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28)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28)
1. 狂
(陽明脈解篇,陽明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海〕許氏病陽厥,狂怒罵詈親疏,或哭或歌,六脈舉按無力,身表如水石,發即叫呼聲高。潔古云:奪食則已。因不與之食。予用大承氣湯下之,得臟腑渣穢數升,狂稍寧。數日復發,復下。如此五七次,行大便數斗,疾瘥。身溫脈生,良愈。此易老奪食之法也。
〔《保》〕,當歸承氣湯
當歸,大黃(各一兩),甘草(半兩),芒硝(七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二兩,水一大碗,姜五片,棗十枚,煎至一半,去渣,熱溫服。若陽狂奔走,罵詈不知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大黃、芒硝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薑、棗者,胃屬土,此引入胃中也。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以大利為度,微緩以瓜蒂散入防風末、藜蘆末吐之,其病立安。
後用調心散、洗心散、涼膈散、解毒湯等調之。
〔子和〕一狂人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陽並乃狂。《難經》曰:陽極則狂,陰極則癲。陽為腑,陰為臟。非陽熱而陰寒也,熱並於陽則狂,狂則生寒;並於陰則癲,癲則死。《內經》曰:足陽明實則狂。故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無所不為,是熱之極也。以調胃承氣大作湯下數十行,三五日復上湧一二升,三五日又復下之,凡五六十日,下百餘行,吐亦七八度。如吐時暖室置火以助其汗,數汗方平。
一叟年六十,值徭役煩擾而暴發狂,口鼻覺如蟲行,兩手爬搔,數年不已。戴人診其兩手脈皆洪大如絙,斷之曰肝主謀,膽主決,徭役迫遽,財不能支,則肝屢謀而膽屢不能決,屈無所伸,怒無所泄,心火磅礴,乘陽明金,然胃本屬土,而肝屬木,膽屬相火,火隨木氣而入胃,故暴發狂。乃命置燠室中,湧而汗出,如此三坎。
《內經》曰: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正謂此也。又以調胃承氣湯半斤,用水五升,煎半沸,分作三服,大下二十行,血水與瘀血相雜而下數升,來日乃康。以通聖散調其後。
〔孫〕相國寺僧充忽患癲疾,經半年,遍服名醫藥皆不效,僧俗兄潘氏家富,召孫療之。孫曰:今夜睡著,明後日便愈也。潘曰:且告投藥,報恩不忘。孫曰:有咸物但與師吃,待渴卻來道。至夜僧果渴。孫至,遂求溫酒一角,調藥一服與之。有頃,再索酒,與之半角。其僧遂睡,兩晝夜乃覺,人事如故。
潘謝孫,問其治法。曰:眾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靈苑方》中硃砂、酸棗仁、乳香散也,人不能用耳。
辰砂散,治風痰諸癇,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慮迷亂,乍歌乍哭,飲食失常,疾發仆地,吐沫戴目,魂魄不守,醫藥無驗。
白話文:
[狂]
(《陽明脈解篇》說,陽明經的病如果到了極點,就會想爬到高處唱歌,並且脫掉衣服亂跑。這是因為陰陽兩氣在體內互相爭鬥,而且外在的陽氣也跟著亢盛,所以才會讓人脫衣亂跑。)
[案例一] 有位姓許的病人得了陽厥病,瘋狂怒罵,不論親疏,時而哭泣時而唱歌,把脈後發現六脈都虛弱無力,身體表面摸起來像石頭一樣冰冷,發作時會大聲吼叫。名醫張元素認為:「如果他要吃東西就阻止他,病就好了」。因此,不給他吃東西。我用了大承氣湯幫他瀉下,排出很多臟腑內的穢物,瘋狂的症狀稍稍平靜。但幾天後又復發,再次瀉下。如此反覆五、七次,排泄出幾斗大便後,病就好了。身體變溫暖,脈搏也恢復正常,完全康復。這就是張元素「不給他吃東西」的治療方法。
[案例二] 《保生秘要》記載,用當歸承氣湯來治療狂躁: 藥材:當歸、大黃各一兩,甘草半兩,芒硝七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成豆子大小。每次取二兩,加一大碗水,五片生薑、十枚紅棗,煎到剩下一半。去渣,溫熱服用。如果病人發狂奔跑,罵人,不分親疏,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大黃、芒硝可以去除胃中的實熱,當歸可以補血滋陰,甘草可以調和藥性。加入生薑、紅棗,是因為胃屬於土,這樣可以把藥引導到胃中。經書說,對於病情輕微的要用相反的方法治療,對於病情嚴重的要順應病勢來治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以大量排泄為度,如果病情稍微緩和,可以用瓜蒂散加入防風末或藜蘆末催吐,病馬上就會好。 之後再用調心散、洗心散、涼膈散、解毒湯等藥物來調理。
[案例三] 名醫朱丹溪認為,狂人是因為體內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導致脈搏細弱快速,陽氣過盛就會發狂。《難經》說:「陽氣過盛就會發狂,陰氣過盛就會發癲。」陽屬於六腑,陰屬於五臟。這並不是因為陽熱陰寒,而是熱邪偏盛於陽就導致發狂,發狂會出現怕冷的現象;熱邪偏盛於陰就導致發癲,發癲會導致死亡。《內經》說:「足陽明經氣過於旺盛就會發狂」。所以會出現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這就是熱邪到了極點的表現。用調胃承氣湯大量瀉下,每天排泄幾十次,三五天後又向上嘔吐一兩升,三五天後又再次瀉下,這樣持續五六十天,總共排泄一百多次,也吐了七八次。嘔吐時,在溫暖的房間裡生火,幫助發汗,幾次發汗後,病情就能平復。 有一位六十歲的老人,因為徭役的煩擾而突然發狂,感覺口鼻像有蟲子在爬,兩手不停地抓撓,好幾年都沒好。名醫戴人診斷他的兩手脈搏都非常洪大,像粗繩一樣,診斷說,肝主謀劃,膽主決斷。因為徭役迫切,無法應付,導致肝不停地謀劃,膽卻無法做出決斷,內心鬱悶,怒氣無法發洩,心火旺盛,乘勝攻擊陽明經的金氣。然而胃本來屬土,肝屬於木,膽屬於相火,火會跟著木氣進入胃,所以突然發狂。於是讓他待在溫暖的房間裡,讓他嘔吐、發汗,這樣做了三次,病情就好轉了。《內經》說:「木氣鬱結就要疏通它,火氣鬱結就要發散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又用半斤調胃承氣湯,加五升水煎到半沸,分成三次服用,大量排泄二十多次,排出很多血水和瘀血,隔天就康復了。之後用通聖散來調理。
[案例四] 相國寺的和尚充突然得了癲癇病,半年多來遍訪名醫都沒治好。和尚俗家哥哥潘氏家裡很有錢,請來名醫孫來治療。孫說:「今晚睡覺,明天後天就會好。」潘說:「還是先開藥,我會報答你的恩情。」孫說:「有鹹的東西就給師父吃,等他口渴再來找我。」到了晚上和尚果然口渴。孫來了,於是請他喝一小杯溫酒,調入一服藥給他喝。過了一會,又再要酒,給他喝了半杯。和尚就睡著了,睡了兩天兩夜才醒,恢復正常。 潘感謝孫,問他治療的方法。孫說:「一般人只會安神,卻不能讓神昏睡著,這是我從《靈苑方》裡得到的朱砂、酸棗仁、乳香散的方子,一般人不會用罷了。」
辰砂散,可以治療風痰引起的癲癇,胡言亂語、亂跑、精神恍惚、思緒混亂、時哭時笑、飲食失常、發病時倒地、口吐白沫、眼睛上翻、魂魄不守、一般藥物無效等病症。