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30)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30)
1. 狂
又黃彥奇妻狂厥者逾十年,諸醫不驗,予授此方,去附子加鐵粉,亦不終劑而愈。鐵粉非但化痰鎮心,至如摧抑肝邪特異,若多恚怒,肝邪大盛,鐵粉能制伏之。《素問》云:陽厥狂怒,治以鐵落飲。金制木之意也,此亦前人未嘗論及。
〔無〕治中風或歌或哭,或笑語,無所不及,,小續命湯
用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三兩,無防風、附子、生薑,有當歸一兩。
〔世〕治巔狂發作,披頭大叫,不避水火,苦參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化下,妙。
〔《保》〕,牛黃膏,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
牛黃(二錢半),硃砂,鬱金,牡丹皮(各三錢),甘草,腦子(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棗子大。新汲水化下。
肝移,寒於心,狂膈中。(全文見診病傳變。)
運氣,狂皆屬火。經云:諸躁狂越,皆屬於火。又云:火太過曰赫曦,赫曦之紀,其病笑謔狂妄。又云:歲火太過,上臨少陰少陽,病譫妄狂越,治以諸寒是也。
〔子和〕項開合之妻,病飢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眾醫皆處藥,幾半載,尚爾。其夫命戴人視之,戴人曰:此難以藥治。乃使二娼各塗丹粉,作伶人狀,其婦人大笑。次日,又作角觝,又大笑。其旁常以兩個能食之婦誇其食美,病婦亦索其食而為一嘗之。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瘥,後得一子。夫醫貴有才,無才何足應變無窮。
〔《靈》〕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
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
不已,以法取之,灸骨觝二十壯。(顛狂篇)
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刺節真邪篇,頸動脈胃挾喉兩旁人迎脈也。)
胃足陽明之脈是動,病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故狂皆取陽明也。
〔秦承祖灸鬼法〕狐魅神邪癲狂諸病,並小兒驚癇。兩手大拇指用軟繩急縛之,灸三壯,艾炷著四處,半在甲,半在肉上,四處盡燒,一處不著,其疾不愈,神效難量。(此法累用累效。)
白話文:
黃彥奇的妻子發狂癲癇超過十年,許多醫生都治不好。我給了她這個方子,把附子去掉,加上鐵粉,沒吃完就痊癒了。鐵粉不僅能化痰鎮心,尤其對於抑制肝邪特別有效。如果經常發怒,肝邪就會過盛,鐵粉能制服它。《黃帝內經》說:陽氣逆亂導致的發狂憤怒,可以用鐵落飲來治療。這是用金來制約木的道理,這也是前人沒有論述過的。
(沒有註明出處的)治療中風後,病人時而唱歌時而哭泣,時而大笑時而自言自語,各種狀況都有可能發生,用小續命湯。
方子裡用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三兩,不加防風、附子、生薑,有當歸一兩。
(世傳驗方)治療癲狂發作,披頭散髮大叫,不避開水火的,可以用苦參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效果很好。
(《保生秘要》)牛黃膏,治療熱邪進入血室,導致發狂不認人的情況。
藥方裡用牛黃(二錢半),朱砂、鬱金、牡丹皮(各三錢),甘草、冰片(各一錢)。
把這些藥研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棗子大小的藥丸。用剛汲取的新鮮井水送服。
肝氣影響心臟,導致心寒,就會出現膈中發狂的症狀。(全文見《診病傳變》)
從運氣學說來看,發狂都屬於火熱的病症。《黃帝內經》說:各種躁動發狂的症狀,都屬於火熱。又說:火氣太過稱為赫曦,在赫曦的年份,會出現嬉笑發狂的症狀。還說:如果當年火氣過旺,影響到少陰和少陽經脈,會出現胡言亂語、發狂的症狀,應該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
(朱丹溪)項開合的妻子,生病後肚子餓卻不想吃飯,常常大喊大叫、怒罵,想殺身邊的人,惡言不斷。很多醫生都開藥給她吃,吃了快半年了,還是沒好。她丈夫就派戴人去看她,戴人說:這種病很難用藥物治療。於是就讓兩個妓女塗上化妝品,打扮成戲子的樣子,那個婦人看見就大笑了起來。第二天,又表演摔跤的戲碼,她又大笑了起來。旁邊的人又安排兩個很能吃的婦女,誇耀食物美味,生病的婦女也要求吃一點嚐嚐。沒過幾天,怒氣就減少了,食慾也增加了。沒用藥就痊癒了,後來還生了一個兒子。可見醫生最重要的是有才能,沒有才能怎麼能應付千變萬化的病情呢?
(《靈樞經》)發狂初期,會先感到悲傷,喜歡忘記過去、害怕憤怒、容易恐懼,這是因為憂愁飢餓造成的。治療時,要取手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的穴位,讓氣血變化就停止了,再取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的穴位。發狂剛開始時,會很少睡覺,不覺得餓,自認為高明賢能、有智慧、尊貴,喜歡罵人,日夜不停。治療時,要取手陽明大腸經、太陽小腸經、太陰肺經、舌下的少陰心經穴位,看哪個穴位的氣血旺盛就取哪個,如果不旺盛就不用取。說胡話、驚恐、喜歡笑、喜歡唱歌,到處亂跑不停歇,這是因為極度恐懼造成的。
治療時,要取手陽明大腸經、太陽小腸經、太陰肺經穴位。發狂時,眼睛會看到虛幻的景象,耳朵會聽到虛幻的聲音,喜歡大喊大叫,這是因為氣虛造成的。治療時,要取手太陽小腸經、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以及頭部兩側的穴位。發狂的人會吃很多東西,喜歡看見鬼神,喜歡笑卻不表現出來,這是因為過度高興造成的。治療時,要取足太陰脾經、太陽膀胱經、陽明胃經的穴位,然後再取手太陰肺經、太陽小腸經、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如果發狂剛發生,沒有到上述這種程度,先取雙腿曲泉穴左右的動脈,刺血放出,氣血旺盛的就見血,過一會兒就會好轉。
如果還不好,就按上述方法取穴,再用艾灸骨觝穴二十壯。(《癲狂篇》)
全身發熱,發狂並出現幻覺幻聽,胡言亂語,檢查足陽明胃經和大絡穴,虛證就補,實證就瀉。讓病人仰臥,醫生站在頭前,用雙手四指夾按住頸動脈,持續按住。然後捲起來揉按,向下推到缺盆穴中,再停下,再重複之前的動作,等熱退了就停止,這就是所謂的推散法。(《刺節真邪篇》,頸動脈在胃經挾喉嚨兩旁的人迎脈位置。)
足陽明胃經的脈氣運作不順暢,嚴重的會想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所以治療發狂都要取陽明經的穴位。
(秦承祖灸鬼法)用來治療狐魅、神邪、癲狂等各種疾病,以及小兒驚癇。用軟繩緊緊綁住兩手的大拇指,用艾灸三壯,艾炷放在四個位置,一半在指甲上,一半在肉上,四個位置都要燒到,有一個位置沒有燒到,病就不能痊癒,效果非常神奇。(這個方法屢次使用屢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