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八·腎膀胱部 (9)

1. 腰痛

〔羅〕腰痛不可俯仰,轉側難,身寒熱,食倍多,身羸面黃黑,足冷不仁,腰重如石:腎腧(灸五壯。),中膂腧(灸五壯。),腰腧(灸五壯。)

〔《摘》〕腎虛腰痛久不已:肩井,腎腧(五分,七呼,灸隨年壯。)腰痛刺之不定者,刺八髎。(見前針灸上條。)大虛腰痛,刺而復發,腰重不能舉體,可刺委中動脈出血。

〔潔〕腰痛在身之前,足陽明原穴。身之後,足太陽原穴。身之側,足少陽原穴。

〔《甲》〕腰痛脊急,脅中滿,小腹堅急,志室主之。腰脊痛,惡寒,少腹滿堅,癃閉下重,不得小便,胞肓主之。腰痛骶寒,俯仰急難,陰痛下重,不得小便,秩邊主之。腰脊痛強引背,少腹俯仰難,不得仰息,腳痿重,尻不舉,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膀胱腧主之。腰痛不可以俯仰,中膂內腧主之。

腰脊痛,尻脊股臀陰寒大痛,虛則血動,實則並熱痛,痔痛,尻脽中腫,大便直出,扶承主之。腰痛頸頂痛,歷節汗出,而步履蹇復不仁,腨中痛,飛陽主之。大腸實則腰背痹寒轉筋,頭眩痛,虛則鼻衄,巔疾,腰痛,濈然汗出,令人飲食欲走,承筋主之。腰痛不可舉足,跟中踝後痛,腳痿,僕參主之。

腰痛不能舉足,少坐,若下車躓地,脛中矯矯然,申脈主之。腰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陽輔主之。腰痛控睪少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氣街。腸䐜肘寒,腰痛不得臥,手三里主之。腰痛大便難,湧泉主之。腰痛不可轉側,章門主之。

腰痛少腹痛,陰包主之。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京門及行間主之。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腸中悒怏,太衝主之。腰足痛而清泄善嘔,睪跳搴,上窌主之。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窌主之。腰痛大便難,飧泄,腰尻中寒,中窌主之。

腰痛小腹痛,下窌主之。腎腰痛不可俯仰,陰陵泉主之。

〔《摘》〕閃著腰疼:氣海(肥人一寸,瘦人五分,三補三瀉,令人覺臍上下痛,停針候二十五息,左手重按其穴,右手進針三息,又停二十五息,依前進針,令人覺從外腎熱氣上入小腹,出針神效。)腰痛上寒實,則脊急,長強主之。

〔《素》〕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脈要精微論)

帝曰:有病厥者,診上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診之,上脈固當沉緊,此應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病能篇「不然」二字衍文。)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脈要精微論)黑色粗理,及耳後陷,耳偏一邊高者,善病腰痛。

白話文:

腰痛

腰痛不能彎腰挺背,翻身困難,伴隨身體寒熱、食量增加、身體消瘦、面色發黃發黑、腳冷麻木,腰部沉重如石:灸刺腎俞穴、中膂俞穴、腰俞穴,每穴灸五壯。

腎虛導致腰痛久治不癒:針刺肩井穴、腎俞穴(深度五分,七呼七吸,灸的壯數依年齡而定)。腰痛針刺部位難以確定者,針刺八髎穴。腰部極度虛弱導致腰痛,針刺後疼痛復發,腰部沉重無法抬起身體,可以針刺委中穴,使其出血。

腰痛位置在身體前面,針刺足陽明胃經原穴;在身體後面,針刺足太陽膀胱經原穴;在身體側面,針刺足少陽膽經原穴。

腰痛伴隨脊背僵硬、脅肋部滿脹、小腹部堅硬緊繃,屬志室穴病症。腰脊疼痛、惡寒、少腹部脹滿堅硬、排尿困難、小便排出費力,屬胞肓穴病症。腰痛伴隨骶骨寒冷、彎腰挺背困難、陰部疼痛、小便排出費力,屬秩邊穴病症。腰脊疼痛牽扯到背部,少腹部彎腰挺背困難,無法仰卧休息,腳部萎軟沉重,臀部抬不起來,尿液發紅,腰部以下到腳部麻木,無法坐立,屬膀胱俞穴病症。腰痛不能彎腰挺背,屬中膂內俞穴病症。

腰脊疼痛、臀部、脊柱、大腿內側、臀部寒冷疼痛劇烈,虛證則血脈運行紊亂,實證則伴隨發熱疼痛,痔瘡疼痛,臀部腫脹,大便直腸排出,屬扶承穴病症。腰痛伴隨頸項部疼痛、關節處出汗、行走困難、肢體麻木、大腿內側疼痛,屬飛陽穴病症。大腸實證則腰背部麻痹寒冷、抽筋、頭暈疼痛;虛證則鼻出血、頭痛、腰痛、大汗淋漓、食欲不振、想活動,屬承筋穴病症。腰痛不能抬腳,腳跟、踝關節後部疼痛、腳部萎軟,屬僕參穴病症。

腰痛不能抬腳,少坐,如下車時絆倒,脛部僵硬,屬申脈穴病症。腰痛如被小錘擊打般疼痛,腫脹疼痛,不能咳嗽,咳嗽則筋脈收縮緊繃,各個關節疼痛,疼痛部位不定,伴隨寒熱,屬陽輔穴病症。腰痛牽扯到睾丸、小腹部及大腿,突然彎腰不能挺直,針刺氣街穴。腸胃冷痛,腰痛不能平卧,針刺手三里穴。腰痛伴隨大便困難,針刺湧泉穴。腰痛不能翻身,針刺章門穴。

腰痛伴隨小腹部疼痛,針刺陰包穴。腰痛不能久站久彎腰,針刺京門穴及行間穴。腰痛伴隨少腹部脹滿,小便不利如尿閉,身體消瘦,心懷恐懼,氣不足,腸胃不適,屬太衝穴病症。腰部和腳部疼痛並伴隨清稀的嘔吐物、睾丸跳動、上腹部脹滿,屬上窌穴病症。腰痛、煩躁不安,不能彎腰挺背,腰部以下至腳部麻木,疼痛沿脊柱向上蔓延,腰背部寒冷,屬次窌穴病症。腰痛伴隨大便困難、腹瀉、腰臀部寒冷,屬中窌穴病症。

腰痛伴隨小腹部疼痛,針刺下窌穴。腎臟和腰部疼痛,不能彎腰挺背,針刺陰陵泉穴。

閃著腰疼:針刺氣海穴(肥胖者針刺一寸,瘦弱者針刺五分,三補三瀉,使患者感覺肚臍上下疼痛,留針二十五個呼吸,左手重按穴位,右手進針三個呼吸,再留針二十五個呼吸,依次進針,使患者感覺從外腎的熱氣上升到小腹部,出針後療效顯著)。腰痛伴隨上部寒冷實證,則脊背僵硬,針刺長強穴。

腎臟經脈搏動堅實有力而持續時間長,顏色黃赤者,將會患上腰痛(《脈要精微論》)。

皇帝問道:患有厥逆症者,診斷時上部脈象沉而緊,左部脈象浮而遲,否則,疾病的主症在哪裡?岐伯回答:冬季診斷時,上部脈象的確應當沉而緊,這是應四時之氣的表現,左部脈象浮而遲,這是逆四時之氣,位於左側,主症應在腎臟,也可能涉及肺臟,表現為腰痛(《病能篇》「不然」二字為衍文)。按壓到骨頭,脈氣不足者,腰脊疼痛且身體麻痹。(《脈要精微論》)膚色黑而粗糙,耳後凹陷,耳朵一邊高一邊低者,容易患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