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五·肝膽部 (6)
卷之十五·肝膽部 (6)
1. 多臥
〔子和〕陳州長史一小兒病,寐而不寤三日。諸醫作睡驚治之,或欲以艾火灸之,或以大驚丸及水銀餅子治之。其父曰:此子平日無疾,何驟有驚乎?以子之病問戴人,戴人診其兩手脈,皆平和。戴人曰:若驚風之脈,當洪大而強,今則平和,非驚風也。戴人竊問其乳母,爾三日前曾飲酒醉否?蘧然笑曰:夫人以煮酒見餉,酒味甚美,三飲一罌而睡。夫陳酒味甘而戀膈,酒氣滿乳,兒亦醉也。
乃銼甘草、乾葛、葛花、縮砂仁、貫眾煎汁,啜之立醒。
白話文:
陳州長史的小兒子生病了,昏睡不醒已經三天。許多醫生都當作是睡驚來治療,有的想要用艾灸,有的想用大驚丸和水銀餅來治。孩子的父親說:「孩子平常身體很好,怎麼會突然驚風呢?」他便去詢問戴醫生,戴醫生診脈後發現孩子兩手脈象平和。戴醫生說:「如果真的是驚風,脈象應該洪大有力,現在脈象平和,就不是驚風。」戴醫生私下問孩子的乳母:「你三天前有沒有喝酒醉?」乳母恍然大悟,笑着说:“夫人用煮好的酒招待我,酒味很好,我喝了三碗就睡着了。”
戴医生解释道:“陈酒味道甘甜,容易留在胃里,酒气充满乳汁,孩子也喝醉了。”于是戴医生就用甘草、葛根、葛花、砂仁、貫眾等药材煎汁,让孩子喝下,孩子馬上就醒了。
運氣,多睡皆屬內熱。經云:陽明司天之政,初之氣,陰始凝,氣始肅,病中熱,善眠是也。
〔《怪穴》〕困睡多:無名指第二節尖。(灸一壯,屈手指取之。)
白話文:
"運氣不好都屬於內熱。古籍上說:陽明經絡掌管着天地間的秩序,在一年的第一個季節裏,陰氣開始凝聚,風氣也開始肅殺,人們容易患上中熱度疾病,並且喜歡睡覺。" “【奇怪穴位】如果感到疲倦想睡覺很多的話,請嘗試在無名指第二節指尖處施灸(一次1壯)。”
2. 咽喉
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又云: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故以喉咽入肝膽部。
〔《素》〕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太陽陽明論)地氣通於嗌。(全文見五臟。咽喉下接連胸中肺葉之間。嗌即咽之低處也,咽即嗌之高處也。)
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懸壅者,音聲之關也。(全文見喑。)
〔子和〕咽與喉,會厭與舌,此四者同在一門,而其用各異。喉以納氣,故喉氣通於天。咽以納食,故嚥氣通於地。會厭管乎其上,以司開闢,掩其喉,則其食下。不掩之,其喉錯。必舌抵上齶,則會厭能閉其喉矣。四者交相為用,闕一則飲食廢而死矣。
白話文:
經典記載:陰陽交合,就會導致喉嚨阻塞,稱為喉痹。又說:肝臟是身體的將軍,由膽囊決策,咽喉是肝臟的使者。因此將喉嚨歸類於肝膽系統。
喉嚨主導天氣,咽喉主導地氣。地氣與咽喉相通。
咽喉是食物進出的通道,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管道。會厭是發聲的門戶,懸壅是發聲的關卡。
咽喉、會厭和舌頭,這四者位於同一個部位,但功能各不相同。喉嚨負責吸入氣體,所以喉氣與天空相通。咽喉負責吞嚥食物,所以咽氣與大地相通。會厭位於喉嚨的上方,負責開合,當會厭蓋住喉嚨時,食物就能順利吞嚥。如果沒有蓋住喉嚨,就會導致食物誤入氣管。舌頭必須頂住上顎,會厭才能閉合喉嚨。這四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否則飲食就會受阻,最終導致死亡。
3. 喉痹
凡經云喉痹者,謂喉中呼吸不通,言語不出,而天氣閉塞也。云咽痛云嗌痛者,謂咽喉不能納唾與食,而地氣閉塞也。云喉痹咽嗌痛者,謂咽喉俱病,天地之氣並閉塞也。蓋病喉痹者,必兼咽嗌痛,病咽嗌痛者,不能兼喉痹也。今以喉咽俱病諸方,併入喉痹門中。
喉痹惡寒,及寸脈小弱於關尺者,皆為表證。宜甘桔湯、半夏桂枝甘草湯,詳寒熱發散之。若水漿不得入口者,用解毒雄黃丸四五粒,以極酸醋磨化灌入口內,吐出濃痰,卻服之。間以生薑自然汁一蜆殼噙下之,神效。
白話文:
古籍中提到「喉痹」指的是喉咙呼吸不畅,无法说话,是由于天气闭塞造成的。而「咽痛」和「嗌痛」则指咽喉无法吞咽口水和食物,是由于地气闭塞造成的。若同时出现「喉痹」和「咽嗌痛」,则说明咽喉同时生病,天地之气都闭塞了。一般来说,喉痹必定伴随咽嗌痛,但咽嗌痛并不一定伴随喉痹。因此,古人将治疗喉咽俱病的方剂都归纳到喉痹这一类。
如果喉痹患者畏寒,并且寸脉微弱,说明是外感风寒。这时应该服用甘桔汤、半夏桂枝甘草汤等药物,根据寒热程度进行发散治疗。如果患者无法吞咽水浆,则可用解毒雄黄丸四五粒,用极酸的醋磨化后灌入口中,吐出浓痰后,再服用。间或可以用生姜汁一蜆壳含服,效果显著。
按喉痹惡寒者,皆是寒折熱,寒閉於外,熱鬱於內,薑汁散其外寒,則內熱得伸而愈矣。切忌膽礬酸寒等劑點喉,反使其陽鬱結不伸;又忌硝黃等寒劑下之,反使其陽下陷入里,則禍不旋踵矣。韓祇和云:寸脈弱小於關者,宜消陰助陽。垣云:兩寸脈不足,乃陽氣不足,故用表藥提其氣,升以助陽也,或三部俱小弱,亦可用其法也。
喉痹,鄉村病皆相似者,屬天行運氣之邪,治必先表散之,亦大忌酸藥點之,寒藥下之。郁其邪於內,不得出也,其病有二。
其一屬火。經云:少陽所至為喉痹。又云:少陽司天之政,三之氣,炎暑至,民病喉痹。治宜仲景桔梗湯,或面赤斑者,屬陽毒,宜陽毒諸方汗之。
白話文:
喉嚨痛伴隨畏寒,都是寒邪阻滯熱邪鬱積所致。寒邪閉阻於外,熱邪鬱結於內,用薑汁散寒,就能讓內熱得以發散而痊癒。絕對不可用膽礬等寒涼藥物滴喉,反而會使陽氣鬱結不舒;也不可服用硝石、黃連等寒涼藥物,反而會使陽氣下陷,禍患接踵而至。韓祇和說:寸脈弱小於關脈,就應該消陰助陽。垣氏說:兩寸脈虛弱,就是陽氣不足,所以要使用表散藥物提振氣血,向上升發以助陽氣,如果三部脈象都虛弱,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喉嚨痛、鄉村流行病都相似,屬於天行流行的邪氣,治療必須先用表散藥物來疏散邪氣,也絕對不可用酸味藥物滴喉,更不可服用寒涼藥物。這樣會使邪氣鬱結於內,無法排出,病症就會更加嚴重。病症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屬於火邪。經書上說:少陽經脈循行經過喉嚨,所以會導致喉嚨痛。又說:少陽主宰天地的氣運,每三年一輪,炎熱的夏天到來,人們就會患上喉嚨痛。治療應該使用張仲景的桔梗湯,如果病人面赤斑點,屬於陽毒,就應該使用針對陽毒的方劑發汗治療。
其二屬濕。經云:太陰之勝,火氣內郁喉痹。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嗌腫喉痹。治宜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或面青黑者,屬陰毒,宜陰毒諸方汗之。
〔仲〕桔梗湯,治傷寒客熱咽痛。(方見傷寒咽痛。海藏治咽痛甘桔湯加鼠黏子、竹茹妙。)
〔無〕,荊芥湯,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咽之痛甚。
荊芥(半兩),桔梗(二兩),甘草(一兩),
白話文:
第二種情況屬於濕邪所致。古籍記載:「太陰主濕,其勝則火氣內郁,導致喉痹。」又說:「太陰在泉,濕邪過盛,則會導致咽喉腫痛。」治療宜用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如果患者面部青黑,則屬於陰毒,宜用陰毒的方劑發汗治療。
仲景的桔梗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咽喉疼痛。海藏在治療咽喉疼痛的甘桔湯中加入鼠黏子、竹茹,效果更佳。
對於咽喉腫痛、失聲、咽痛劇烈的情況,可以用荊芥湯治療。
荊芥半兩,桔梗二兩,甘草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溫服。
〔《活》〕半夏桂枝甘草湯,治暴寒中人咽痛。(方見傷寒咽痛。)
〔無〕治卒喉痹不得語。小續命湯加杏仁七個煎,甚妙。(續命湯方見中風門。)
〔和〕,五香散,治喉咽腫痛,毒氣結塞不通。
木香,沉香,雞舌香,薰陸香(各一兩),麝香(另研,三錢),
白話文:
服用銼散,每次四錢,用一杯水,加入三片薑,煎煮六分之五,去渣溫服。
半夏桂枝甘草湯,可以治療突然寒邪入侵導致咽喉疼痛。
治療突然喉嚨阻塞無法說話,可以使用小續命湯加入七個杏仁煎煮,效果很好。
五香散可以治療喉嚨咽喉腫痛,毒氣阻塞不通。
木香、沉香、雞舌香、薰陸香各一兩,麝香另研三錢。
上為末,入麝香研勻,每二錢,水一盞,煎服不拘時。
〔《本》〕治中風急喉痹欲死者。白殭蠶搗篩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喉立愈。(丹溪云:殭蠶屬火而有土與木,老得金氣而僵,治喉痹者,取其火中清化之氣,以從治相火,散濁逆結滯之疾。)
〔陳〕附子去皮,炮令坼,以蜜塗上炙之,令蜜入內,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和〕,如聖勝金錠,治咽喉急閉,腮頷腫痛。並單蛾,結喉,重舌,木舌。
硫黃(細研,一兩半),川芎(一兩),臘茶,薄荷(去根梗。各半兩),貫眾(二兩),硝石(研,四兩),荊芥(二兩),
白話文:
將麝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盞水煎服,時間不限。
治療中風導致的喉嚨急劇腫痛,快要死亡的病症,可以使用白僵蠶搗碎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後服用,喉嚨立刻就會好轉。
陳氏說,將附子去皮後,用火烤至裂開,用蜜塗在上面繼續烤,使蜜滲入附子內部,含在口中不要吞下汁液,可以治療喉嚨腫痛。
和氏說,可以使用如聖勝金錠,治療咽喉急劇閉塞、腮部和下巴腫痛,以及單側扁桃體發炎、淋巴結腫大、舌頭僵硬、舌頭腫大的症狀。
硫磺研磨成細粉,取一兩半,川芎一兩,臘茶、薄荷(去除根莖,各取半兩)、貫眾二兩、硝石(研磨,四兩)、荊芥二兩。
上為末,生蔥汁搜和為錠,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次嚼生薄荷五七葉,卻用藥一錠,同嚼極爛,井水嚥下。甚者連進三服,並以一錠安患處,其病隨藥便消。
〔羅〕徵南帥不鄰吉歹,病咽痛下利。(方見表熱裡寒門。)
洪武戊辰春,鄉村病喉痹者甚眾,蓋前年終之氣,及當年初之氣,二火之邪也。予累用甘桔湯,加黃連、半夏、殭蠶、鼠黏子根等劑發之。挾虛者,加參、耆、歸輩。水漿不入者,先用解毒雄黃丸,醋磨化之灌喉,痰出,更用生薑汁灌之,卻用上項藥無不神驗。若用膽礬等酸寒點過者,皆不治,蓋邪郁不出故也。
白話文:
將蔥汁熬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前先用新鮮井水漱口,再嚼食生薄荷葉五到七片,接著服用一粒藥丸,充分咀嚼後,用井水送服。病情嚴重者可連續服用三劑,並將一粒藥丸放置在患處,病症會隨著藥效而消退。
徵南帥因咽喉疼痛和腹瀉而病,此病症屬於表熱裡寒。
洪武戊辰年春天,鄉村地區患喉痹的人很多,這是因為前一年年底的氣候和當年年初的氣候,都帶有兩種火邪氣。我多次使用甘桔湯,並加入黃連、半夏、殭蠶、鼠黏子根等藥材來治療。體虛者,則加入人參、黃芪、當歸等藥材。如果患者無法吞嚥水和湯汁,則先用解毒雄黃丸,用醋磨碎後灌入喉嚨,待痰液排出後,再用生薑汁灌喉。之後再服用上述藥物,效果都很好。如果用膽礬等酸寒藥物塗抹患處,則無法治癒,因為邪氣被堵塞無法排出。
〔羅〕,解毒雄黃丸,治纏喉風,及急喉閉,卒然倒僕,牙關緊急。
雄黃,鬱金(各一分),巴豆(去皮油,十四個)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綠豆大。茶清下七丸,吐出頑痰,立蘇。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斡口開灌之下咽,無有不治。如小兒驚熱,痰涎壅塞,或二丸三丸,量小大加減。(一法用雄黃丸三粒,醋磨化灌之尤妙,其痰立出即瘥。)
〔《大》〕治纏喉風。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瘥。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用雄黃、鬱金、巴豆製作成丸藥,可治療纏喉風、急喉閉、突然昏倒、牙關緊閉等症狀。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糊成綠豆大小的丸藥,用茶水送服七丸,可以吐出頑痰,立刻恢復健康。如果沒有吐出痰,可以再次服用。即使病人已經接近死亡,但心臟仍然發熱,灌藥無法吞咽,可以撬開嘴巴灌藥,也能治癒。對於小兒驚熱、痰涎阻塞,可以根據年齡大小服用兩到三丸。另外,也可以將三粒雄黃丸用醋磨化灌服,效果也很好,能立即吐出痰液,病症痊癒。另一本醫書記載,治療纏喉風可以用雄黃研磨成水灌服,也能迅速見效。
〔丹〕纏喉風屬熱痰,宜用鵝翎蘸桐油探吐之。又法,用射干逆流水吐之。
〔世〕遠志去心為末,每半錢,水小半盞調服,口含竹管,吐痰涎極捷,治喉痹如神。
烏犀角膏,治咽喉腫痛,及一切結喉、爛喉、遁屍、纏喉、痹喉、急喉、飛絲入喉、重舌、木舌等證。
皂莢(兩條,子捶碎,用水三升浸一時久,挪汁去渣,入瓦器內熬成膏),好酒(一合),焰硝,百草霜(研,一錢,同皂角膏攪勻令稠),人參(一錢,為末),硼砂,白霜梅(各少許。並研入膏中)
白話文:
丹書中提到,纏喉風屬於熱痰,可以用鵝翎蘸桐油探吐。另外,也可以用射干逆流水來催吐。
世醫書中記載,遠志去心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用半盞水調服,口含竹管,能快速吐出痰涎,治療喉痹效果神奇。
烏犀角膏可以治療咽喉腫痛,以及各種結喉、爛喉、遁屍、纏喉、痹喉、急喉、飛絲入喉、重舌、木舌等病症。
將皂莢兩條,將子捶碎,用水三升浸泡一小時,取汁去渣,放入瓦器中熬成膏。再加入一合好酒,焰硝,研磨成粉的百草霜一錢,與皂角膏混合攪勻使其濃稠。最後加入研磨成粉的人參一錢,硼砂和白霜梅少許,一起加入膏中。
上拌和前藥,用鵝毛點少許於喉中,以出盡頑涎為度。卻嚼甘草二寸,咽汁吞津。若木舌,先以粗布蘸水,揩舌冷,次用生薑片擦之,然後用藥。
〔《山》〕纏喉風。皂角揉水灌下,得吐愈。
〔《鬥》〕治纏喉風喉痹,飲食不通欲死者。用反魂草根一莖,淨洗,納入喉中,取寒痰出即瘥,神驗。更以馬牙硝津咽之,即絕根。反魂草,一名紫菀。
〔世〕治咽痛。用土烏藥,即矮樟根,以醋兩盞煎一盞,先噙後咽,吐出痰涎為愈。
白話文:
在混合藥物之前,用鵝毛沾取少量藥物塗抹在喉嚨裡,直到頑固的唾液全部吐出。之後嚼食兩寸甘草,咽下汁液,吞嚥津液。如果舌頭僵硬,先用粗布沾水擦拭舌頭使其冷卻,再用生薑片擦拭,然後再用藥。
患纏喉風時,將皂角揉碎浸水灌入喉嚨,可以吐出痰液而痊癒。
治療纏喉風喉嚨阻塞,飲食不通,幾乎要死的人,可用反魂草根一根,洗淨後放入喉嚨,取出寒痰後即可痊癒,非常靈驗。再用馬牙硝的汁液含在口中,咽下,就可以徹底根治。反魂草又名紫菀。
治療咽喉疼痛,可用土烏藥,也就是矮樟根,用兩盞醋煎煮成一盞,先含在口中,再咽下,吐出痰液即可痊癒。
〔杜〕治纏喉風,束氣不通。用蛇蛻炙黃、當歸等分為末,溫酒調下一錢匕,得吐愈。
〔羅〕,備急如聖散,治時氣纏喉風,漸入咽塞,水穀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
雄黃(細研),藜蘆(生用),白礬(飛),豬牙皂角(去皮,炙黃)
上等分,為細末,每用一豆大,鼻內搐之,立效。
〔世〕,一字散,治喉閉,氣塞不通,飲食不下。
白話文:
杜氏医方治疗缠喉风,气机不通,用蛇蜕炙黄、当归等量研末,温酒调服一钱匕,即可吐出病邪而痊愈。
罗氏医方,备急如圣散,用于治疗时疫缠喉风,症状逐渐发展为咽喉阻塞,不能进食,牙关紧闭,神志不清。
方剂用雄黄细研,藜芦生用,白矾飞过,猪牙皂角去皮炙黄,以上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次取一豆大,鼻内搐入,效果立竿见影。
世氏医方,一字散,治疗喉咙闭塞,气机不通,饮食不下的病症。
雄黃(另研,一分),蠍梢(七枚),白礬(生研),藜蘆(各一錢),豬牙皂角(七錠)
上為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即時吐出頑涎為愈。
治喉咽痛,牙關緊急,用巴豆去殼,以紙壓出巴豆油在紙上,以此紙作捻子,點火吹滅,以煙燻入鼻中,即時口鼻涎流,牙關開矣。
喉痹不惡寒者,及寸脈大滑實於關尺者,皆屬下證,宜硝石、青黛等寒藥降之,或白礬等酸劑收之也。韓祗和云:寸脈大於關尺者,宜消陽助陰。東垣云:兩寸脈實,為陰盛陽虛,下之則愈。故予每用此法,治急喉痹,如鼓應桴,或三部俱實,亦可用其法也。
白話文:
將雄黃、蠍梢、白礬、藜蘆各研磨成粉末,每種取一錢,豬牙皂角取七錠,混合成粉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中,立刻吐出喉嚨裡的痰液即可痊癒。
如果喉嚨疼痛,牙關緊閉,可以用巴豆去殼,用紙壓出巴豆油,將紙捲成捻子,點燃後吹滅,用煙燻入鼻中,很快就會流出鼻涕和口水,牙關也就能打開。
如果喉嚨閉塞但沒有發冷,並且寸脈大而滑,關脈和尺脈都實,屬於下證,應該用硝石、青黛等寒藥來降火,或用白礬等酸劑來收斂。韓祗和說,寸脈比關脈大的,應該消陽助陰。東垣說,兩寸脈實,屬於陰盛陽虛,瀉下就能痊癒。因此我經常使用這種方法治療急性喉嚨閉塞,就像擊鼓應桴一樣有效,即使三部脈都實,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無〕,玉鑰匙,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殭蠶(一分),
上為末,以竹管吹半錢入喉中,立愈。
〔世〕治喉痹咽痛,用蒲黃、甘草、青黛、芒硝,等分為末,時時咽豆許,神效。
〔《外》〕療喉痹神驗。朴硝一兩,細細含咽汁,立愈。
〔無〕,玉屑無憂散,治纏喉風,咽喉疼痛,語聲不出,咽物有礙。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大人酒癥,小兒奶癖,或誤吞骨屑,哽塞不下。
白話文:
玉鑰匙方可以治療風熱喉痹、纏喉風。將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殭蠶一分研成粉末,用竹管吹半錢粉末入喉中,立即見效。
世方治療喉痹咽痛,用蒲黃、甘草、青黛、芒硝等量研成粉末,隨時用少許含服,效果神奇。
《外台秘要》中記載的療喉痹神驗方,用朴硝一兩,細細含服其汁,立即見效。
玉屑無憂散可以治療纏喉風、咽喉疼痛、失聲、吞嚥困難。也可用於治療風涎壅滯、口舌生瘡、成人酒癥、兒童奶癖,或者誤吞骨屑導致哽塞。
玄參,貫眾,滑石,砂仁,黃連,甘草,茯苓,山豆根,荊芥(各半兩),寒水石(煅),硼砂(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先抄入口,以清水嚥下。此藥除三尸去八邪,闢瘟療渴。
〔丹〕治喉痹,呼吸不通,須臾欲絕。絡石草二兩,水升半,煎取二盞去渣,細細呷之,立通。(《外臺秘要》本草云:絡石味苦溫微寒無毒,主風熱。)
治喉痹。白瑞香花根寸許,研細調灌之妙。(白瑞香藥性未詳。)
白話文:
玄參、貫眾、滑石、砂仁、黃連、甘草、茯苓、山豆根、荊芥(各半兩)、寒水石(煅)、硼砂(各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先放入口中,用清水吞下。這種藥能驅除三尸,去除八邪,預防瘟疫,治療口渴。
治療喉嚨阻塞,呼吸不順,馬上就要斷氣的情況,可以使用絡石草二兩,水半升,煎煮至剩兩盞,去渣,慢慢地喝下去,就能立即通暢。絡石草味苦,性溫微寒,無毒,主治風熱。
治療喉嚨阻塞,可以使用白瑞香花根一寸左右,研磨成粉末,調和後灌下去,效果很好。白瑞香的藥性尚未詳盡。
〔葛〕卒喉痹。取黃柏片含之。又黃柏一斤,㕮咀,酒一斗,煮二沸去渣,恣飲便愈。
〔世〕喉痹,水穀不下。蘿蔔汁咽之甚佳。(蘿蔔下氣甚速。)
〔丹〕又方,李實根一片,噙口內佳。
治風熱痰喉痹,先以千緡湯,次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養陰則火降矣。
〔《靈苑》〕治急喉閉,逡巡不救者,蠡魚膽,臘月收,陰乾為末,每用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病深則水調灌之。
〔丹〕用李實根研,水敷頂上一遭。
治喉痹卒不語。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雞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喉令赤,敷之。(《千金方》)
白話文:
如果突然喉嚨痛,可以取黃柏片含在嘴裡。也可以用黃柏一斤,研磨成粉,加一斗酒煮沸兩次,去除渣滓後,大量飲用即可痊癒。
喉嚨痛,無法吞嚥食物,可以用蘿蔔汁含漱,效果很好。蘿蔔能快速消氣。
另一個方法是用李子根一片含在口中,效果也很好。
治療風熱痰引起的喉嚨痛,可以先服用千金湯,然後再服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滋養陰氣就能降火。
治療急性的喉嚨閉塞,情況危急,可以用蠡魚膽,在臘月收穫,陰乾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塗抹患處,藥物到達即刻痊癒。病情嚴重者,可用水調和灌服。
可以用李子根研磨成粉,用水調和敷在頭頂一次。
治療喉嚨痛,突然無法說話,可以用羊蹄根,必須是單獨生長的根,避免接觸風日和婦女、雞犬,用三年的醋研磨成泥狀,用生布擦拭喉嚨使其發紅,然後敷上。
又方
焰硝,枯礬(各五分),硼砂(一錢),杜牛膝調敷
上降之之劑。
〔羅〕,開關散,治喉風氣息不通。
白殭蠶(炒,一兩),枯白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蜜水調下,細細服之。
〔《本》〕治纏喉風。用白礬末半錢,烏雞子清一個,二味調勻,灌入喉中,立效如神。此方活人不計數,幸毋忽。
〔《山》〕喉閉。用枯礬末吹納喉中,急用燈盞底油腳灌下。
〔世〕治喉痹。馬屁勃、白礬等分為細末,以鵝翎吹入喉中,吐痰二升愈。(馬屁勃味辛平。)治喉閉。一握金一握,燒灰,拌白礬末炒青色為度,用箸三四根,壓下舌,看喉中端的,吹入患處妙。此藥一名八角荷,一名山荷葉,如川芎樣生深山。詩云:一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硫黃怕我死,水銀化成砂。
白話文:
針對喉嚨風寒、氣息不通,可以用焰硝、枯礬、硼砂和杜牛膝調製成藥膏敷在患處,這是具有降氣作用的藥方。另外,也可以用白殭蠶和枯白礬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蜜水調服;或者用白礬末和烏雞子清調勻後灌入喉嚨,這些方法都能有效治療喉風。對於喉嚨閉塞,可以將枯礬末吹入喉嚨,再用燈盞底油腳灌下,或者將馬屁勃和白礬研磨成粉末用鵝翎吹入喉嚨,這些方法都有效。還可以用一握金一握,燒成灰後,拌上白礬末炒至青色,然後用筷子壓下舌頭,將藥粉吹入患處,也能治療喉閉。這個藥材名叫八角荷,又稱山荷葉,生長在深山裡,具有解毒功效。
〔無〕,神效散,荊芥、蓖麻肉等分為末,蜜丸皂子大,綿裹含化,治喉痹語聲不出者佳。
〔丹〕又方,豬牙皂角,和霜梅為末噙之。
〔世〕治喉痹咽腫,手足不和惡寒者,用鴨嘴膽礬末,以箸蘸藥點患處,藥至即瘥,神效。
上收之之劑。
〔海〕治喉痹。取蠐螬蟲汁,點在喉中,下咽即開。
〔崔〕治喉痹壅塞不通。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為度。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極驗。咽喉塞,服之皆瘥。
〔丹〕又方,用茜草一兩煎服,降血中之火。
〔世〕治咽腫。杜牛膝搗自然汁,和醋服之。(本草云:杜牛膝主血結及血塊。)
白話文:
荊芥和蓖麻肉等量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皂子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著含在嘴裡慢慢融化,可以治療喉嚨阻塞,無法發聲的病症,效果很好。
另外一個方子是用豬牙皂角和霜梅粉末混合,含在嘴裡。
治療喉嚨阻塞,咽喉腫痛,手腳不協調,怕冷的病症,可以用鴨嘴膽礬磨成粉末,用筷子蘸取藥粉塗抹在患處,藥物到達患處就會立即痊癒,效果非常神奇。
以上這些都是有效的藥方。
治療喉嚨阻塞,可以用蠐螬蟲的汁液滴在喉嚨裡,吞下去就會立即通暢。
治療喉嚨阻塞不通的病症,可以用紅藍花搗碎取汁,服用一小升,直到痊癒為止。如果冬天沒有鮮花,可以用乾燥的紅藍花浸泡,然後濃縮取汁,按照之前的服用方法,效果非常顯著。喉嚨阻塞,服用這個藥方都能夠痊癒。
另外一個方子是用茜草一兩煎服,可以降下血液中的熱氣。
治療咽喉腫痛,可以用杜牛膝搗碎取汁,加入醋一起服用。(本草綱目記載:杜牛膝可以治療血凝塊。)
〔無〕,馬鞭草散,治患喉痹咽腫連頰,吐氣數者。
馬鞭草(本草云:馬鞭草味辛涼,破血主癥癖血瘕,通月經。)
上搗自然汁,每服咽一合許。又一法,用馬銜鐵,煮汁服,亦妙。
〔丹〕治喉痹。射干切一片,含咽汁。(《外臺秘要》)本草云:射干破血消癥。治療老血在心脾間,味辛涼微溫有毒。)
〔孫〕押班都知潘元從喉閉。急召孫至,於夾袋中取藥末半匕,吹入喉中,少頃潘吐出膿血立愈。翌日,潘詣孫謝曰:火急之難,非明公不能救,救人之急,非藥不能療,贈金一百兩,願求方以濟非常之急。孫以其方授之,用豬牙皂角、白礬、黃連等分細銼,新瓦上焙乾為末,每用半錢吹入喉中。因曰:神方無價,安用以利易哉。遂不受所贈。
白話文:
治療喉嚨發炎腫痛,伴隨臉頰腫脹,呼吸急促的患者,可以用馬鞭草散。馬鞭草味辛涼,可以破血化瘀,通經活血。將馬鞭草搗碎取汁,每次服用一小口。另外,也可以用馬銜鐵煮水服用,效果也很好。
治療喉嚨發炎,可以用射干。將射干切片,含在嘴裡慢慢咀嚼,咽下汁液。射干可以破血消腫,治療心脾積血。
孫思邈曾經治好潘元從的喉嚨閉塞。孫思邈從懷裡拿出半勺藥末,吹進潘元從的喉嚨裡,不久後潘元從吐出膿血,病就好了。第二天,潘元從前去感謝孫思邈,並贈送了一百兩黃金,希望得到藥方,以備不時之需。孫思邈將藥方給了他,並說:「神方無價,何必用金錢來換呢?」就拒絕了潘元從的饋贈。藥方是:豬牙皂角、白礬、黃連等量,細碎後在瓦片上焙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吹入喉嚨裡。
急喉痹,其聲如鼾,有如痰在喉間者,此為肺絕之候,速宜參膏救之。用薑汁、竹瀝放開服,如未得參膏,或先煎獨參湯救之。服早者,十全七八,次則十全四五,遲則十不全一也。
〔《素》〕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陰陽別論)
〔海〕治喉閉逡巡不救方。
皂莢(去皮弦子,生,半兩,為細末,以箸頭點少許在腫痛處,更以醋糊調藥末厚塗項上,須臾便破血出,立瘥。丹溪以雞毛蘸敷腫處尤妙。)
又,用遠志去心,水調敷項上一遭。
〔丹〕治喉痹。青艾和莖葉一握,用醋同杵敷痹處,冬月用乾者。(李亞方)
白話文:
喉嚨突然發炎疼痛,聲音像鼾聲,感覺有痰卡在喉嚨,這是肺氣衰竭的徵兆,必須趕緊用人參膏來救治。可以用薑汁和竹瀝一起服用,如果沒有人參膏,可以先煎服獨參湯來急救。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越晚服用,效果越差。
古書記載,喉嚨疼痛是因為陰陽失調所致。
治療喉嚨閉塞的應急方法:
將皂莢去皮和弦子,生用研磨成細末,用筷子沾少許藥末塗抹在腫痛處,再用醋糊調和藥末厚敷在脖子上,很快就能破血而出,馬上痊癒。丹溪先生認為用雞毛沾藥敷在腫痛處效果更佳。
也可以用遠志去掉心,用清水調和後敷在脖子上一遍。
治療喉嚨疼痛的方法:
用青艾連莖葉一起,用醋搗碎後敷在疼痛處,冬天可以用乾的青艾。
一法用青艾汁灌下。
〔《山》〕喉閉。用蛇床子燒煙,熏入喉中愈。
〔《本》〕喉中卒被毒氣攻痛者,切商陸根炙熱,隔布熨之,冷輒易,立愈。
〔丹〕有人患纏喉風,食不能下,大麥面作稀糊咽之,滑膩容易下咽,以助胃氣。(《衍義》云:以此代粥食也。若能食者,不必用此。)
〔《山》〕挫喉氣不通者,以冷水徐灌之。
《內經》刺灸喉痹法有四。今以經脈所過,咽喉取之驗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痹取之者,通六經也。
其一,取手足陽明。經云: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又云:胃足陽明脈,從大迎前下人迎,附循喉嚨。所生病者頸腫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云: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取之所別也。又曰:大腸手陽明脈,所生病者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白話文:
治療喉嚨閉塞的方法之一是用艾草汁灌入喉嚨。
《山海經》記載,如果喉嚨閉塞,可以用蛇床子燒煙熏入喉嚨,可以治癒。
《本草綱目》記載,如果喉嚨突然被毒氣侵襲而疼痛,可以切取商陸根部烤熱,用布隔著熨患處,冷了就換熱的,這樣很快就會治癒。
《丹溪心法》記載,如果有人患纏喉風,食物無法吞咽,可以用大麥粉做成稀糊糊,慢慢吞咽下去,這樣滑膩容易吞咽,有助於胃氣。如果能吃東西,就不用使用這個方法。
《山海經》記載,如果喉嚨氣不通,可以用冷水慢慢灌下去。
《內經》記載了四種針灸治療喉痹的方法。現在根據經脈的走向,咽喉的取穴經驗,以及其他疾病與喉痹相關聯的取穴方法,來通六經。
其中一種方法是取手足陽明經。經書上說,如果喉痹不能說話,就取足陽明經;如果能說話,就取手陽明經。經書上還說,胃足陽明脈從大迎穴向前下行到人迎穴,然後沿著喉嚨走。如果患病部位是頸部腫大、喉痹,就要根據虛實寒熱來取穴。經書上還說,足陽明經的別名叫做豐隆,位於腳踝骨上方八寸,與太陰經分開。如果病氣逆上,就會導致喉痹突然失聲,所以要取足陽明經的別穴。經書上還說,大腸手陽明脈所生病者是喉痹,也要根據虛實寒熱來取穴。
其二:取手少陽。經云:三焦手少陽之脈,出缺盆,上項系耳後,是動則病嗌腫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曰: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是也。
其三,以經絡所過喉咽者有二。經云:肝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故喉之後疼者,取之累驗也。又云:腎足少陰之脈,上貫肝鬲,循喉嚨,竇漢卿所謂必准者,照海治喉中之閉塞是也。
其四,他病相干致喉痹者有一。經云:心咳之狀,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取心之俞,蓋大陵穴是也。
〔孫〕文潞公一日喉腫,翰林咽喉科治之,經三日愈甚,上召孫治之。孫曰:病得相公書判筆一管,去筆頭,水霑筆管點藥入喉便愈。孫隨手便刺,相公昏僕,不省人事,左右皆驚愕流汗。孫乃笑曰:非我不能救相公,須臾嘔出膿血升余,旬日乃平復如故。見上,上喜曰:孫召良醫,甚有手段。
白話文:
第二種方法是取手少陽經。經書記載:三焦手少陽經脈從缺盆處出來,向上經過頸部連接到耳後,如果這個部位有問題就會導致咽喉腫痛、喉嚨閉塞。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虛實寒熱情況,在相應的部位取穴。書中還提到:邪氣入侵手少陽經的絡脈,會導致喉嚨閉塞,治療時可以在中指和食指的指甲上,距離指甲邊緣一寸左右的地方,分別刺入針灸針,針灸深度大約像韭菜葉一樣,體質強壯的人立馬見效,年老體弱的人則需要一些時間。針灸時,左側的病症用右側的穴位,右側的病症用左側的穴位。
第三種方法是根據經絡經過喉嚨的部位來取穴。經書記載:肝足厥陰經脈循行於喉嚨的後方,所以喉嚨後方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這個經絡的穴位來治療,效果很顯著。書中還提到:腎足少陰經脈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然後循行於喉嚨,竇漢卿認為這是治療喉嚨閉塞的有效穴位,照海穴就是治療喉嚨閉塞的最佳選擇。
第四種方法是治療其他疾病引起的喉嚨閉塞。經書記載:心臟病引起的咳嗽,表現為喉嚨裡有異物感,就像有梗塞一樣,嚴重時會導致咽喉腫痛、喉嚨閉塞,治療時可以取心俞穴,也就是大陵穴。
孫文潞公有一天喉嚨腫痛,翰林院的咽喉科大夫治療了三天,病情反而加重了,於是皇上召集孫大夫來治療。孫大夫說:“這是因為相公書判筆一管,把筆頭去掉,用清水沾濕筆管,然後在上面放藥,再把藥送進喉嚨就能治好。”孫大夫隨手就刺了一針,相公昏迷不醒,身邊的人都嚇得滿頭大汗。孫大夫笑着說:“不是我不能救相公,只是要等一下,他馬上就會吐出膿血,然後就會好了。”過了十天,相公的病情果然完全恢復正常。皇上見到孫大夫後,高興地說:“孫大夫真是神醫,醫術高明!”
予嘗治一男子喉痹,於太谿穴刺出黑血半盞而愈。由是言之,喉痹以惡血不散故也。凡治此疾,暴者必先發散,發散不愈,次取痰,取痰不愈,次去汙血也。
〔《摘》〕治喉痹:豐隆,湧泉,關衝(甚者,以小三稜針藏筆鋒中,詐言點藥於喉痹上,乃刺出紫血,頓下立愈。)
〔《撮》〕喉痹乳蛾:少商(針入一分,臥針向後三分。),照海,太衝
〔潔〕喉閉不通:少商,隱白,少衝,湧泉
〔《摘》〕喉痹頷腫如升,水粒不下:少商(出血。)手大指背頭節(三稜折刺三針,出血。),陽谷(三分。)
〔《甲》〕喉痹,完骨及天容、氣舍、天鼎、尺澤、合谷、商陽、陽谿、中渚、前谷、商丘、然谷、陽交悉主之。喉痹胸中暴逆,先取衝脈,後取三里、雲門(皆瀉之。)
白話文: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男子患有喉痺,在太溪穴刺出血色黑如半盞的血液後,病症就痊癒了。由此可見,喉痺是因為體內淤積的惡血無法散去所致。治療這種疾病,如果病症突然發作,必須先進行發散治療,如果發散治療無效,則要接著化痰,化痰無效後,就要清除瘀血。
治療喉痺,可以針刺豐隆、湧泉、關衝穴。病情嚴重者,可以用小三稜針藏在筆鋒裡,假裝在喉痺部位塗藥,實際上是刺出紫色的血液,患者馬上就能痊癒。
治療喉痺和乳蛾,可以針刺少商、照海、太衝穴。
治療喉嚨閉塞不通,可以針刺少商、隱白、少衝、湧泉穴。
治療喉痺伴隨下巴腫脹如升起,無法吞嚥水和食物,可以針刺少商穴(刺出血),手拇指背側第一節(用三稜針折刺三次,刺出血),陽谷穴(刺入三分)。
治療喉痺,可以針刺完骨、天容、氣舍、天鼎、尺澤、合谷、商陽、陽谿、中渚、前谷、商丘、然谷、陽交等穴位。如果喉痺伴隨胸中暴逆,要先針刺衝脈穴,然後再針刺三里、雲門穴(都采用瀉法)。
〔《脈》〕喉痹刺少陰,少陰在手腕,當小指掌後動脈是也,針入三分補之。
〔《甲》〕喉痹咽如梗,三間主之。喉痹不能言,溫溜、曲池主之。喉痹氣逆,口喎,咽喉如扼狀,行間主之。喉痹咽腫,水漿不下,璇璣主之。喉痹食不下,鳩尾主之。
白色粗理者肺大,肺大則多飲,善病喉痹。(全文見診。)心脈大甚為喉吤。(全文見治虛實法。)
白話文:
喉嚨痛刺痛少陰經,少陰經位於手腕,在小指掌後動脈處。針刺入三分,補法。
喉嚨痛,吞咽像有東西卡住,三間穴主治。喉嚨痛不能說話,溫溜穴、曲池穴主治。喉嚨痛氣逆,嘴巴歪斜,咽喉像被卡住的感覺,行間穴主治。喉嚨痛咽喉腫脹,水和唾液無法下咽,璇璣穴主治。喉嚨痛無法吞嚥食物,鳩尾穴主治。
舌苔白色且粗糙,代表肺氣過盛,肺氣過盛則容易口渴,容易患喉嚨痛。心脈過盛,則會出現喉嚨沙啞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