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9)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9)
1. 足痿軟不收為痿厥
上龜扳、黃柏例。嘗治一老人痿厥,累用虎潛丸不愈,後於虎潛丸加附子,立愈如神,蓋附反佐之功也。
〔《本》〕治後生丈夫酒色過多,下焦虛憊,足膝軟乏,小便滑數,外腎濕癢。
菟絲子(五兩,依法研),石蓮肉(二兩),白茯苓(一兩),山藥,茴香(各二兩),五味子(五兩),
上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如腳氣及腳膝無力者,木瓜酒空心下五十丸,晚食前再服,立效。
〔丹〕鄭安人,年六十,虛而有痰,脈緩足弱,與半夏天麻白朮湯,下酒芩丸,愈。
東陽吳子萬,年五十,形肥味厚,且多憂怒,脈常沉澀,自春來痰氣病,醫認為虛寒,率與燥熱香竄之劑,至四月兩足弱,氣上衝,飲食減,召予治之。予曰:此熱鬱而脾虛,痿厥之證作矣。形肥而脈沉,未是死證,但藥邪火盛,當此火旺,實難求生。且與竹瀝下白朮膏,盡二斤,氣降食進。一月後,大汗而死。書此以為諸賢覆轍之戒云。
〔垣〕黃耆人參湯治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兩腳痿軟。清燥湯治六七月濕令大行,濕熱相合,痿厥病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動。(以上二方並見痿注夏條。)
〔仲〕,越婢加朮湯,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成無己云《外臺》作越婢湯。)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甘草(各二兩),白朮(四兩),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如惡風,加附子一枚,炮。
〔《鬥》〕治腳軟。用商陸根細切如小豆大,煮令熟,更入綠豆,同爛煮為飯,每日煮食,以瘥為度,其功最效。
〔《本》〕治筋骨諸疾,手足不遂,行動不得,遍身風瘡,,左經丸,。
草烏(白大者,去皮臍),木鱉(去殼),白膠香,五靈脂(以上各二兩半),斑蝥(五個,去頭足翅,醋炙)
上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取粉一升,醋糊共搜杵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溫酒磨下。治筋骨疾,但未曾針傷損者,三五服立效。此藥曾醫一人,軟風不能行,不十日立效。專治心腎肝三經,通小便,除淋瀝,通營衛,滑經絡。此方因淨聖寺僧得之,大有奇功。
治兩腳軟弱,虛羸無力,及小兒不能行,,續骨丹,。
天麻(明淨者,酒浸),白附子,牛膝,木鱉子(各半兩),烏頭(一錢,炮),川羌活(半兩),地龍(去土,一分),乳香,沒藥(各二錢),硃砂(一錢)
上以生南星末一兩,無灰酒煮糊為丸,如雞頭大,硃砂為衣。薄荷湯磨一丸,食前服。
〔丹〕人參,酒浸服之,治風軟腳弱,可逐奔馬,故曰奔馬草,曾用有效。
運氣痿厥皆屬水虛。經云: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紀,其病痿厥堅下是也。
白話文:
足部痿軟無力,不能收攏,稱為痿厥
關於龜板和黃柏的應用。我曾經治療一位老年人的痿厥,多次使用虎潛丸都沒有效果,後來在虎潛丸的基礎上加入附子,竟然立即痊癒,效果神奇,這就是附子反佐的功效啊!
(《本草綱目》)治療年輕男子因酒色過度,導致下焦虛弱,足膝軟弱無力,小便頻數,外生殖器潮濕瘙癢的病症。
配方:菟絲子(五兩,依法研磨),石蓮肉(二兩),白茯苓(一兩),山藥,茴香(各二兩),五味子(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四十丸,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空腹服用。如果患有腳氣或腳膝無力,可以用木瓜酒空腹送服五十丸,晚上飯前再服一次,效果很快。
(《丹溪心法》)鄭安人,六十歲,體質虛弱且有痰,脈象緩慢,足部無力,給予半夏天麻白朮湯,配合下酒芩丸,病就好了。
東陽的吳子萬,五十歲,體形肥胖,喜歡吃濃味食物,且多憂愁憤怒,脈象常常沉而澀。從春天開始出現痰氣病,醫生認為是虛寒,所以經常給他用燥熱、氣味香竄的藥物。到了四月,他的雙腳變得軟弱無力,氣往上衝,食慾也下降。我被請去診治。我說:這是熱邪鬱結,導致脾虛,痿厥的病症發作了。他雖然形體肥胖,脈象也沉,還沒有到絕症的地步,但是藥物的邪火太盛,現在火旺盛,實在難以救治了。我先給他開竹瀝,配合白朮膏,服用了兩斤,氣就降下來,食慾也增加了。一個月後,他大汗淋漓而死。我記錄這件事,是為了給各位賢者做個前車之鑑。
(李東垣)黃耆人參湯治療夏天天氣過於炎熱,損傷元氣,導致兩腳痿軟無力的病症。清燥湯治療六七月份濕氣盛行,濕熱結合,導致痿厥病發作,腰部以下痿軟癱瘓,不能行動。(以上兩方都記載在痿證注的夏天條目中。)
(張仲景),越婢加朮湯,治療肌肉極度消瘦,身體因熱而津液流失,皮膚腠理疏鬆,汗水大量外泄,感受風邪,導致下焦腳部無力的病症。(成無己認為《外臺秘要》記載的是越婢湯。)
配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甘草(各二兩),白朮(四兩),大棗(十五枚)。
將以上六味藥材,用水六升,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如果怕冷,可以加入一枚炮製過的附子。
(《鬥門方》)治療腳軟無力的病症。用商陸根切成小豆大小,煮熟,再加入綠豆,一起煮爛成粥,每天煮食,直到病好為止,效果很好。
(《本草綱目》)治療筋骨方面的各種疾病,手腳不能活動,無法行走,全身長風瘡。用左經丸。
配方:草烏(選用白色大個的,去皮臍),木鱉子(去殼),白膠香,五靈脂(以上各二兩半),斑蝥(五個,去頭、足、翅膀,用醋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黑豆去皮,生杵取粉一升,用醋糊混合攪拌均勻,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酒磨化服用。治療筋骨疾病,只要不是因為針傷造成的,服用三五次就會有效。這個藥曾經醫治好一位軟風不能行走的病人,不到十天就見效。專門治療心、腎、肝三經的病症,能通小便,消除淋漓不盡,疏通營衛,滑利經絡。這個方子是一位淨聖寺的僧人給的,效果非常好。
治療兩腳軟弱無力,虛弱消瘦,以及小孩子不能走路的病症。用續骨丹。
配方:天麻(選用明淨的,用酒浸泡),白附子,牛膝,木鱉子(各半兩),烏頭(一錢,炮製),川羌活(半兩),地龍(去除泥土,一分),乳香,沒藥(各二錢),硃砂(一錢)。
將以上藥材,加入生南星粉末一兩,用無灰酒煮糊製成丸子,如雞頭大小,用硃砂做外衣。用薄荷湯磨化一丸服用,飯前服用。
(《丹溪心法》)人參,用酒浸泡後服用,治療風邪導致的腳軟無力,可以追趕奔跑的馬匹,所以叫做奔馬草,曾經用過,效果很好。
氣機的運行和痿厥的發生,都屬於體內水液虛少。經書上說:水液不足稱為涸流,出現涸流的情況,其病症表現為痿厥,下部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