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2)

1. 耳聾

上三味,研為末,和勻,用黃蠟一兩,熔和為丸,如彈子大。鹽湯嚼下。有人止以黃蠟細嚼,點好建茶送下,亦效。(山藥、茯苓、杏仁,皆入於太陽。山藥大補陰氣,惟杏仁利氣,乃補中有通也。少氣嗌乾者,門冬、人參、五味湯嚼下。)

經云: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治法用四物湯加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湯服二十餘帖,卻用杜壬姜蠍散開之。

本草云:肝虛則生薑補之是也。

〔世〕治耳聾。九節菖蒲去須,切小塊十兩,蒼朮十兩,水合浸於瓦罐中,七日取出,去蒼朮,單用菖蒲,曬乾,於糯米甑上蒸熟,曬乾為末。糯米飲調,食後臨臥服,效。

〔丹〕大病後耳聾,須用四物降火。陰虛火動耳聾者,亦如之。氣逆耳聾有三,肝與手太陽少陽也。經云:肝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又云:太陽所謂浮為聾者,皆在氣也。羅謙甫云:手太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手少陽氣厥而耳聾者,其候耳內渾渾焞焞。此皆氣逆而聾也。治法宜四物湯吞龍薈丸降火,及復元通氣散調氣是也。

〔丹〕耳聾必用四物龍薈養陰。

復元通氣散,治氣澀耳聾。(方見腹癰。)

〔丹〕耳聾有濕痰者,,檳榔神芎丸,下之。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加檳榔

滴水丸,每服十丸,每次加十丸,白湯下。

耳聾皆屬於熱,少陽厥陰熱多,宜開痰散風熱,通聖散、滾痰丸之類。耳因郁聾,以通聖散內加大黃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後,入諸藥,通用酒炒。

〔羅〕,犀角散,治風毒壅熱,胸心痰滯,兩耳虛聾,頭重目眩,神效。

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蘆),枳殼(麩炒,去穰),菖蒲,羌活,澤瀉,木通,生地(各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錢炙)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溫服。

茯神散,治上焦風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

茯神(一兩),羌活,柴胡,蔓荊子,薏苡仁,防風(去蘆),菖蒲,五味子,黃耆(各半兩),甘草(一分,炙),麥門冬(一兩,去心),薄荷(三錢)

上十二味為末,每服三錢,入生薑三片,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本》〕治男子二十歲,因瘡毒後腎經熱,右耳聽事不真,每心中拂意,則轉覺重,虛鳴疼痛,,地黃湯,。

生地(一兩半),枳殼,羌活,桑白皮(一兩),磁石(搗碎,水淘三二十次,去盡赤汗為度,二兩),甘草,防風,黃芩,木通(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煎去渣,日二三服,不拘時候。

〔無〕,姜蠍散,治耳聾因腎虛所致,十年內一服愈。(出杜壬方。)

乾蠍(四十九個,去繭,洗焙,去風熱),生薑(切片如蠍大,四十九片,開痰)

白話文:

耳聾

將山藥、茯苓、杏仁這三味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取一兩黃蠟融化後,與藥粉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用鹽水送服。有人只用黃蠟細嚼,再用上好的建茶送服,也有效果。(山藥、茯苓、杏仁這三味藥都作用於足太陽膀胱經。山藥大補陰氣,而杏仁則能疏通氣機,屬於補中帶通。若是氣虛又口乾舌燥者,可以搭配麥門冬、人參、五味子湯一同嚼服。)

醫書上說:肝臟虛弱會導致眼睛視物模糊不清,耳朵聽不到聲音,容易感到恐懼。治療方法是用四物湯加上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量,煎湯服用二十多帖,然後用杜仲、生薑、全蠍散來疏通。

本草書籍記載:肝虛可以用生薑補益。

[世醫方] 治療耳聾的方法:將九節菖蒲去掉鬚根,切成小塊,取十兩;蒼朮也取十兩。將它們放入瓦罐中加水浸泡七日後取出,去掉蒼朮,只用菖蒲,曬乾。再將菖蒲放在蒸糯米的蒸籠上蒸熟,曬乾,磨成粉末。用糯米湯調服,在飯後睡前服用,有效果。

[丹溪心法] 大病後出現的耳聾,需要用四物湯來降火。陰虛火旺導致的耳聾,也用此法治療。氣逆導致的耳聾有三種情況,分別與肝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有關。醫書上說:肝氣上逆會導致頭痛、耳聾,聽力下降,臉頰腫脹。又說:太陽經脈的病症表現為浮腫和耳聾,都是氣的問題。羅謙甫認為:手太陽小腸經的氣機逆亂導致的耳聾,表現為耳朵聽力下降,耳內感覺氣脹。手少陽三焦經的氣機逆亂導致的耳聾,表現為耳內嗡嗡作響,聽不清。這些都是氣機逆亂導致的耳聾。治療方法應該用四物湯配以龍薈丸來降火,同時用復元通氣散來調和氣機。

[丹溪心法] 耳聾一定要用四物湯和龍薈丸來滋養陰液。

復元通氣散,治療氣機不暢導致的耳聾。(藥方見腹部癰腫篇)

[丹溪心法] 耳聾如果伴有濕痰,可以用檳榔神芎丸來通利。

使用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子、滑石(各四兩),再加上檳榔製成藥丸。

滴水丸,每次服用十丸,之後每次增加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耳聾多屬於熱證,少陽經和厥陰經的熱邪較多,應該開痰、疏散風熱,可以使用通聖散、滾痰丸等藥方。對於因鬱結而導致的耳聾,可以使用通聖散,其中大黃用酒浸泡後煨過,再用酒炒三次,然後加入其他藥材,藥方中的所有藥材都用酒炒過。

[羅天益醫學] 犀角散,治療風毒壅滯、熱邪積聚、胸心痰多、兩耳虛性耳聾、頭部沉重、眼睛眩暈,效果很好。

藥方: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蘆),枳殼(麩炒,去穰),菖蒲,羌活,澤瀉,木通,生地(各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錢,炙)。

將以上藥材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服,飯後溫服。

茯神散,治療上焦風熱、耳鳴突然耳聾、四肢脹滿、煩悶不適。

藥方:茯神(一兩),羌活,柴胡,蔓荊子,薏苡仁,防風(去蘆),菖蒲,五味子,黃耆(各半兩),甘草(一分,炙),麥門冬(一兩,去心),薄荷(三錢)。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三片生薑,煎至一半水量,飯後溫服。

[《本草綱目》] 治療男子二十歲時,因瘡毒後導致腎經有熱,右耳聽力下降,每當心中不悅時,聽力會更加下降,耳內有虛鳴和疼痛感,可以使用地黃湯。

藥方:生地(一兩半),枳殼,羌活,桑白皮(一兩),磁石(搗碎,用水淘洗二三十次,去除紅色雜質,二兩),甘草,防風,黃芩,木通(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服,每日二至三次,不限時間。

[無名氏方] 薑蠍散,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耳聾,十年內的病症,服用一劑即可治癒。(出自杜壬的藥方)

藥方:乾蠍(四十九個,去除硬殼,洗淨烘乾,去除風熱),生薑(切成與蠍子大小相近的片狀,四十九片,用以開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