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2)

1. 咳嗽

肺嗽上喘氣急,入桑白皮煎。膈咳嗽出痰如圓塊,生薑汁調藥嚥下。勞嗽入秦艽末同煎。冷嗽天曉嗽甚,蔥白三寸同煎。血嗽連頓不住,當歸末棗子同煎。暴嗽涕唾稠黏,入烏梅生薑同煎。產漱背胛疼痛,甘草三寸,黃蠟少許同煎。氣嗽肚痛脹滿,入青皮去白同煎。熱嗽夜甚,蜜一匕、蔥白同煎。

哮嗽喉如拽鋸,入半夏三枚同煎。腎嗽入黃耆、白飴糖同煎。上件十六件般嗽痰,依法煎服,無不效驗。此方乃京都一家專治此疾,因中官厚賂,方始得傳,屢試有效。

上人參治嗽例。〔丹〕有一子三十餘,久瘧虛甚,盜汗得嗽,嗽來便熱,夜甚。甘草(炙些),白朮(一錢半),防風(一錢),黃連(五分),人參(八分),乾薑(三分),黃耆(五分),白水煎服。

里成人多嗽,怠惰,脈不數,兩手脈大而長,此勞症無熱。

白朮(一錢半),陳皮,蒼朮,茯苓(各五分),神麯(七分,炒),川芎(三分),黃芩(三分,炒),五味子(七粒),芍藥(五分),黃耆,甘草(各三分。炙)

用生薑二片同煎。

陳孺人九十餘歲,嗽或發或止,發時有清痰,寒熱作,食少,面虛浮,淡黃色。

陳皮,青皮,白朮,芍藥(各五錢),麻黃(二錢),木通,乾薑,黃芩(各二錢半),甘草(炒),防風(各一錢)

分七帖,五味子七粒,煎三之一。

〔云〕,補肺湯,治勞嗽。

桑白皮,熟地(各三兩),人參,紫菀,黃耆,五味子(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入蜜少許,食後。

〔垣〕,款花補肺湯,治年高氣弱,肌體瘦困,短氣,遇秋冬咳嗽大作,夜間尤甚,三五百聲不絕,春夏稍緩。

黃耆(半兩),甘草(炙,一錢),當歸(七分),佛耳草(一錢),款冬花(二分),陳皮(七分),丹皮(三分),黃柏(酒浸,三分),蒼朮(二錢),曲末(七分),

上㕮咀,每三錢,水煎去渣,稍熱食後服。

清肺湯,除濕熱,治金火嗽。

黃耆(四錢),蒼朮,防風,歸身,茯苓(各一錢),五味子(三十粒),陳皮(一錢二分),青皮(五分),澤瀉(二錢),黃柏(六分),

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水煎去渣,稍熱臨臥服。

瀉火補肺湯,治金火嗽,五六月間嗽。

五味子(五錢),黃耆(二錢),人參(一錢),甘草(炙,一錢),陳皮(去白,一錢),麥門冬,青皮(五分),升麻(一錢),蒼朮(一錢),歸身(一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煎,去渣,稍熱服。

上參、耆、術治嗽例。後三方黃耆為君,氣虛甚者宜之,膈滿食少者忌服。

〔丹〕,蛤蚧丸,治肺臟內傷,咳嗽氣急,久不除,漸羸瘦。

蛤蚧(一兩,炙去頭足),訶子(煨,取肉),細辛,甘草(炙),阿膠(蛤粉炒),熟地,麥門冬(去心。各五錢),

白話文:

咳嗽

肺部引起的咳嗽,伴隨呼吸急促、喘氣,可以用桑白皮煎煮服用。膈膜引起的咳嗽,咳出的痰像圓塊,用生薑汁調和藥物吞下。因勞累引起的咳嗽,加入秦艽末一起煎煮。因寒冷引起的咳嗽,尤其在清晨加劇,用三寸蔥白一起煎煮。因咳血不止的咳嗽,用當歸末和大棗一起煎煮。突發的咳嗽,伴隨濃稠的鼻涕和唾液,用烏梅和生薑一起煎煮。產後咳嗽,伴隨背部和肩胛疼痛,用三寸甘草和少量黃蠟一起煎煮。因氣虛引起的咳嗽,伴隨肚子疼痛脹滿,加入去除白色的青皮一起煎煮。因熱引起的咳嗽,夜間加劇,用一湯匙蜂蜜和蔥白一起煎煮。

哮喘引起的咳嗽,喉嚨發出像拉鋸子的聲音,加入三枚半夏一起煎煮。因腎虛引起的咳嗽,加入黃耆和白飴糖一起煎煮。以上十六種不同類型的咳嗽和痰,按照方法煎煮服用,都能有效驗。這個藥方是京都一家專門治療這種疾病的,因為太監重金賄賂才得以傳出,多次驗證有效。

以下是關於使用人參治療咳嗽的例子。一位姓丹的先生,三十多歲,長期患瘧疾導致身體非常虛弱,盜汗並引發咳嗽,咳嗽時會發熱,夜間加劇。可以使用炙甘草、白朮(一錢半)、防風(一錢)、黃連(五分)、人參(八分)、乾薑(三分)、黃耆(五分),用水煎服。

村裡成年人多有咳嗽,精神萎靡不振,脈象不快,兩手脈象大而長,這是勞累引起的症狀,沒有發熱。可以使用白朮(一錢半)、陳皮、蒼朮、茯苓(各五分)、神麴(七分,炒過)、川芎(三分)、黃芩(三分,炒過)、五味子(七粒)、芍藥(五分)、黃耆、甘草(各三分,炙過),用兩片生薑一起煎煮。

一位陳姓老婦人,九十多歲,咳嗽時好時壞,發作時有清痰,伴隨寒熱,食慾不佳,面色虛浮,呈淡黃色。可以使用陳皮、青皮、白朮、芍藥(各五錢)、麻黃(二錢)、木通、乾薑、黃芩(各二錢半)、甘草(炒過)、防風(各一錢),分成七帖,加入七粒五味子一起煎煮,煎至三分之一。

以下是所謂的補肺湯,用來治療因勞累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桑白皮、熟地(各三兩)、人參、紫菀、黃耆、五味子(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加入少量蜂蜜,飯後服用。

以下是款花補肺湯,用來治療老年人氣虛體弱、身體消瘦、呼吸短促,在秋冬季節咳嗽加劇,夜間咳嗽聲響不斷,春夏季節稍有緩解。可以使用黃耆(半兩)、炙甘草(一錢)、當歸(七分)、佛耳草(一錢)、款冬花(二分)、陳皮(七分)、丹皮(三分)、黃柏(用酒浸泡,三分)、蒼朮(二錢)、曲末(七分),將以上藥材略微搗碎,每次使用三錢,用水煎煮,去除藥渣,稍熱後飯後服用。

以下是清肺湯,用來去除濕熱,治療因金火相剋引起的咳嗽。可以使用黃耆(四錢)、蒼朮、防風、歸身、茯苓(各一錢)、五味子(三十粒)、陳皮(一錢二分)、青皮(五分)、澤瀉(二錢)、黃柏(六分),將以上藥材搗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去除藥渣,稍熱後睡前服用。

以下是瀉火補肺湯,用來治療因金火相剋引起的咳嗽,尤其是在五、六月間發生的咳嗽。可以使用五味子(五錢)、黃耆(二錢)、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去除白色的陳皮(一錢)、麥門冬、青皮(五分)、升麻(一錢)、蒼朮(一錢)、歸身(一錢),將以上藥材搗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去除藥渣,稍熱後服用。

以上提到的人參、黃耆、白朮治療咳嗽的例子。後三種藥方以黃耆為主藥,適合氣虛嚴重的人服用,但如果感到腹脹、食慾不佳則不宜服用。

以下是蛤蚧丸,用來治療肺臟內部受損,引起的咳嗽、氣喘,長期不癒,導致身體逐漸消瘦。可以使用蛤蚧(一兩,炙過,去除頭足)、訶子(煨過,取肉)、細辛、炙甘草、阿膠(用蛤粉炒過)、熟地、麥門冬(去除內心。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