱氣而導致的耳聾和眼睛昏花,要用寒涼的藥物治療。
《本草綱目》記載:治療耳聾,可以用一個老鼠膽,滴入耳朵中三次,立刻見效。
《勝金方》記載:治療耳聾,效果快速。將乾燥的地龍塞入鹽中,放在蔥的尾部,然後滴水到上面使用。
《千金方》記載:治療耳聾,用棉花包裹蛇膏塞入耳朵中,效果神奇。
《世醫得效方》記載:治療長期耳聾聽不見聲音。
用像豆子大小的磁石,加上穿山甲(燒過後磨成粉,用一字份量),用新棉花包裹,塞入患耳中,口中含著少量生鐵,如果感覺耳朵裡像有風雨聲就會痊癒。再用甘草、甘遂各半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內,然後將甘草嚼碎,就能夠使耳朵通暢,效果很好。
《羅氏會編》記載:通神丹,治療耳聾。
藥材包含:阿魏、巴豆仁(七個)、安息香、桑白皮(各一錢半)、硃砂(五分)、大蒜、蓖麻子仁(各七個),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巴豆仁和蒜一起搗爛成丸,做成棗核大小。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如果感到稍微疼痛就取出。
《世醫得效方》記載:治療長期耳聾效果不佳的。
取一瓣大蒜,在蒜頭挖一個坑,放入一粒去皮膜的巴豆,用慢火烘烤到沒有熱度後,放入蒜頭內,用新棉花包裹好塞入耳朵中,不超過三次就會見效。
治療耳聾,用五十粒去皮的蓖麻子,加上一個棗子,一起搗爛成丸,做成棗核大小,再加入少量嬰兒乳汁混合,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中,感到發熱即可,一天更換一次。
《千金方》記載:治療耳聾,用骨碎補削成細條,用火烤熱後趁熱塞入耳朵。(本草記載:骨碎補能破血治療跌打損傷,效果很好。)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耳聾,用七個去皮的杏仁,拍碎分成三分,用棉花包裹,中間放入一顆像小豆大小的鹽,放在器皿中蒸飯,等飯熟取出,讓患者側臥,將一包杏仁捻出油汁滴入耳中。過一段時間,再用另一包按照同樣的方法捻滴。
《世醫得效方》記載:另一種方法,用雄貓的尿滴入耳朵中,左耳滴左邊的尿,右耳滴右邊的尿。如果貓不尿,可以用薑擦拭它的牙齒就會有尿。
針灸治療耳聾有五種方法:
第一種取手足少陽經和手陽明經。根據《黃帝內經》記載,治療耳聾要取手小指第二個指甲上與肌肉交接的地方,先取手,後取足。又說,三焦手少陽經脈發生病變就會導致耳聾,聽聲音模糊不清,要根據盛虛寒熱的情況來調理。又說,耳聾不痛的,取足少陽經,耳聾且痛的,取手陽明經。還說,治療耳聾刺手陽明經,如果沒效果,就刺它通往耳朵前面的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