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3)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3)
1. 咳嗽
為末蜜丸,每兩作十五丸,每一丸食後含化。
上蛤蚧丸久嗽不愈者宜之。
〔羅〕,大利膈丸,治風痰實喘咳嗽,風氣上攻。
牽牛(四兩,生用),半夏(湯洗),木香(五錢),青皮(去白,二兩),槐角,檳榔,大黃(各三錢),皂角(去皮弦子,酥炙。各三兩)
上為細末,生薑面為丸。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
〔丹〕,墜痰丸,治痰飲。
枳實,枳殼(一兩半),明礬(三錢,枯一半),朴硝(三錢,風化),黑牽牛(半斤,取頭末),豬牙皂角(二錢,酒炒)
上為末,蘿蔔子汁為丸。每服四十丸,雞鳴時服,初有糞,次有痰。
上下痰用大黃、牽牛,有熱者宜之。
〔世〕治久嗽痰積。半夏二兩,用江子五錢敲損同煮,至半夏無白心,去江子不用,杏仁一兩,用烏梅半兩同煮,去烏梅不用,止將半夏、杏仁焙乾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量虛實服,服後下痰積。
〔羅〕,透羅丹,治痰實咳嗽,胸膈不利。
皂角(酥炙,去皮弦),黑牽牛(微炒),半夏(湯洗。各二兩),巴豆(去油,另研,一錢),大黃(一兩,水浸焙用),杏仁(麩炒,去皮尖,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丸,如桐子大。食後生薑湯送下二十丸。咳嗽甚者,三四服必效。
〔丹〕治痰喘嗽。
南星(二錢),半夏,滑石(各三錢),江子(五粒,去油),輕粉(少許)
上用皂角仁浸濃汁,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
〔《本》〕治諸般痰嗽。
半夏(薑汁浸一宿),天南星,白礬(各半兩),焰硝(二錢),杏仁(去皮尖,麩炒黃),青黛(各半兩),豬牙皂角(去黑皮並子。各半兩),巴豆(二十一粒去殼,生用)
上一處為末,姜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臨臥薑湯下,小兒五丸。
〔丹〕,青金丸,治食積火鬱嗽。
貝母,知母(各半兩),巴豆霜(五分),
上為末,薑汁丸,青黛為衣。
上下痰用巴豆,有寒者宜之。(前一方但借巴豆之氣,虛人亦可服。)
〔潔〕,款氣丸,治久嗽痰喘,肺氣浮腫。
青皮,陳皮,檳榔,木香,杏仁,茯苓,郁李仁(去皮),川歸,廣朮,馬兜鈐(炮),葶藶(各三錢),人參,防己(各四錢),牽牛(頭末,二兩半)
上為細末,薑汁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七十丸,食後薑湯送下。
〔羅〕,紫參散,治肺氣虛,咳嗽喘急,胸膈痞痛,腳膝微腫。
人參(二錢半),蛤蚧(一對,酥炙),白牽牛(炒),甜葶藶(炒),木香,苦葶藶(炒),檳榔(各五錢)
上為末,用熟棗肉丸。每服四十丸,煎人參湯下,食後。
上下痰用檳榔、木香,佐牽牛、葶藶、郁李仁,久嗽面浮足腫者宜之。
孫兆視雷道矩病吐痰,頃間已及一升,喘咳不已,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與服仲景葶藶大棗湯一服訖,已覺胸中快利,略無痰唾矣。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每兩藥粉做成十五顆藥丸,每次服用一顆,在飯後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蛤蚧丸適合久咳不癒的人服用。
大利膈丸可以治療因風痰引起的實喘咳嗽,以及風邪上攻的症狀。
牽牛子(四兩,生用)、半夏(用湯洗過)、木香(五錢)、青皮(去除白色部分,二兩)、槐角、檳榔、大黃(各三錢)、皂角(去除皮和筋,用酥油炙烤,各三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汁和麵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生薑湯送服。
墜痰丸可以治療痰飲。
枳實、枳殼(各一兩半)、明礬(三錢,烤過一半)、朴硝(三錢,風化)、黑牽牛(半斤,取最上面的粉末)、豬牙皂角(二錢,用酒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蘿蔔子汁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四十顆,在清晨服用,先排便,接著排出痰液。
若要使痰從上部或下部排出,可以使用大黃和牽牛子,有熱象的人適合使用。
這個方子治療久咳且有痰積的症狀。半夏二兩,用江子五錢敲破後一起煮,等到半夏中心沒有白點時,去除江子不用;杏仁一兩,用烏梅半兩一起煮,去除烏梅不用;只將半夏和杏仁焙乾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如綠豆大小。根據個人體質虛實調整服用量,服藥後會排出痰積。
透羅丹可以治療因痰積實滯引起的咳嗽,以及胸膈不暢。
皂角(用酥油炙烤過,去除皮和筋)、黑牽牛(稍微炒過)、半夏(用湯洗過,各二兩)、巴豆(去除油脂,另外研磨成粉,一錢)、大黃(一兩,用水浸泡後焙乾)、杏仁(用麩皮炒過,去除皮尖,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的自然汁液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二十顆。咳嗽嚴重的人,服用三四次必定見效。
這個方子治療因痰引起的喘咳。
南星(二錢)、半夏、滑石(各三錢)、江子(五粒,去除油脂)、輕粉(少許)。 將以上藥材用皂角仁浸泡出的濃汁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顆。
這個方子治療各種痰咳。
半夏(用薑汁浸泡一晚)、天南星、白礬(各半兩)、焰硝(二錢)、杏仁(去除皮尖,用麩皮炒黃)、青黛(各半兩)、豬牙皂角(去除黑皮和種子,各半兩)、巴豆(二十一粒,去殼,生用)。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末,用薑糊做成藥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七顆,睡前用薑湯送服,小孩服用五顆。
青金丸可以治療因食積引起的火鬱咳嗽。
貝母、知母(各半兩)、巴豆霜(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藥丸,再用青黛粉包裹。
若要使痰從上部或下部排出,可以使用巴豆;有寒象的人適合使用。(前一個方子只是借用巴豆的藥性,體虛的人也可以服用。)
款氣丸可以治療久咳痰喘,以及肺氣浮腫。
青皮、陳皮、檳榔、木香、杏仁、茯苓、郁李仁(去皮)、川歸、廣朮、馬兜鈴(炮製過)、葶藶(各三錢)、人參、防己(各四錢)、牽牛子(頭末,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薑汁和麵糊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顆,可以增加到七十顆,飯後用薑湯送服。
紫參散可以治療肺氣虛弱,引起的咳嗽喘急、胸膈痞悶疼痛、以及腳膝輕微腫脹。
人參(二錢半)、蛤蚧(一對,用酥油炙烤)、白牽牛(炒過)、甜葶藶(炒過)、木香、苦葶藶(炒過)、檳榔(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熟棗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四十顆,用煎好的人參湯送服,飯後服用。
若要使痰從上部或下部排出,可以使用檳榔和木香,並佐以牽牛子、葶藶子、郁李仁。久咳導致面部浮腫和腳腫的人適合服用。
孫兆診治雷道矩,他的病症是吐痰,短時間內就吐了一升,喘咳不止,面色晦暗,精神不佳。孫兆讓他服用仲景的葶藶大棗湯一服後,就感覺胸中舒暢,幾乎沒有痰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