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4)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4)
1. 喘
故言盛者,非言肺氣盛也,言肺中之火盛也。言有餘者,非言肺氣有餘也,言肺中之火有餘也。故瀉肺以苦寒之劑,非瀉肺也,瀉肺中之火,實補肺也,用者不可不知。
〔羅〕,槐角利膈丸,治風勝痰實胸滿,及喘滿咳嗽。
皂角(一兩,酥炙,去皮弦子),半夏,槐角(炒。各半兩),牽牛(一兩半),
上同為細末,生薑汁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定喘餅子,神驗。
羌花(醋浸一宿,炒),桑白皮(炒),吳茱萸(炒),馬兜鈴,陳皮(去白。各一兩),寒食麵(三兩),白牽牛(三兩,半生半炒,取頭末二兩),
上為末,和勻,滴水丸,如櫻桃大,捏餅子。取熱灰半碗,在鍋內同炒,餅子熱,每夜服一餅,嚼爛,煎馬兜鈴湯下。如患人心頭不快,加上一餅或兩餅,至微明利下,神效。婦人有胎,不可服。
洞虛子神秘沉香丸,下痰喘。(方見痰飲門。)〔仲〕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三兩),石膏(十二枚,如雞子大),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二兩),人參(四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上五味,水六升,煮二升,去渣,納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即愈。
〔丹〕喘急有風痰者,《婦人大全》,千緡湯,。
半夏(七個,炮製四片,破之),皂角(去皮尖),甘草(炙。各一寸),生薑(如指大)
上用水一碗,煮去半,頓服。一方不用甘草,但用半夏末一兩,皂角去皮弦半兩,生薑七片,同入紗袋中,水三升,煎至一盞五分,以手揉洗,取清汁,分作三服,並服二服,效。
〔云〕,四七湯,治痰涎咽喉中上氣喘逆,甚效。(方見咽喉條。即仲景治婦人胸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
〔《保》〕,半夏丸,治因傷風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噁心欲倒。
半夏(一兩),檳榔(三錢),雄黃(三錢),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薑湯下。小兒丸米大。
〔《經》〕定喘化痰。豬蹄甲四十九個,淨洗控干,每個指甲內入半夏、白礬各一字,裝罐子內,封閉,勿令煙出,火煅通赤,去火毒,細研,入麝香一錢匕。有上喘咳嗽,用糯米飲下,小兒五分,至妙。
〔《簡》〕治喘急。用桔梗一兩半,搗羅為末,童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渣溫服。
凡治喘,正發時無痰,將愈時卻吐痰者,乃痰於正發之時,閉塞不通而喘甚,當於其時開其痰路,則易安也。宜此方桔梗之類,及枳殼、栝蔞實、杏仁、蘇葉、前胡等,引出其痰。候痰出喘退,卻調其虛實,
白話文:
喘
之所以說「盛」,並不是指肺氣旺盛,而是指肺中的火氣旺盛。說「有餘」,也不是指肺氣有餘,而是指肺中的火氣有餘。因此,用苦寒的藥物來瀉肺,並不是真的在瀉肺,而是在瀉肺中的火氣,實際上是補肺,使用這些藥物的人不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羅氏的槐角利膈丸,可以治療風邪導致的痰多、胸悶、喘滿、咳嗽。
藥材包含:皂角(一兩,用酥油炙過,去除皮和筋),半夏,槐角(炒過。各半兩),牽牛子(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汁和麵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定喘餅子,效果非常神奇。
藥材包含:羌花(用醋浸泡一晚後炒過),桑白皮(炒過),吳茱萸(炒過),馬兜鈴,陳皮(去白。各一兩),寒食麵(三兩),白牽牛(三兩,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取頭末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滴水做成丸子,像櫻桃大小,再捏成餅狀。取半碗熱灰,放在鍋內和餅子一起炒,讓餅子熱起來。每晚服用一餅,嚼爛後用馬兜鈴湯送服。如果患者感到心裡不舒服,可以再加服一兩餅,直到微微腹瀉,效果極佳。懷孕的婦女不能服用。
洞虛子的神秘沉香丸,可以降痰止喘。(配方在痰飲門裡。)仲景認為,膈間有支飲,患者會感到喘滿、心下痞堅、面色發黑,脈象沉緊。這種情況持續數十天,醫生用催吐的方法治療也沒有效果。可以使用木防己湯來治療。虛弱的患者吃了就痊癒,體質強的患者三日後會復發。如果服用木防己湯沒有效果,可以使用木防己湯去掉石膏,加上茯苓和芒硝的配方來治療。
木防己湯的配方:
木防己(三兩),石膏(十二枚,像雞蛋大小),桂枝(二兩),人參(四兩)。
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煮,取二升,分兩次溫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的配方:
木防己,桂枝(各二兩),人參(四兩),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煮,取二升,去掉藥渣,加入芒硝,再次稍微煎煮,分兩次溫服。微微腹瀉就能痊癒。
丹溪認為,喘急且有風痰的患者,《婦人大全》中有千緡湯的配方。
藥材包含:半夏(七個,炮製後分成四片,弄破),皂角(去皮尖),甘草(炙過。各一寸),生薑(如指頭大小)。
用水一碗,煮到剩一半,一次性服用。另一種配方不用甘草,只用半夏末一兩,皂角去皮筋半兩,生薑七片,一起放入紗布袋中,用水三升,煎至一碗半,用手揉洗,取清汁,分三次服用,兩次就有效。
云岐子認為,四七湯可以治療痰涎停留在咽喉導致的上氣喘逆,效果非常好。(配方在咽喉條裡,也就是仲景治療婦女胸中如有炙肉的半夏厚朴湯。)
《保命集》中有半夏丸,可以治療因傷風而痰多喘逆,感到昏昏沉沉想吐,噁心欲倒。
藥材包含:半夏(一兩),檳榔(三錢),雄黃(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汁浸泡蒸過的餅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五丸,用薑湯送服。小孩則用米粒大小的丸子。
《經方驗案》記載,定喘化痰的方法是用豬蹄甲四十九個,洗淨晾乾,每個指甲內放入半夏和白礬各少許,裝入罐子內,密封,不要讓煙跑出來,用火煅燒至通紅,去除火毒,磨成細末,加入麝香一錢。如果有上喘咳嗽,用糯米湯送服,小孩服用五分,效果非常神奇。
《簡便方》中記載,治療喘急的方法是用桔梗一兩半,搗碎磨成粉末,用童子尿半升,煎煮至剩四合,去掉藥渣,溫服。
凡是治療喘,在剛發作時沒有痰,快要痊癒時卻吐痰的,是因為痰在發作時,阻塞不通導致喘息嚴重。此時應該疏通痰的通路,就會容易痊癒。可以用桔梗之類的藥物,以及枳殼、栝蔞實、杏仁、蘇葉、前胡等,來引出痰液。等到痰排出,喘息減退後,再調理身體的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