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4)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4)
1. 腳氣頑麻腫痛為痹厥
〔《本》〕療丈夫腰腳痹,緩急,行履不穩者。以萆薢二十四分,合杜仲八分,搗篩,每日溫酒和服三錢匕,增至五錢。忌食牛肉。
〔《活》〕,薏苡仁酒,治腳痹。
薏苡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各一兩),熟地(一兩半),白朮(半兩),
上銼為粗末,散入生絹袋內,用好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月盛熱,分作數帖,逐帖浸酒。每日空心溫服一盞或半盞,日三四服,常令酒氣醺醺不絕。久服覺皮膚下如數百條蟲行,即風濕氣散。
〔《本》〕去風補血,益氣,壯筋骨,強腳力,,虎骨酒,。
虎脛骨(真者),萆薢,仙靈脾,薏苡仁,牛膝,熟地(各二兩),
上細銼,絹袋盛,浸酒二斗,飲了一盞入一盞,可得百日。婦人去牛膝。
〔丹〕六七叔婆,血少氣多,大便後腳痛而麻。
當歸(二錢半),芍藥,白朮(二錢),陳皮,青皮(一錢),地黃(一錢半),川芎(五分),甘草(少些),桃仁(十八個),分二帖煎。
腳氣壅腫,便溺阻隔,心下痞滿,飲食不消,宜微利之。(方見內傷濕熱條。)
腳氣多屬肺氣實。經云:肺病者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故戴人治腳氣用湧法者,良由此也。又《千金方》多汗之者,亦瀉肺之法也。今集疏肺氣之方於左。
〔子和〕魏德新因赴冬選,犯寒而行,真元氣衰,加之坐臥冷濕,飲食失節,以冬遇此,遂作骨痹。骨屬腎也,腰之高骨,壞而不用,兩胯似折,面黑如炭,前後臁痛,痿厥嗜臥。遍問諸醫,皆作腎虛治之。予先以玲瓏灶熨蒸數日,次以苦劑上湧寒痰三二升,上實下虛,明可見矣。
次以淡劑使白朮除脾濕,茯苓養腎水,又刺腎腧、太谿二穴,二日一刺。前後一月,平復如故。
孫少府監韓彥正暴得疾,手足不舉。諸醫皆以為風,針手足,亦不知痛。遂召孫診之。孫曰:此腳氣耳。用檳榔末三錢,生薑三片,乾紫蘇七葉,陳皮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渣熱服,數次而愈。
治腳腫者,,檳榔散,主之。
陳皮(一大握),蒼朮(炒,一握),酒半盞(同以上藥煎)
上煎數沸,調檳榔末二錢,食後服。
〔《聖》〕治腳氣及風寒濕,四肢攣急,腳疼不可踐地。用紫蘇二兩,搗碎,水三升,研取汁,以蘇子汁煮粳米粥二合,和蔥、豉、椒、姜食之,即止。
上檳榔、紫蘇例。
〔世〕治一切腳氣奇方。用穿山甲前兩足者,燒存性,研細,入麝香當門子少許,多少隨人斟酌。要服此藥,須去他事,至晚不可進飲食,候至夜深腹空時調服,坐臥隨意。及雞鳴,又一服,痛立止,過一二日便能步履如常,極妙如神。
〔《千》〕治腳氣十二風痹不能行,松葉酒。用松葉六十斤,細銼㕮咀,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釀五斗米,如常法。另煮松葉汁以漬米,並饙飯,泥釀封頭,七日後澄飲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眾。
白話文:
[腳氣頑麻腫痛為痹厥]
-
《本草》:治療男子腰部和腿部麻痹,肌肉抽筋,走路不穩的情況。使用萆薢二十四份,加上杜仲八份,搗碎過篩後,每天用溫酒送服三錢匕,可以增加到五錢匕。忌吃牛肉。
-
《活人方》:薏苡仁酒,可以治療腿部麻痹。 配方:薏苡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各一兩),熟地(一兩半),白朮(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粗末,裝入生絹袋中,用好酒五升浸泡。春天和秋天浸泡十四天,夏天天氣炎熱,可以分成數帖,每帖都用酒浸泡。每天空腹溫服一盞或半盞,一天服用三到四次,使身體經常保持微微酒醉的感覺。長期服用,會感覺皮膚下像有數百條蟲子在爬,這表示風濕之氣正在消散。
-
《本草》:可以祛風補血,益氣,強壯筋骨,增強腿腳力量的虎骨酒。 配方:真正的虎脛骨、萆薢、仙靈脾、薏苡仁、牛膝、熟地(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裝入絹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喝完一盞後再倒入一盞,可以連續服用一百天。婦女服用可以去掉方中的牛膝。
-
《丹溪心法》:有位六七十歲的老婆婆,血虛氣弱,大便後腳痛且麻木。 配方:當歸(二錢半),芍藥、白朮(二錢),陳皮、青皮(一錢),地黃(一錢半),川芎(五分),甘草(少許),桃仁(十八個)。將這些藥材分成兩份煎服。
-
腳氣引起的腫脹,小便不暢通,胸腹脹滿,消化不良,應該稍微用藥來疏通。(具體藥方參見「內傷濕熱」條目。)
-
腳氣多半屬於肺氣過盛。醫書說:「肺有病就會出汗,臀部、陰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和腳都會疼痛。」所以戴人治療腳氣用湧吐的方法,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千金方》也認為,多汗的人應該用瀉肺的方法來治療。現在將疏通肺氣的方子整理如下。
-
《丹溪心法》:魏德新因為冬天參加選拔,冒著寒冷趕路,導致元氣衰弱,加上坐臥在陰冷潮濕的地方,飲食不節制,在冬天遇到這種情況,就患上了骨痹。骨頭屬於腎臟,腰部的高骨壞死不能使用,兩邊胯部好像斷了一樣,臉色黑如木炭,前後小腿都痛,肌肉萎縮,喜歡躺著。他到處求醫,醫生都按腎虛來治療。我先用玲瓏灶熨蒸數日,然後用苦味藥物向上引導,吐出三二升寒痰,這就說明是上實下虛。 接著用淡味藥物,讓白朮去除脾濕,茯苓滋養腎水,又針刺腎腧穴和太谿穴,每隔兩天針刺一次。大約一個月後,就恢復正常了。
-
孫少府監韓彥正突然得病,手腳都不能動。醫生都認為是風邪,針刺手腳,卻不知道疼痛。於是找孫思邈來診治。孫思邈說:「這是腳氣。」用檳榔末三錢,生薑三片,乾紫蘇葉七片,陳皮三錢,用水一大碗,煎到七分,去渣後熱服,服用幾次就好了。
-
治療腳腫,可以用檳榔散。 配方:陳皮(一大把),炒蒼朮(一把),用半盞酒一起煎。 將以上藥材煎煮幾次後,加入檳榔末二錢,飯後服用。
-
《聖濟總錄》:治療腳氣和風寒濕邪引起的四肢抽筋、腳痛不能著地的情況。用紫蘇二兩,搗碎後,加水三升,研磨取汁,用紫蘇汁煮粳米粥二合,加入蔥、豆豉、花椒、生薑一起食用,很快就會好轉。
-
以上是關於檳榔和紫蘇的例子。
-
《世醫得效方》:治療各種腳氣的奇特藥方。用穿山甲的前腿(要用燒過後留下藥性的),磨成細末,加入少許麝香(具體用量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服用此藥時,需要放下其他事情,晚上不能吃飯,等到深夜肚子空的時候調服,坐著或者躺著都可以。等到雞叫時,再服用一次,疼痛立刻停止,過一兩天就能像平常一樣走路,效果非常神奇。
-
《千金方》:治療腳氣引起的十二種風痹,導致不能行走,可以使用松葉酒。用松葉六十斤,切碎後,加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用來釀五斗米,按照一般釀酒的方法。另外,煮松葉汁浸泡米,並用松葉水做飯。密封酒罈,七天後澄清飲用,喝到醉為止。很多人因為喝了這種酒而恢復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