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2)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22)
1. 腳氣頑麻腫痛為痹厥
再服腫痛悉除。止有右手指末微赤腫,以三稜針刺於爪甲端,多出黑血,赤腫全去。不數日,因食濕面,肢體覺痛,再以,枳實大黃湯,治之。
羌活(一錢半),當歸(一錢),枳實(五分),大黃(酒煨,三錢),
夫腳氣之疾,皆水濕之為也。面滋其濕,血壅而不行,故肢節煩疼。《內經》曰:風能勝濕。羌活辛溫,透關節,去濕,故以為主。血留而不能行則痛,當歸之辛溫,散壅止痛。枳實之苦寒,治痞消食,故以為臣。大黃苦寒,以導面之濕熱,並治諸老血留結,取其峻快,故以為使也。
上㕮咀,只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食前,利下兩行,痛止。
〔世〕腳氣。控涎丹加胭脂一錢,檳榔、木瓜各一兩,卷柏半兩,先以鹽水煮半日,次日白水煮半日,同前藥為丸,每三十丸,加至四五十丸,服下惡物,立效。(控涎丹方見走注疼痛。)
〔《衍》〕有人嗜酒,日須五七十杯,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銼炒,同為末,熟蜜為丸,溫水下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本》〕治風氣積滯成腳氣,常覺微腫,發則或痛,,茵芋丸,。
茵芋(炒),薏苡仁(各半兩),郁李仁(一兩),牽牛子(三兩,生取末一兩半)
上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棗湯下。未利加至三十丸,日三,快利為度,白粥補之。
治腎臟風攻註腳膝方。
連珠,甘遂(一兩),木鱉子(一雌一雄,去殼)
上為末,獖豬腰子二個,批開,用藥末一錢摻勻,濕紙裹數重,火煨熟,放溫,五更初細嚼,米飲下。積水多則利多,少則利少,宜軟飯將息。若息一腳,須看左右,如左腳用左邊腰子,右腳用右邊腰子,藥末止許一錢。
壬子年在毗陵,有姓馬人鬻酒,久不見,因問其子,云:宿患腎臟風,今一足發腫如瓠,自腰以下鉅細通為一律,痛不可忍,欲轉側,兩人挾持方可動,或者欲以鈹刀決之。予曰:不可,吾有藥當合以贈。如上法服之,辰巳間下膿水數升,即時痛止腫退。一月後,尚拄拐而行。
予再以赤烏散,令塗貼其膝方愈。後十年,至毗陵,率其子列拜以謝,云:向腳疾至今不復作,雖積年腎臟風並已失去,今健步自若矣。
〔《草》〕有人重病,足不履地者十年,良醫殫技莫能治,所親置之道傍以求救者。遇一遊僧見之,告曰:此疾一藥可治,但不知此土有否。因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靈仙也,使服之數日,能步履。其後山人鄧思濟知之,遂著其法云:探得陰乾月餘,搗篩,溫清酒和二錢匕,空心服之。
加人本性殺藥,可加及六錢匕。利過兩行則減之,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善,不觸諸藥,但惡茶及麵湯,以甘草、梔子代飲可也。
白話文:
服用後,腫痛完全消除。只剩下右手手指末端稍微紅腫,用三稜針刺在指甲末端,流出很多黑血,紅腫完全消失。過了幾天,因為吃了濕麵,肢體感到疼痛,再次用枳實大黃湯來治療。
藥方:羌活(一錢半),當歸(一錢),枳實(五分),大黃(酒炒過,三錢)。
腳氣這種病,都是因為水濕引起的。吃了麵食會加重體內的濕氣,導致血液壅塞不暢,所以肢體關節會煩躁疼痛。《內經》說:「風能勝濕。」羌活性味辛溫,能通達關節、去除濕氣,所以用它作為主藥。血液瘀滯不通就會產生疼痛,當歸性味辛溫,能疏散瘀滯、止痛。枳實性味苦寒,能消除痞滿、幫助消化,所以作為輔助藥。大黃性味苦寒,能引導體內濕熱向下排出,並且能治療陳舊的瘀血結塊,取它藥性峻猛快速的特點,所以作為使藥。
以上藥材切碎,只煎一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藥渣,溫熱服用,空腹、飯前服用,排便兩次後,疼痛就會停止。
(世傳方)治療腳氣,可用控涎丹加入胭脂一錢,檳榔、木瓜各一兩,卷柏半兩,先用鹽水煮半天,第二天再用清水煮半天,再和前面的藥一起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加到四五十丸,服下後排出穢物,效果顯著。(控涎丹的藥方見「走注疼痛」篇。)
(《衍義》)有人嗜酒,每天都要喝五七十杯,後來得了腳氣,病情很嚴重。有人教他用巴戟半兩,和糯米一起炒,等到糯米微微變色後,把糯米去掉,再加上大黃一兩,切碎炒過,一起磨成粉,用熟蜜做成藥丸,溫水送服五七十丸,並且要禁酒,就痊癒了。
(《本草》)治療風氣積滯形成的腳氣,常常感到稍微腫脹,發作時可能會疼痛,可用茵芋丸來治療。
藥方:茵芋(炒過),薏苡仁(各半兩),郁李仁(一兩),牽牛子(三兩,取生藥磨成粉一兩半)。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棗湯送服。如果排便不暢,可以加到三十丸,每天服用三次,以排便順暢為度,並用白粥來補充體力。
治療腎臟風侵襲腿腳膝蓋的藥方。
藥方:連珠,甘遂(一兩),木鱉子(一雌一雄,去殼)。
以上藥材磨成粉,用公豬的腰子兩個,從中間切開,把藥粉一錢均勻地塗在切面上,用濕紙包好幾層,用火煨熟,放溫後,在清晨五更時細細咀嚼,用米湯送服。體內積水多就會排洩多,積水少就會排洩少。適合吃軟飯來調養。如果要治療一隻腳,必須看是左腳還是右腳,如果是左腳就用左邊的腰子,右腳就用右邊的腰子,藥粉只能用一錢。
壬子年我在毗陵,有個姓馬的賣酒人,很久沒見到他,就問了他的兒子,他兒子說:他父親得了腎臟風,現在一隻腳腫得像葫蘆一樣,從腰部以下,粗細都一樣,疼痛難忍,想翻身都需要兩個人攙扶才能動,有人想用刀割開來放膿。我說:不可以這樣,我有藥可以送給他。按照上面的方法服用後,在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排出了幾升膿水,立刻止痛消腫。一個月後,他還需要拄著拐杖才能走路。
我再用赤烏散,讓他塗在膝蓋上,才痊癒。十年後,我到了毗陵,他帶著兒子跪拜感謝我,說:以前的腳病至今沒有再發作,而且多年的腎臟風也消失了,現在走路健步如飛。
(《草藥》)有個人得了重病,雙腳無法著地已經十年了,很多名醫都用盡辦法也治不好,他的親人把他放在路邊,希望能有人救他。遇到一位遊方和尚,看到他的情況後說:這個病一味藥就可以治好,只是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於是,和尚進山去尋找,果然找到了,是威靈仙,讓他服用幾天,就能夠走路了。後來,山人鄧思濟知道了這個方法,就記錄下來:把威靈仙陰乾一個多月,搗碎篩粉,用溫清酒調和二錢,空腹服用。
如果病人體質強,可以加到六錢,如果排便兩次以上就要減量,病好就停止服用。這個藥的藥性很好,不會和其他藥物衝突,只是忌諱喝茶和麵湯,可以喝甘草、梔子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