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3)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3)
1. 咳嗽
天南星,半夏(各一兩),陳皮(去白,二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參、生薑湯下,食後服。
薑桂丸,治寒痰咳嗽,脈沉,面色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
天南星,半夏(各一兩),官桂(一兩,去皮)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治嗽加減法:如心下痞悶,加枳實五錢。如身熱甚,加黃連五錢。如體重,加茯苓、白朮各一兩。如氣逆上者,加苦葶藶五錢。如氣促者,加人參、桔梗各五錢。如氣浮腫者,加郁李仁、杏仁各五錢。如大便秘者,加大黃五錢。
〔羅〕,太白丹,治三焦氣澀,破除余痰,止嗽開胃。
半夏(洗),天南星(炮),寒水石(炮),白礬(枯),白附子(炮),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生薑湯下,食後。
〔世〕法制半夏,用大半夏不拘多少,湯洗七次,去臍焙乾,再洗七遍,用米泔浸一日夜,取出控干,每半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研,溫水化浸,上留水兩指許頻攪,冬月宜暖處頓放浸五日夜,取出焙乾,用鉛白霜一錢,溫水化,又浸二日夜,通七日盡,取出。再用漿水於慢火內煮,勿令滾,候漿水極熟,取出焙乾。每服一二粒,食後細嚼,生薑湯下。
上九方,治濕痰滑而易出,潔古所謂南星、半夏勝其痰,而咳嗽自安者是也。
〔羅〕,人參款花散,治肺胃虛寒,久嗽不已,咽膈滿悶,咳嗽痰涎,嘔逆噁心,腹脅脹滿,腰背倦痛,或虛勞冷嗽,及遠年近日一切嗽病,諸藥不效,並皆治之。
款冬花,人參,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各一兩),杏仁(八錢),木香,檳榔,紫蘇葉,半夏(湯泡。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仁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淡薑湯送下。
紫蘇半夏湯,治喘嗽痰涎,寒熱往來。
紫蘇,半夏,紫菀茸,陳皮,五味子(各五錢),桑白皮(一兩半),杏仁(去皮尖,一兩,麩炒黃)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水煎,日三服。
〔垣〕,紫蘇飲子,治脾肺虛實寒涎痰咳嗽。
紫蘇葉,桑白皮,青皮,五味子,麻黃,杏仁,陳皮,人參,半夏,甘草(炙。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至七分,溫服。
〔《本》〕治肺感風寒作嗽,,紫蘇散,。
紫蘇,桑白皮,五味子,杏仁,麻黃,甘草,青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治嗽,,杏參飲,。
杏仁,款冬花,前胡,半夏(制),五味子,麻黃,柴胡,桑白皮,人參,桔梗(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七分,通口服。
上利肺氣藥,紫蘇、麻黃,表多者宜之。
白話文:
咳嗽
第一方:
將天南星、半夏各一兩,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二兩,磨成細末,用熱湯浸泡過的蒸餅揉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用人參、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第二方:薑桂丸
治療寒痰引起的咳嗽,症狀為脈象沉、面色發黑、小便急痛、腳冷逆反、心裡多恐懼。
將天南星、半夏各一兩,官桂(去除外皮)一兩,磨成細末,用蒸餅揉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咳嗽加減方法:
如果胸口痞悶,加入枳實五錢。如果身體發熱嚴重,加入黃連五錢。如果身體沉重,加入茯苓、白朮各一兩。如果氣往上逆,加入苦葶藶五錢。如果呼吸急促,加入人參、桔梗各五錢。如果身體浮腫,加入郁李仁、杏仁各五錢。如果大便秘結,加大黃五錢。
第三方:太白丹
治療三焦氣機不順暢,排除殘餘痰液,止咳開胃。
將洗過的半夏、炮製過的天南星、炮製過的寒水石、枯礬、炮製過的白附子、炮製過的乾薑,各取等份,磨成細末,用麵糊揉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三十顆,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第四方:半夏的特別炮製方法
使用大量半夏,不計數量,用熱水清洗七次,去除蒂頭後烘乾,再清洗七次,用米泔水浸泡一整天,取出瀝乾。每半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研磨成粉,用溫水化開浸泡半夏,水面留兩指高度,頻繁攪拌。冬天宜放在溫暖的地方浸泡五天,取出烘乾。用鉛白霜一錢,用溫水化開,再浸泡兩天,共計七天。取出後用漿水用小火慢煮,不要煮沸,等漿水煮透後取出烘乾。每次服用一到兩粒,飯後細嚼,用生薑湯送服。
以上九個藥方,治療濕痰滑膩容易咳出的情況,正如醫家張元素所說,天南星和半夏能有效化痰,痰液消除,咳嗽自然就會痊癒。
第五方:人參款花散
治療肺胃虛寒,長期咳嗽不止,咽喉部阻塞、胸悶,咳嗽有痰,想吐、噁心,腹部和脅肋脹滿,腰背疲倦疼痛,或是因虛勞引起的寒咳,以及各種久病和新病引起的咳嗽,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將款冬花、人參、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各一兩,杏仁八錢,木香、檳榔、紫蘇葉、用熱水泡過的半夏各五錢,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揉成丸子,大小像雞頭仁。每次服用一顆,飯後細嚼,用淡薑湯送服。
第六方:紫蘇半夏湯
治療因喘咳有痰,寒熱交替發作的情況。
將紫蘇、半夏、紫菀絨、陳皮、五味子各五錢,桑白皮一兩半,去皮尖並用麥麩炒黃的杏仁一兩,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一天服用三次。
第七方:紫蘇飲子
治療脾肺虛實引起的寒性痰涎咳嗽。
將紫蘇葉、桑白皮、青皮、五味子、麻黃、杏仁、陳皮、人參、半夏、炙甘草各五錢,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加三片薑,煎煮至七分,溫服。
第八方:紫蘇散
治療因肺部感受風寒引起的咳嗽。
將紫蘇、桑白皮、五味子、杏仁、麻黃、甘草、青皮各取等份,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溫服。
第九方:杏參飲
治療咳嗽。
將杏仁、款冬花、前胡、炮製過的半夏、五味子、麻黃、柴胡、桑白皮、人參、桔梗各取等份,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加入五片生薑,一同煎煮至七分,不拘時間服用。
以上藥方都是利於肺氣的藥物,其中紫蘇、麻黃,比較適合用於外感症狀較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